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556319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曲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这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谓煞费苦心。创作者之一的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

2、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

3、,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而这部分最后低沉的音响

4、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突然,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音乐进入展开部,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原剧中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音乐中铜管乐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紧接着独奏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而达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 此刻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

5、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开始“一问一答”。这段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的“楼台会”旋律,是参考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娘“断桥回忆”的一段悲切的唱腔,和越剧梁祝中祝英台的哭腔融合改编而成。“断桥回忆”原曲是浙江已故著名琴师贺仁忠编写的,采用的祝英台哭腔是浙江已故前辈演员张茵的特色唱腔。整段音乐是为塑造梁祝互诉衷情的形象而重新编曲的。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转入“哭灵投坟”的段落,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

6、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在这段旋律中,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

7、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哭灵投坟”这段悲天动地的音乐主要采用了越剧紧拉慢唱的嚣板和绍剧中富有特色的“二凡”腔。原汁原味的越剧“尺调”哭腔,抒发祝英台痛不欲生的悲痛情感,乐队铜管演奏的是稍加变化的激昂的绍兴大班(即绍剧)“二凡”高腔。只有中国二胡琴弦上才有的滑指手法,首次出现在小提琴演奏上,使梁祝在表现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的情感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还有中国越剧、京剧中常用的倒板、嚣板等,首次进入协奏曲,使梁祝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 最后是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

8、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再现了传说中“化蝶”的场景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 “爱情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最后的化蝶是根据昆曲梁祝化蝶的那段笛子独奏以及由贺人中老师编曲的越剧白蛇传中的断桥部分,加上哭腔完成。表现蝴蝶翩翩起舞那段优美的音乐,是从当年苏昆剧团演游园惊梦的昆曲曲牌中提练出来的。把商调式的昆曲音调和徵调式的越剧音乐

9、用“移花接木”的方法连接起来,使二者的风格得到了新的统一。小提琴曲梁祝创作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祝家美丽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求学生活中与与善良,纯朴青年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情谊。三年后,英台要回家了,长亭十八相送,她向山伯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然而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许配给豪门子弟马文才。争取不到自己的爱情,山伯在郁郁中死去。婚礼当日,英台让花轿来到安葬山伯的山岗,在山伯坟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小提琴曲梁祝巧妙运用了大提琴与小提琴音色高低的不同成

10、功地用音乐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这是梁祝奇妙的地方。音乐开始,以轻柔的弦乐为背景,长笛吹出了优雅而欢快的乐曲,然后柔和高亢的小提琴声响起,音乐中,我们能想象出这样一副美妙的景色:年轻的祝英台换上朴素的男装,告别父母带上银心出发去书院。一路上,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鲜花盛开,从未出过远门的英台带着快乐上路,奔向未知的未来。紧接着,由小提琴带领,多重弦乐的音色响起,应是学子们纷纷进入了书院,书院里一篇生气勃勃,学子们相互谈笑,共同探讨着论语以及六艺;小提琴的音色此时变得异常高亢,应是英台兴奋地穿梭于各位同学之间,兴奋地与之攀谈。在这里,她认识了山伯,她那颗天真纯洁的心灵就此打动,每天都充满了快

11、乐。在这一部分里,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应答,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快乐的时光如此短暂,很快,英台要回家了。这个时候,小提琴原本欢快的曲调骤然变得悠扬而缓慢,体现除了少女心事重重的心境;在送山伯回家的路途中,英台犹犹豫豫,欲言又止,小提琴琴音的断续正如同英台面对着心上人时羞涩的心情;而悠长的滑音和颤指的技巧使得音色似心情一般徐缓而犹豫,描绘出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英台远去,徒留山伯长亭惆怅。10分12秒,几个大提琴音低沉的划过之后,整个乐曲的曲风一下子转变得阴森低沉。我们可以想象,英台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准备向父母提起自己与山伯之间的事情。然而祝员外却已经她

12、许配给了马文才,这个惊人的消息如同一个晴天霹雳打在英台的头上!她的快乐瞬间崩塌!大提琴低沉的音色和小提琴尖锐短暂的音色向应答,还有各种磅礴的管乐声为背景,仿佛是祝员外在不断说服女儿,众多祝家人也不断地劝说着英台,而英台绝望地不断回答“不!不!不!”在自己的反抗得不到任何效果,小提琴发出了悲愤的双弦音的音色,仿佛英台含泪控诉着父母,“你们要这样将女儿一生的幸福都断送掉吗?!”接着,小提琴的声音变得孤独而尖锐,英台回到自己的闺房,悲哀地想着自己今后的一生将这样与真爱擦身而过!她不甘心!于是,英台将山伯约到楼台相会,将一切都告诉了他。14分25秒,在大提琴与小提琴的互答中,二人互诉衷肠,倾吐着彼此的

13、爱意,筹划着对策,他们要在全世界的压力下争取到自己的爱情!然而,残酷的封建势力如何能让二人轻易如愿,山伯在欲求不得,郁郁寡欢下去了。这时小提琴使用低音部分,音调变得悲伤而孤单,像英台的心一样片片破碎,尖锐的音调像往昔的快乐一般划破了英台的心。16分30秒,音乐的曲调一下子变得高亢,并加入了鼓声,英台下定了重大的决心,乐曲运用了京剧倒板和越剧嚣板的手法,深刻表现了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坚决反抗。几声小提琴的高亢的音色走然在各种微弱的鼓点声和快板声中响起,像英台不顾周遭的眼光和议论纷纷,坚决地说,“我不嫁!”然而,她的反抗得不到胜利,她还是不得不加入马家。各类乐器的奏鸣此时仿佛都变得和缓,只有小提琴声偶

14、然间突出出来。一切都看似平静了,英台仿佛接受了她的命运,没有人知道,她早已经在心底下定了必死的决心!19分30秒,小提琴的琴弓在琴弦上弹跳,发出了若中若轻的音色,是英台,她穿着红色的嫁衣往山伯的墓前飞奔过去,脚步在泥土地上发出“踏踏”的声响。她用尖锐高亢的声响告诉山伯“等着我!”19分52秒,锣鼓齐鸣,英台纵身跳进了山伯的坟墓!乐曲达到了最高潮,风也为他们不平,雨也为他们悲伤!天地为他们忠贞的爱情而感动!短暂的停顿后,竖琴的音色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当中,长笛悠扬的声音想起,仿佛花仙子带领我们在亦真亦幻的彩虹下前行,一阵优雅的小提琴声又想了起来,我们仿佛看到两只蝴蝶在花丛中蹁跹缠绵,从此,英台与山伯生死相依,永不分离。后记:因为学习过小提琴的缘故我听这支古典名曲已经很久了,但从未向这次一样仔细分析过乐曲的含义和里面蕴含的故事,尽管梁祝的故事我已经滚瓜烂熟。音乐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表达,只要用心聆听,就能听见它所蕴含的深刻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