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555917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CuBCOCKClDKNO3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银B氨气C氯化钠D金刚石3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ABCD4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2、,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铈属于金属元素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D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5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6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2BNOCN2ODN2O47分子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非常小质量轻8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打火机中的燃料是丁烷,下列关于丁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

3、烷属于混合物B丁烷是由4个碳原子和10氢原子构成C丁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D丁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59下列有关水资源保护和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B明矾可用于净水C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一水多用不能节约生活用水10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如图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进行净化。观察水样含有许多杂质,略带颜色并呈现浑浊。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若此时水样仍然是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答一条即可;水样净

4、化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滤液中加了一个活性炭包,其目的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的仪器名称是_,利用所学知识,收集一瓶你们班教室内的空气的操作是:_;(或利用其他生活中常见物品来收集也可以)(2)图乙是验证人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区别的实验:方法:分别向收集到的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现象:_;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_(填“高”或“低”)。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I

5、.提出问题:白磷在空气中燃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白磷放入装置内,称得A装置的总质量为208.3g。然后将红热的玻璃管伸入瓶内,并立即塞紧橡胶塞。.观察现象:此时观察到锥形瓶内的现象是_,装置冷却后,再次称得A装置的总质量为208.3g。.总结: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个瘪气球的目的是_。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至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容积的_,原因是_。(2)小兵同学认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CO3+2HC

6、1=2NaCl+H2O+CO2)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于是他设计了B装置,药品及装置的总质量为308.5g,反应结束后,他与小明的实验进行对比:冷却至室温,气球胀大的是_(填“A”或“B”即或“A和B”);称量反应后药品及装置的总质量为308.3g,你认为小兵同学数据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 稀盐酸不足B 碳酸钠中含有不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C 装置气密性不好D 气球受到浮力的影响(3)小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填序号)。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4)某登山运动员要登上最高峰一一珠程朗玛峰峰顶,需要自带氧气。假如每名运动员

7、冲顶时消耗自带液氧4.8kg,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则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14我省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水淡化。可以采用下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填字母)。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2)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的实验操

8、作: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过滤;蒸发。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填字母),其中操作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_ ABCD(3)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压并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海水制镁。实际生产中,步骤常选用_(填化学式)作为沉淀剂,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1)N(NO2

9、)3的相对分子质量_(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3)N(NO2)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76gN(NO2)3所含氧元素多少克?_(列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6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1)需硝酸钾_g,需水_ml(水的密度是1.0g/cm3);(2)配制此硝酸钾溶液的步骤为_、_和_;(3)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1.4(填 或 或 =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

10、20分)1、D【解析】A、Cu中不含有原子团,错误;B、CO中不含有原子团,错误;C、KCl中不含有原子团,错误;D、KNO3含有原子团硝酸根,正确。故选D。2、B【解析】A、银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3、B【解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详解】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后变红,故选B。【点睛】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于水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4、C【解析】A、根据元素中文名称命名规

11、则,铈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中间是元素名称,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选项B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中间是元素名称,正下方是相对原子质量,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选项C错误;D、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铈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58,选项D正确。故选C。5、A【解析】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详解】A、焰火表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霓虹灯表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音乐喷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气球

12、升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判断化学变化方法是要依据物质变化的特征: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的是化学变化。6、B【解析】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看,反应前3Cu、8HNO3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3Cu(NO3)2、4H2O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2X中含2个N原子和2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N原子、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B。7、A【解析

13、】“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A正确;故选A。8、C【解析】A、丁烷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B、丁烷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丁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正确; D、丁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故错误。故选C。9、B【解析】A、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故选项错误;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用于水的净化,故选项正确;C、地球上的淡水有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错误;D、一水多用能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故选B。10、C【解析】向等质量的金属中加入酸,由于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消耗等质量的酸生成等质量的氢气,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过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 故选C。【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像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过滤 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仪器不干净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解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小颗粒,若此时水样仍然是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仪器不干净;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故填:过滤;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