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555082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概要(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编写人:马 强审核人:刘柘锐审批人:宫 明中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201002序言由于国际油价长期居高不下,也使得全球对“绿色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强劲。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天然气是21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预计2010年前后,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超过煤炭,2020年前后,将超过石油,成为能源组成中的第一能源。天然气的储量丰富,为天然气工业稳定发展的提供了根本条件,但是大的天然气资源大都蕴藏在荒漠地区,与能源消费市场相距很远,中间还常常有大面积的海洋和复杂的地形地貌阻隔。长距离铺设管道,甚至越洋气态输送天然

2、气常常要受到成本与技术问题的制约。液化天然气(LNG)的出现为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自上世纪末,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引进首个LNG接收站技术以来,中国石油、中石化也在开始精心建造LNG接收站,精心培养自己的建设队伍。中石油大连LNG接收站工程、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工程作为中国石油首批LNG接收站工程已经进入建设的高峰期。由于国内对LNG接收站工程的技术和应用还处于边摸索边建设的过程,项目管理存在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各种风险。如何规避和消减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保证项目建设安全和质量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工程建设事故频繁发生,如上海LNG工程2.06爆炸

3、事故、江苏LNG工程6.16钢筋网片倾覆模板坠落事故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就建设工程安全生工作和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都做出了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批示“生命至高无尚,安全责任为天”,温家宝总理明确指示“建设部门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尊重科学,严格执行经过论证的技术方案,严格执行各种标准和规范,加强工程监督,是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集团公司蒋洁敏总经理在2009年12月29日召开的安委会上强调,要把安全环保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战略基础,做好“三个坚持”和“三个强化”,着力在“转变观念,养成习惯,提高能力”上狠下工夫,努力推动健康安全环保工作

4、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保障。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集团公司领导批示精神以及建筑法、安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认真吸取总结建设工程事故的教训,质量安全环保处、PMC项目部按照公司领导要求,组织编写了国内外LNG工程建设事故案例警示录一书。通过对国内外LNG工程建设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来警示和教育工程管理人员,是搞好安全生产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分析和研究事故的发生原因、特点及事故发生规律,这对于科学地把握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指导和监督建设工程安全生

5、产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本书收录了6起LNG工程建设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事件。每起事故均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情况,具体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总结了事故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事故的预防对策,仅供大连液化天然气项目工程管理人员,从中掌握相关知识,吸取事故教训。3目录案例一 1944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LNG储罐发生事故5案例二 广东大鹏LNG两名外商不慎坠落至珍珠岩保冷层窒息死亡事故7案例三 福建莆田LNG工艺管道试压爆炸事故10案例四 福建莆田LNG承台垫层脱落伤人事件13案例五 上海LNG工艺管道试压爆炸事故16案例六 江苏南通LNG钢筋网片倒塌模板坠落事故20案例一 1944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

6、夫兰市LNG储罐发生事故一、事故简介1944年X月X日,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LNG调峰站工程, LNG储罐突然破裂,溢出120万加仑(相当于4542m3)的液化天然气,引发爆炸,波及14个街区,财产损失巨大,其中有200辆轿车完全毁坏和136人丧生。 爆炸引发火灾现场二、事故的发生经过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LNG调峰站工程0#储罐在运行了几个月后突然破裂,溢出120万加仑(相当于4542m3)的液化天然气。由于防护堤不能满足要求而被淹没,尔后液化天然气流进街道和下水道。液化天然气在下水道气化引起爆炸,将古力盖抛向空中,下水管线炸裂。部分低温天然气渗透到附近住宅地下室,又被热水器上的点火器引爆

7、,将房子炸坏。很多人被围困在家中,有些人试图冲出去,但没能逃离燃烧的街道和高温困境。10个小时后,火灾才得到控制。此次爆炸波及14个街区,财产损失巨大,其中有200辆轿车完全毁坏和136人丧生。 三、事故原因分析1、技术原因对密闭的空间的设计没有采取泄压措施,用来制作内罐的材料是3.5%镍钢,它不适宜低温工作。2、质量原因一年前,在该罐交付使用期间,靠近罐底产生了一道裂缝。当时没有去调查裂缝的成因,只是对该罐进行了简单的修补后即投入运行。事后分析认为,导致该罐失事的原因是内罐上某处出现了裂缝,溢出的液体充满了内罐和外罐之间,气化后压力过大,导致外罐破裂。四、事故结论与教训缺乏相应LNG设施设计

