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548490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 化学溶液的形成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答案】C【解析】【详解】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方法);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C。2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

2、溶液【答案】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D。点睛:考查学生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能力。3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A尚湖中清澈的湖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C可用肥皂水检测沙家浜的水是否属于硬水 D过滤可以除去湖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答案】D【解析】A、湖水中有可溶性的化合物,故是溶液,正确;B、净化水的步骤分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C

3、、通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是软水,反之是硬水,正确;D、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错误。故选D。4如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D将6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40,硫

4、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D。5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水呈碱性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答案】B【解析】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5、而减小,错误;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故选B。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正确;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铁等,错误;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

6、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物质,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故选A。点睛: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但不一定正确,需要科学论证,通过本题看出还要注意反例法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物质溶于水后,水的导电性都会增强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错误;B、酒精溶于水不导电,错误;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

7、以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正确。故选D。点睛: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8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B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A物质。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15gA物质,形成65gA的饱和溶液,正确;B、

8、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A、B两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故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A。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C甲属于易溶物质D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

9、法提纯乙【答案】C【解析】A、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的水最多能溶解50g的甲,30g甲溶解于50g水中最多溶解25g 的甲,形成75g溶液,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甲的溶解度是10g,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10g,甲属于易溶物质,正确;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错误。故选C。10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

10、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同,正确;C、没有确定降温前溶液的状态,无法判断降温是否会析出晶体,若降温后仍然是不饱和溶液,则无晶体析出,错误;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正确。故选C。11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B面粉C酒精D植物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沙、面粉以固

11、体颗粒和水分子混合,植物油以液滴的形式和水分子混合,形成的都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不是溶液。酒精以分子形式和水分子混合,形成的是均以稳定,是溶液。故选C。考点:溶液1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析出晶体B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能得到饱和溶液C溶液加入溶质质量分数必然一定增大D恒温蒸发少量溶剂一定能得到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只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如果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降低的物质,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但不析出晶体,反而变得更不饱和,选项错误;B、如果是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反而升高的物质,不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但变不成

12、饱和溶液,反而变得更不饱和,选项正确;C、饱和溶液中加入作溶质的物质就不再溶解,质量分数不变化,选项错误;D、溶剂比饱和溶液的溶剂多很多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溶剂不会达到饱和,选项错误,故选B。13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说明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

13、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解答:解: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闻气味可以区分,故此选项正确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有可能生成了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故此选项错误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镁的杂质,正确的做法是加入稀硫酸除掉氧化镁,故此选项错误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只要在降温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即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14下列曲线不能正确表达对应

14、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含有NaOH和BaCl2的废水中加入稀硫酸B等质量的铝和镁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降温至恰好饱和状态D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Mg的活动性比铝强,故反应速度更快,B错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降温至恰好饱和状态,开始是溶液的浓度增大后不变,C错误;溶液的PH值由大于7,至等于7,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而小于7,D图中曲线错误考点: 反应与图像。15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 )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不能得到溶液;B、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C、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故选A。16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A【解析】A、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慢,用冰水溶解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蔗糖的溶解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