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55836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1-7课时.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勤奋!博学!笃志!感恩!望子成龙8年级语文寒假班辅导资料(共计12学时 )第1课时开课诊断性检测题(8年级上期上知识巩固性测试) 姓名:_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16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n)在水中,而且要滴(d)落下来的样子。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bi)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r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s)簌地落下来。 D哪知老境却如此颓(tu

2、)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自于外;家庭琐屑(xu)便往往触他之怒。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终相连,而井然有序。 B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宵,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 C“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D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蓝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了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3下列句中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人们喜爱 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 ,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

3、大小是一样的。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 。 日落确实很美,色彩 。变化多端。A 观测 观赏 绮丽 绚丽 B 观测 观赏 绚丽 绮丽C观赏 观测 绮丽 绚丽 D 观赏 观测 绚丽 绮丽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B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D翻开诗人卷著,我们处处听到雨景,看得雨声,品得雨味。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4、。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当藏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

5、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 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贻余核舟一 贻

6、:赠送 B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C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 D钩画了了 了了:结束,完了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A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中轩敞者为舱 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不足为外人道也DC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

7、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很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第ll卷(共84分)三、(12分) 9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分) 译文:_ (2)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2分) 译文:_ 10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任选四句填写)(4分) (1)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挥手自兹去,_。(李

8、白送友人) (5)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11在杜甫的望岳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_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216题。(12分)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

9、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10、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2.为什么说苏州园林不是“图案画”而

11、是“美术画”?请举两个以上的例子说明。(2分) 答:13揣摩第段画线句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的表达意思。(2分) 答:14.说说第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2分)答:15指出第段和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4分) 第段说明方法: 作用:第段说明方法: 作用:16认真阅读第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五、作文(60分)17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书信是我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最常见的方式。与朱元思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傅雷家书传递这动人的舐犊之情;致女儿的信则用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生命的真谛,请你选择一个渴望交流的对象,以写信的方式追忆往事,传递情感,关注现实,畅想未来,展开心灵的对话吧!请以“写给 的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选择下列五个词语中的一个,填人标题横线处,使之完整。 自己 班主任 温总理 蚂蚁 未来 字数不少于600;文体不限(除诗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2) 的制作要求: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说明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温馨提示:请做到书写规范、工鏊,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