8、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忽视了对罐底裂缝的质量问题分析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当时的天然气应用技术、设备和材料还不成熟,内罐钢板采用3.5%Ni钢板,它不适用于低温工作环境,事故发生后的20年间,各种研究机构和设备供应商作进一步调查,并开发丁天然气应用技术、设备和材料,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其次,当时的设计标准和安全标准还不完善,六十年代初期,美国消防协会(NFPA)建议并起草了LNG设施设计新标准。在这首个综合性标准里,制定出了液化天然气的设计、选址、施工和设备运行以及液化天然气的储存、气化、输送和处理的要求。这些要求均包含在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处理标准,NFPA59A

9、中。同年美国石油协会又采纳了附录QAPl620大型焊接液化天然气低压储罐设计和施工的推荐标准,其中论述的低温应用的设计和选材。其三,当时承包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未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在面对底板出现的裂缝时,只是想办法进行修复,未进行质量分析没有彻底的进行调查,内罐出现裂缝的问题根本没有查找出来,最终使储罐带病运转,导致悲剧的发生。五、事故的预防对策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LNG安全标准进行工程设计,在设计上具能够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扦提出保证安全的相应措施。它们包括:初步危险分析(PHA),操作危险性分析(HAZOP)、风险定量评估(QRA)、气体扩散研究和突

10、变分析。工程初期使用PHA技术主要有两个优点:它能够鉴别出潜在的危险,并用最小的投资和措施来预防危险,它能够帮助设计小组明确或拓展用于整个工厂生产的运行目标。QRA的目的是明确LNG供气站潜在的主要危险,QRA对厂区的平面布置有重要的影响。2、在工程建设的后阶段通常要进行更详细的HAZOP研究。3、确定能保护边界线以外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初步半面布置 案例二 广东大鹏LNG储罐保冷施工过程中两名外商不慎坠落至珍珠岩保冷层窒息死亡事故一、事故简介XXXX年X月X日,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工程在保冷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总承包商管理人员坠入珍珠岩夹层事故,造成2人死亡。事故现场还原图二、事故的发生经过广东

11、大鹏LNG接收站工程,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BP全球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共同投资,Saipen、Technimont等4家欧洲知名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承担EPC总承包,XXXX年X月X日开始保冷施工填充珍珠岩,X月X日两名总承包商管理人员在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进入施工区域开展检查,不慎坠入内罐与外罐之间的爆冷珍珠岩层。事故发生后,现场迅速启动预案组织营救,当两名外商被找到时已经死亡。三、事故的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总承包商管理人员在进入施工区域时没有佩戴安全带,临边作业场所没有搭设防护栏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1)总承包商、施工单位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对危险

12、源监控不力。(2)总承包商对施工单位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不够,未对临边作业无防护栏这一违章行为及时组织整改。(3)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未采取有限空间作业的限制措施,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制止或限制未佩戴安全带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四、事故结论与教训临边作业没有防护栏和未佩戴安全带是本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首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8-91中第2.0.2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生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第3.1.1条明确规定,所有临边高

13、处作业,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然而,施工单位在保冷施工时并未对临边进行防护,违法了国家规范规定。总承包商对施工单位这一违章行为没有及时采取制止和强制整改,可见总承包商在对现场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责任。其次,总承包商管理人员进入危险施工区域未佩戴安全带违反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在进入有限空间时,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采取限制和制止,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管理责任未层层分解,可见现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正是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和违章的漠视,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五、事故的预防对策1、总、分包单位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管理网络。2、结合

14、现场出现的不符合项认真开展风险识别与控制活动,认真开展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和不符合项整改。3、组织施工单位、班组开展班前HSE风险确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安全规范和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4、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专项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三定要求”整改,并进一步完善安全防护措施。5、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认真做好全过程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危险源监控,杜绝类似事故发生。6、总包单位认真做好项目部内部和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案例三 福建莆田LNG工艺管道试压爆炸事故一、事故简

15、介XXXX年X月X日,福建莆田LNG接收站工程在工艺管道试压过程中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天然气管道试压事故现场还原图二、事故的发生经过福建莆田LNG接收站工程,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天然气及发电有限公司和福建投资开发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美国西比埃工程公司(CBI)和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承担EPC总承包,XXXX年X月X日开始工艺管道试压工作,X月X日试压管道发生爆炸,管道突然卸载,在应力作用下弹射出来,现场一名工人迅速逃离,但最终没有逃脱出来被管道击中头部,致使其当场死亡。三、事故的原因分析1、技术原因在管道焊接或法兰连接处存在质量问题。2、管理原因未遵守气密试验程序,如连续加压,直接引入管道内14bar的高压空气没有在1/3设计压力时进行过泄漏性检查。试压隔离方案不合理,没有对危险区域采取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