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60787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本概念1、生态平衡;一个系统能够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例如,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持久的没有明显的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2、环境影响评价;又叫环境影响分析,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3、城市景观;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4、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和垂直的分布),种的时间变化(发育、演替和季节性变化)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特。5、城市人口迁居;指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6、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

2、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7、城市: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8、净化作用;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9、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生物 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10、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

3、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11、城市地质灾害;是地壳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及财富遭受损失的现象。12、城市林业;指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城市林业是建设和经营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指建造、经营和利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13、人工环境;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14、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

4、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二、基本理论1、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把简单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也包括光合细菌)B,消费者(异养生物,指那些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和寄生者、杂食者)C,还原者(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包括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2、城市“污水资源化”对策的主要内容;发展和利用污水灌溉,但要防止土壤环境污染,应实行“污水资源化”对策,其主要内容如下:(1)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除重金属以外,对致癌、致畸以及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和半衰期长的放射性元素和病原菌等进行厂内处理,不允许将此类物质直

5、接排入农田。(2)健全城市下水道的排水系统,制定分区的排水规则,根据污水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和预处理。(3)根据区域性土壤环境容量,进行污水定额灌溉,并对输入土中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4)控制污泥施用量,改进施用方法。(5)建立污水区防护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可净化土壤。(6)建立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为农业提供肥料,并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提供循环利用的水资源,以帮助解决能源危机和消除对天然水的污染。3、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具有两个功能,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1)外部功能是联系其他生态系统,根部系统的内部需求,不断从外系统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以保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正常运转与平衡

6、:(2)内部功能是维持系统内部的物流和能流的循环和畅通,并将各种流的信息不断反馈,以调节外部功能,同时把系统内部剩余的或者不需要的物质与能量输出到其他外部生态系统中去。4、如何理解生态环境恶化?(1)沙漠化;(2)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降水带北移);(3)臭氧层流失;(4)自然灾害。5、我国人口迁居的特点;(1)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迁居呈短距离、蔓延式向外扩散,有别于西方国家以汽车为交通工具人口向郊区远距离扩散的郊区化。(2)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居民无经济实力在住房市场中自由选择住房,因而,中国的人口迁居以被动的迁居为主,其中以单位分房占重要地位。(3)单位分房中以户主的工作年

7、限、职务、职称为主要依据,因而住户社会地位的变化引起的迁居较为普遍。中国不存在西方城市因外来移民入侵和种族原因引起的迁居。(4)影响人口迁居的因素在改革前后发生很大变化。6、景观的内涵;(1)美学上的意义,作为视觉没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作为审美对象,是风景诗、风景画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对象。(2)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景观的概念就很接近于生态系统或生物地理群落等术语。(3)景观生态学对景观的理解,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联系、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7、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条件;

8、(1).城市下垫面的特殊性质,反射率小而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2).城市下垫面材料热容量,导热率较大,贮热多,提供给大气的热量较多,且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覆盖层善于吸收长波辐射,使城市晚间气温比郊区高。(3).城市中的建筑物等不透水,降水也很快通过管网流失,地面蒸发小。(4).城市中较多的人为热进入大气层,特别是冬季。(5).建筑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散失。8、本底的标准;(1)相对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2)连通性。(3)对动态的控制作用。9城市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9、。(2)原则:(1)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3)扬长避短,合理优化(4)实事求是,量力而行(5)强化管理10简述系统的特征;A,整体性(集合性):系统是由许多元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这些元素虽然各具不同的性能,但它们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构成的整体。B,关联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C,目的性: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D,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系统与环境不断进行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它的环境E,反馈机制:所有的系统都是信息反馈系统,系统内部都有反馈机制。11城市园林绿化植

10、物如何选择?(1)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对当地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强,苗源多, 价廉, 易成活, 有地方特点, 应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 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看, 选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 是保护和维持地区自然景观特色的重要途径。为了丰富植物种类, 也可有计划地引进一些本地缺少, 而又可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或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2)抗性强的植物,是指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烟尘和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的植物。(3)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虽生长快但往往易衰老, 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慢生树虽生长缓慢但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为早日发挥绿化效果, 应该以速生

11、树种为主, 搭配一部分慢生树种, 尽快进行普遍绿化。同时要近远期结合, 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使慢生树种替换衰老的速生树种。(4)常绿和落叶植物结合, 针叶和阔叶树结合。为达到景观要求的色彩效果和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时间动态序列变化效果, 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花色、花期、叶色、叶的枯荣期、植物的体态、外貌等, 并使之有机合理地搭配在一起。(5)与园林绿地的功能相适应。如行道树的选择应该注重考虑以下特点:适应多种土壤, 耐干旱、耐瘠薄, 抗污染性强, 病虫害少,易繁殖, 易移栽, 耐修剪, 寿命长, 不易萌发根蘖,出芽早, 落叶晚, 绿化展叶期长落果少, 不飞絮, 无异香恶臭, 不妨碍街道环境卫生

12、,枝繁叶茂, 冠幅较大,树形、叶形美观,尽可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总之,根据城市绿化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建设的核心问题。一般应符合适用、美观和经济的原则,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并注意结合生产。12、试述城市植被的概念及其特色;概念:是指城市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特色:(1)植被生境的特化(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3)植被格局园林化(4)结构单一化(5)演替偏途化13、一个主导产业应具备的特征;(1)造福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求(2)与

13、现行经济水平相适应,具有广阔的市场(3)影响面打,能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发展14、对一个城市物质流的过程和城市物质代谢的动态及效应的辨识,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别地进行?(1)自然物质流及其利用循环:主要指水、大气、土壤矿质元素的地质社会生物学循环(2)农副产品流及其生物社会学循环:主要是食物与营养循环(3)工业原料产品流及工业生产的物料投入产出平衡过程:主要指投入生产资料经生产加工到制成品的输出过程(4)生活及生产废弃物质的再利用循环:主要指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生活有机废弃物、垃圾、粪便的再利用情况15、什么是酸雨?简述酸雨对树木的危害;pH小于5.6的降水或降雪称为酸雨。酸雨不仅含有大量的H+,

14、而且还有高浓度具有酸化作用的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等阴离子。(1)酸雨侵蚀树木叶子的角质层,使保卫细胞功能紊乱,损害保卫细胞,引起蒸发和蒸腾作用增强,故对干旱和其它不利环境的敏感性下降;(2)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叶与其它器官出现坏死斑或早衰;(3)花粉活力下降,受精作用受到影响,果实、种子产量低,种子发芽率下降;(4)叶和根的分泌过程改变,使叶际和根际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5)树木从大气中滤留的颗粒状物质和气溶胶,随降水再从林冠淋洗下来,使滴落和茎流水酸度增加。16、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1)城市总体景观(2)城市区域景观(3)城市局部景观17、城市生物的次级生产过程具有哪几方面明显的特点。(1)明显的依赖性(2)明显的认为可调性(3)社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