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55708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解析版)[共20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

2、”。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

3、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时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

4、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B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

5、的至高地位。C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D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升,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A“至近现代已被淡化”属于无中生有;B“把工匠放到至高地位”不符合文章,也不符合史实,第二段“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D张冠李戴,根据第三段,“朱熹”应为“赵翼”。2.下列时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B文章第一段

6、概述“工匠精神”的形成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C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阐释。D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城,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中重要论据的能力。B“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错误,既谈了发展历程,又谈了内涵和延伸,不完全以时间为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B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

7、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C“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D“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C“精益求精”是内涵,“匠心独运”是延伸。原文倒数第二段的说法是: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

8、和教育形式,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效用,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担负着传承道统的使命,也是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虽然今天的书院似乎光彩不如从前,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其影响力反而刚刚开始。(选自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材料二:“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

9、、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了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69所书院。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效用,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催生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节选自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有删改)材料三:时至今日,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70人,学生300余

10、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今天的岳麓书院也以发展相关高层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在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经史子学等领域取得了种种成就,现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并获得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大约占了湖南大学总成果的三分之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肖永明说。“书院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学术资源,必须充分地进行挖掘和发挥。”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说。他目前在做的,是对现存书院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在他看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据初步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1500种以上,散落

11、各处,大量不为人知或损毁严重。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但尚不够深入全面,也与目前所见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于是,他带领团队花费数年时间,前往全国各地及海外,搜集文献底本,以影印和点校的方式,整理了约1200种文献,同时对书院文献展开基础性研究,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方便。(选自回归教育,传播文化:让古老书院活在当下)材料四: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近些年来,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书院的创办或修复,来推动书院文化的相续。甚至,

12、还出现了网络书院的形式,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有了新发展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不久前,位居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鹅湖书院也成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传统给了我们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给我们灿烂的未来。(选自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13、的一项是( )(3分)A具有教学、藏书、祭祀等效用的古代书院,可以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现代书院应依然保留古代书院教学研究、图书收藏等传统效用。B衡阳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为无数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求学讲学提供了便利条件。C今天的岳麓书院着力发展与书院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D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更新的理解和认识,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升温,书院文化将在各地重新兴起。【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

14、和理解能力。C无中生有。“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文中没有依据。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中央和地方政策,对当今书院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衡阳市加大对古书院的修缮保护力度,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效用,唤醒了城市的文化记忆。C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前往世界各地,搜集文献底本,整理上千种文献,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新貌。D网络书院的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出实体书院,走进平常生活,使现代书院的发展有了新的动

15、力和契机。【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呈现书院文献的新貌”错误,原文是“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6.2018年12月8日的光明日报称“如何让书院活在当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成为当今书院探索的重要方向”,怎样进行中国书院古为今用的探索与实践?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政策支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全国性和地方性文件为书院文化的复兴加强了保证。加强宣传教育。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定期举行相关文化活动,突出书院的文化传承效用。完善文献资料。将书院散落的、损毁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构建书院的文献体系,呈现书院文献全貌,以便学生研学、大众认识和学者研究。完善人才培养格局。设立与书院文化相关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不同层次的学科专业。为发展相关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拓展书院文化研究范围提供人才保证。借助新媒体传播。建立网络书院,采取“互联网+国学”等新媒体方式,让书院文化紧跟时代,走进平常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怎样进行中国书院古为今用的探索与实践可以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