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54817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讲座“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讲座初中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结构(一)”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西方音乐常用曲式结构学习的教学策略王键(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讲纲要一、对音乐结构-曲式学习的认识(一)什么是曲式结构?1. 简介“结构”概念2. 简介“曲式”(Form,musical)概念(二)为什么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要进行音乐曲式结构知识的学习1掌握当前音乐学科学习内容的需要2未来可持续发展音乐学习的需要3在音乐曲式结构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二、针对音乐结构-曲式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如何让学生掌握曲式结构的框架含义?1借助文学作品的结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2借助学校的年级结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二)如何帮

2、助学生分辨曲式的类别1. 单一部曲式(一段体)的掌握2. 单二部曲式(二段体)的掌握3. 单三部曲式(三段体)的掌握4. 复二部曲式(二部曲式)的掌握5. 复三部曲式(三部曲式)的掌握6. 回旋曲式的掌握7. 变奏曲式的掌握8. 奏鸣曲式的掌握9. 回旋奏鸣曲式10. 赋格 曲 的掌握(三)让学生认识曲式的三大原则1. 重复原则的掌握2. 对比原则的掌握3. 变奏原则的掌握4. 三个原则的关系的掌握三、通用音乐结构-曲式学习的能力培养与评价原则(一)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结构-曲式知识的能力1听、写结合,比较判断2即时反馈,举一反三(二)通过评价环节促进学生曲式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1用心、巧妙

3、、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对学生的答案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产生学习下去的兴趣与愿望。2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提高能力本讲正文一、对音乐结构-曲式学习的认识(一)什么是曲式结构?1. 简介“结构”概念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个是指音乐在空间上的结构,我们称之为“织体”,另一个是在时间上的结构,专业名词是“曲式”(musicform)。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曲式”这种时间上的结构。为什么说曲式是“时间上的结构”呢?一部音乐作品,无论是长篇巨制,如交响曲、歌剧,还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时间的延续中一点一点地铺展,而不可能像欣赏一幅画一样,在瞬间就能大致把握整体结构。这种在时间上的延续,正是音乐艺

4、术的一大特点,所以音乐被称为“时间的艺术”。而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无论长短,两三分钟或两三小时,都必须有一个结构框架,有个章法,而不能是混沌一片。这种结构框架或者章法,就称之为“曲式”。它不是预设的理论,而是在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维范式。2. 简介“曲式”(Form ,musical)概念曲式指的是(歌)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音乐的第五个因素是作曲家选择的“建筑”形式,即曲式。很明显,音乐需要一定的结构,那些组成旋律的音符、节奏及和声不可能平摆浮搁在那里,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例如上面呈现的是一个奏鸣曲

5、式呈示部的结构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音乐段落被组织起来,彼此的关系形如树状。(二)为什么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要进行音乐曲式结构知识的学习1掌握当前音乐学科学习内容的需要音乐上的各个时期都有体现其特点的特定音乐形式,一些主要的曲式名称,如交响曲,因其仍在流行,所以人们一般都知道,但一些较古老的曲式人们则比较陌生。 选用哪些音乐曲式结构取决于音乐发展的阶段特点,是否能够正确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及作曲家的技巧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学习严谨规范的音乐曲式结构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中更好的深入的理解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内容,把看似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音乐材料,理出个头绪来,变成井井有条

6、的一目了然的系统知识,不但如此,通过严谨规范的音乐曲式结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音乐之所以对称美、平衡美、和谐美,不仅在于它井井有条而且还生动有趣,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这些音乐曲式结构或模式可以是严谨的,也可以是自由的。作品采用严谨的曲式并不说明作曲家缺乏想象力或独创性,如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就是如此。问题不在于采用什么曲式,而在于赋予曲式什么内容。对于学生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接触学习严谨的规范的曲式结构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并掌握这些知识,为在其它音乐相关方面的学习比如音乐创作打下良好学习基础。2未来可持续发展音乐学习的需要学校音乐课的课时毕竟是有限的,只能介绍了解部分经典音乐作品,每堂课的

7、时间毕竟也是有限的,只能介绍了解一些相对短小的经典音乐作品或作品片段,了解 严谨规范的 音乐曲式结构的知识 可以帮助我们学生在课余时间和未来生活的音乐欣赏中更容易的听懂那些大型乐曲,比如协奏曲、奏鸣曲、交响乐等,同时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今后可能的在音乐创作方面进行探索打下良好学习基础。因为艺术中所有的自由发挥都是建立在对严谨规范模式的掌握之上的。在未来生活中,接触的音乐作品可能门类很多,音乐曲式 结构或模式可能不太严谨,自由的开放的无所束缚的什么都有,那些作品模式、结构或曲式不正规的音乐很难跟上一般欣赏思路,而且不容易理解,这个道理就同我们欣赏抽象派雕塑

8、和现代派无韵诗时的情形一样。3在音乐曲式结构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音乐曲式结构知识在初中音乐的学科知识中属于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学生认为它 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因而缺乏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把难懂的知识用最浅显易懂、简单通俗的方法语言表达出来,借助学生以往的知识积累,借助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架构,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而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二、针对音乐结构-曲式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如何让学生掌握曲式结构的框架含义?1借助文学作品的结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柯普兰在50年代写过一本名叫如何欣赏音乐(WhattoListenForinMusic)的书。他在书中描述了我们所能遇到的有关曲式方面的名词

