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557636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系统平安应急响应预案第一章 总 那么第一条 为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 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系统各类突 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平安、稳定运行,根据国家 ? 信息平安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信息技术、 平安技术、信息平安事 件管理指南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及有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处理预案。第二条 本处理预案所称的信息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 施、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组成。第三条 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为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 件、信息内容平安事件、 网络故障事件、 软件系统故障事件、 灾难 性事情、其

2、他事件等八类事件。一网络攻击事件: 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 利用信息系 统的配置缺陷、协议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击对信息系统实 施攻击,并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 的事件。二信息破坏事件: 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 造成信息系 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假冒、泄漏等而导致的事件。三信息内容平安事件:利用信息网络发布、 传播危害国家 平安、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信息内容的事件。四网络故障事件:因电信、网络设备等原因造成大局部网 络线路中断,用户无法登录信息系统的事件。五效劳器故障事件:因系统效劳器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 无法运行的事件。六软件故障事件:因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故

3、障而导致的信 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七灾害性事件:因不可抗力对信息系统造成物理破坏而导 致的事件。八其他突发事件: 不能归为以上七个根本分类, 并可能造 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第四条 按照造成信息系统的中断运行时间,将信息系统突发 事件级别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山 级、重大II级、特 别重大 I 级。一一般 IV 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 4小时以内 的故障;二较大 III 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 4 小时以 上、 12 小时以内的故障;三重大 II 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 12 小时以 上、 24 小时以内的故障;四特别重大 I 级:信息系统发

4、生可能中断运行 24 小时 以上的故障。第二章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第五条预防和处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 称“应急小组负责信息系统应急处理工作,决定信息系统应急 处理工作的重大事项,组织实施、业务协调和发布信息系统应急指 令,发布信息系统应急故障级别、决策处理方案。应急小组组长由 分管公司网络的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公司网络管理员担任,成员为 办公室全体人员。第三章预防及预警机制第六条应急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建 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第七条 预警信息分为外部预警信息和内部预警信息两类。夕卜 部预警信息指信息系统外突发的可能需要通信保障、平安防范,或 可能对信息系统产生

5、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内部预警信息指信息系 统网内的事故征兆或局部信息系统突发事故可能对其他或整个网 络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第八条应急小组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日常监测工作。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局域网通讯性能及流量;二网络设备和平安设备的操作记录、网络访问记录;三效劳器性能、数据库性能、应用系统性能等运行状态, 以及备份存贮系统状态等;四效劳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安审计记录、业务系统平安 审计记录;五计算机漏洞公告、网络漏洞扫描报告;六病毒公告、防病毒系统报告; 七其他可能影响信息系统的预警内容。第九条 应急小组获得外部重大预警信息或通过监测获得内 部预警信息后,应对预警信息加以分析, 按照早发

6、现、 早报告、早 处置的原那么, 对可能演变为严重事件的情况, 部署相应的应对措 施,通知相关部门做好预防和保障应急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并及 时报告公司领导。第四章 应急响应程序第十条 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或人员发现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后, 应及时报告应急小组。应急小组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查找故障原因, 在短时间内一般要在半小时以内 依据故障情形和修复时间进展 初步判别,确定故障分类级别,较大 III 级及其以上的突发事 件应报告应急小组。第十一条 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 度,由应急小组决定并指定特定小组或人员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所 指定的小组或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及要求对外发布信息,

7、 其他部门 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第十二条发生较大CIII级及其以上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时, 应急小组除向公司领导报告外, 应立即通知各部门。 各部门应在各 部门办公区域通知使用人员,并尽可能通过 、网络、短信等方 式通知业务相关人员。第十三条 根据不同的事件以及事件的级别, 采取相应措施进 展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故障级别。(一)网络攻击事件应急预案:1. 当发现网络被非法入侵、 网页内容被篡改,应用效劳器的数 据被非法拷贝、 修改、删除,或有黑客正在进展攻击等现象时, 使 用者或管理者应断开网络,并立即报告应急小组。2. 应急小组立即关闭相关效劳器,

8、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陆账 号,阻断可疑用户进入网络的通道, 并及时清理系统、 恢复数据和 程序,尽快将系统和网络恢复正常。(二)信息破坏事件应急预案:1. 当发现信息被篡改、 假冒、泄漏等事件时,信息系统使用单 位或个人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2. 应急小组通过查看数据库记录和业务系统记录查找信息被 破坏的原因和相关责任人。3. 应急小组提出修正错误方案和措施,由办公室进展处理。(三)信息内容平安事件应急预案:1. 当发现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时,系统使用人员立即断开网 线,终止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传播,并报告应急小组。2. 应急小组根据情况通告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用户,隔离网 络,指导各计算机操作人员进

9、展杀毒处理、 去除不良信息, 直至网 络处于平安状态。(四)网络故障事件应急预案:1. 发生网络故障事件后,系统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应急小组。2. 应急小组及时查清网络故障位置和原因,并予以解决。3. 不能确定故障的解决时间或解决故障的期限并属较大 III 级及其以上的,应急小组应及时报告公司领导。(五)效劳器故障应急预案:1. 效劳器故障后,应急小组确定故障设备及故障原因, 并通知 相关厂商。2.根据效劳器修复和恢复系统所需时间, 由公司领导决定是否 启用备份数据。(六)软件故障事件应急预案:1. 发生计算机软件系统故障后,系统使用人员应立即保存数 据,停顿该计算机的业务操作, 并将情况报告应

10、急小组, 不得擅自 进展处理。2. 应急小组应立刻派出技术人员进展处理, 必要情况下,通知 业务部门停顿业务操作和对系统数据进展备份。3. 应急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在保持原始数据平安的情况下, 对计 算机系统进展修复; 修复系统成功后,利用备份数据恢复丧失的数 据。(七)灾害性事件应急预案:1. 一旦发生灾害性事件,应急小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在保证 自身平安的情况下进入机房抢救效劳器及存储设备。2. 应急小组对效劳器及存储设备的损坏程序进展评估。 如效劳 器损坏或存储设备损坏无法使用, 立即联系相关厂商, 进入维修程 序。3. 根据效劳器或存储设备修复和恢复系统所需时间, 由公司领 导小组决定是否

11、启用备份设备及数据。(八)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立刻派出人员进入现场,制 定相应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并按要求报告应急小组。第五章 后期处置第十四条 故障排除后,应急小组向各部室发出故障解除、 系 统恢复正常运行通知。第十五条 系统恢复运行后,相关操作人员尽快通知相关业务 部门,并对故障发生前所进展过的业务操作进展检查, 核对业务数 据是否正确或有无丧失, 不正确或有丧失的应马上更正, 确保数据 的正确和完整。 对在故障期间采用手工受理的事项, 由业务人员及 时在系统中补充完善。第十六条 应急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事件 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原因、 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及应急处

12、置能 力、恢复重建等问题进展全面调查评估, 总结经历教训, 完善信息 系统应急处理预案,整改信息系统存在的隐患。第十七条 应急小组对在信息系统应急事件处置中做出突出 奉献的集体和个人, 提出表彰奖励建议; 对玩忽职守, 造成不良影 响或严重后果的, 按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并依法依规提出处理 意见建议,并追究其责任。第六章 应急保障第十八条 办公室和网络管理员平时应做好系统数据的备份 工作,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预留一定数量的网 络硬件设备和效劳器,用于预防或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第十九条 选择熟悉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的专业公司作为信 息系统应急处理的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效劳。第二十条 强化信息平安宣传教育,提高信息平安防御意识。 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网络平安教育, 提高全 局职工信息平安防范意识和能力。第七章 附那么第二十一条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2021年 7月 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