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54848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

2、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氢气+氧气水D氧气+蜡烛二氧化碳+水2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b中的气体是氢气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冰雪融化、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C火药爆炸、粉碎矿石D汽油挥发、湿衣服能晾干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

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解释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解释A给篮球充气微粒间有间隔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水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 BB CC DD6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是巨大的资源宝库B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的质量分数接近于50%D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50%-60%7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棉纱织布C火药应用D瓷器烧制8下列符

4、号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B2HCH2DH2O9下列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A氩ArB镁mgC氯CLD猛Mn10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B铁粉和炭粉磁铁C氧气和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D硬水和软水肥皂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交通、通讯、海洋、气象、光伏电站、太阳能建筑等领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方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电能储存起来,晚上,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进行供电。请回答下列各题:(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时工作过程中的全部能量转化是 (用“”表示转化)

5、_(2)该系统组成中的边框,所用的材料是铝合金,用铝合金代替铁合金,因为铝和铁在物理性质上相比较具有(_)的优点。A耐腐蚀 B密度小 C硬度大(3)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得到粗的单质硅,反应同时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2)以上_(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3)甲同学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

6、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若使用F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4)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O2;猜想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猜想I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O2。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

7、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是因为组成世界的物质丰富多样,不断变化所致。(1)请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_;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_;金和钢属于不同的金属_;如

8、图中的物质属于_(填“同种”或“不同种”)物质,主要是因为_。(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通电分解水:_;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14(一)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_、_、烧杯,请指出该操作过程中的其中两处错误_、_。(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9、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填序号)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 水的蒸发 D 水的净化(二)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试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KClO3580KClO3、MnO2(质量比1:1)35

10、0KClO3、CuO(质量比l:1)370KClO3、Fe2O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形成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反思)(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4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求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多少克?_16 (1)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C3H7O2N)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6070g,处于

11、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丙氨酸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 整数比)。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_g(结果精确到0.1)(2)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反应原理2Al2O34Al+3O2,现要制取216t的金属铝,需要电解_t的氧化铝?(写出计算过程。)2022-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答案解析】A. 镁+氧气氧化镁,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 氢气+氧气水,由两种物质生

12、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 氧气+蜡烛二氧化碳+水,反应物、生成物均为两种,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2、B【答案解析】A.根据电解水反应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一变多”,是分解反应,故错误;B.电解水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所以b中气体为氢气,故正确;C. 电解水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错误;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是纯净物,故错误.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析;B.根据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C.根据电解水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13、比为2:1分析;D.根据水的组成,以及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考点: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目的、现象以及结论,充分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答案解析】A、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C、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汽油挥发

14、、湿衣服能晾干都是汽化现象都是物理变化D 错误故选B4、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5、B【答案解析】A、给篮球充气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正确;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错误;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B。6、D【答案解析】A、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回收利用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等,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的质量分数48.6%,接近于50%,故选项说法正确;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