9、。他说,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分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和第四卷,书的每一卷由若干章组成,在音乐中我们将之称为乐章(movement)。一章也许有100个段落作为更小的单位,在音乐中我们将之称为乐段(section)。书的段落由若干句子组成,音乐的段也有更小的单位,我们将之称为乐句,柯普兰把乐曲中的类似句子的单位称为“乐思”(musicidea)。最后,小说家使用的是文字,作曲家使用的是音符(note)。音乐曲式结构的框架概念由于学生接触了解的少不太容易接受,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框架结构概念加以辅助讲解。初中学生已经经历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对于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结构是有一定了解的,也就是“字、词、句

10、、段、章(篇)”,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已知去拓展未知,建构新知。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结构是什么,然后带领学生认识音乐曲式结构的基本框架和含义从而形成下面的概念知识归纳表。文学作品与音乐曲式的框架结构对照表文学作品的框架结构音乐曲式的框架结构字组成文章的最小结构。音符组成乐曲的最小结构。词字组成词或词组,具有单独含义,是组成文章的次小结构。小节音符组成节奏或小节,具有单独含义或简单音乐动机。句多个词或词组组成句子,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乐句多个节奏或一般由2-4个小节组成乐句,能够表达一个局部完整的乐思。段多个句子组成段落,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含义。乐段一般由2-4个

11、乐句组成乐段, 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章众多的段落组成一篇文章,能够表达包含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的整个思想内容。乐章众多的乐段组成一乐章,能够表达包含一个完整的中心思想的整个思想内容。2借助学校的年级结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另外的办法是借助学校的年级结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曲式结构新概念。还是通过学生们最熟悉了解的知识去拓展未知,建构新知。初中学生已经在学校生活学习了若干年,对学校的年级结构是很了解的,我们就利用学生的这一点建构新的知识内容,用X年级对应X乐章、用年级下面包含的N个班级对应乐章下面包含的N个乐段、用班级下面包含的N个小组对应乐段下面包含的N个小节、用小组下面包含的N个学生对应

12、小节下面包含的N个音符,经过归纳总结出下面的树状图。(二)如何帮助学生分辨曲式的类别音乐的曲式按照传统可以分为两类,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的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大型的包括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我国音乐理论家杨儒怀教授则以曲式的共性特征,将它们归纳为小型曲式 是并列曲式、再现曲式、复合曲式、循环曲式、大型曲式 是变奏曲式和奏鸣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复调音乐曲式、套曲曲式和边缘曲式。在这众多的曲式类别中可以再细分一下,这里帮助学生分辨曲式的类别主要是指小型曲式中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和三部曲式。把这个作为一级目标,要求绝大部分学校的学生重点掌握。把复二

13、部曲式,复三部曲式 作为二级目标,在有条件的学校或班级完成,其余的大型曲式包括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是三级目标,只是浏览性聆听掌握,有条件的学校、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可以进行学习,不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现在,我们来讨论相当于小说中“章(单段体)”的部分音乐作品的乐段,我们用A、B、C作为乐段的名称。由此构成的曲式分为一段式、二段式和三段式三种。由于它是我们初中音乐曲式结构知识教学的一级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并学会分辨的,所以我们下面重点介绍这三种曲式的学习方法。1. 单一部曲式(一段体) 的掌握学习方法:按照正常的学习认知规律,学习需要分三个步骤进行。(1)明确概念落实重点;(2)联系已知

14、举例说明;(3)验证所学巩固新知。(1)明确概念落实重点 一部曲式(乐段)的概念: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四个各有四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乐段既可作为一个首短小歌曲的独立的曲式,也可以作为较长篇幅歌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中的某一部分)。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一部曲式”。 分节歌概念:同一段旋律中加入不同的歌词,即一首歌曲分好几段,每段歌词韵律相同,并唱同一旋律,是民歌抒情歌曲,通俗歌曲和叙事歌曲的常用形式。如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江苏民歌茉莉花、安徽民歌

15、凤阳花鼓等。 方整性乐段概念:乐段可分为方整性乐段和非方整性乐段。方整性乐段含有双数(偶数)乐句即两句、四句或六句,其它含有单数(奇数)乐句的均为非方整性乐段(包括带有扩充的乐段 )。典型的乐段结构是双句体和四句体的方整性乐段。成双的乐句具有对称、平衡、呼应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不同体裁风格,尤其是节奏律动较强的作品中,是歌曲中用得最多的结构形式。 乐段判断概念(学习重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提出主音判断法即乐句结束在调式主音上既可判断为乐段。在一部曲式内部,一般由几个乐句构成, 在中间没有结束性停顿,只是到最后才有肯定的收束,一般有比较明显的终止式,在这里需要强调的知识点是半终止应该结束在属音(民歌有重复主音的),完全终止必须结束在主音。曲式结构图概念:根据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各种段落出现的规律性形成的共性图表格式。具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歌曲乐句的分句及划分方法,并能掌握 曲式图的含义、识法和写法。教学建议学习一部曲式这个内容一定要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让他们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短小歌曲,先有一个感性认识。如果学生回忆不起来,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中国民歌或儿童歌曲,然后再进行梳理及总结。(2)联系已知举例说明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