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54705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讨论内容摘要:高等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远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传统的教学存在一些阻碍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针对这些因素有的放矢,必须从课堂内容、组织形式、评价体系和知识延伸架构几个方面讨论详细教学改革的途径,建立健全一套操作性强的改革方案。关键词:素描设计传统教学改革一、素描教学改革的目的以前常说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幢如今已遭到质疑,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素描的原理是通过光线投射到物体外表,产生光源、反射光、投影等一系列物理现象,然后借助单色绘画媒体,按照透视原理表现光影、明暗、构造,使观者产生画面具有立体感、空间感的错觉。这种

2、素描也称作全因素素描,对于培养某些写实性绘画很有作用,它锻炼了学生手和眼的协调才能,解决了观察与再现的问题。而今天作为设计类院校开设素描课,观察与再现早已不是培养一个设计人才的关键环节。因为设计涵盖范围很广,所以其教学目的除了在培养美学及审美素质方面有共通之处外,与绘画类教学有很大区别,其宗旨更为理性,更加注重深化研究抽象本质,通过深化研究后获得新的表现设想,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表现形式、语言、角度,追求更加明确单纯富有表现性的效果。二、问题与对策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德国设计学第一位博士李乐山认为阻碍创新教育有几个重要因素:行为主义教育法、模拟式学习方法、“存在主义的束缚、学习严重脱离理论等。这些

3、因素在深层次上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现,也是传统素描教学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针对这种状况,大学阶段素描课程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更新学生观念,并确立一套为培养创造型设计人才效劳的开放性素描教学体系。“设计素描的提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叶的“现代美术根底教育改革。其直接目的是为适应现代工业开展的需要,建立素描根本功教学的新秩序。以现代设计为窗口,用科学和实用的观点,吸收现代美术流派中有用的美学规律,逐渐改变我国美术领域中各门类的相貌经过二十几年各类院校的教学理论,现代素描教学体系已初现轮廓,并呈现出多样化开展的态势,有许多院校已总结出相对成功的教学经历。在这些经历根底上,我们不妨

4、进一步梳理,以实现新的素描教学体系目的明确化、操作标准化、评价科学化。三、素描教学改革的手段现代素描教学内容改革的主体局部包括:造型美学的多维性、多观性、多觉性、多象性训练,促使学生寻找视觉经历抽象转化与传达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新的思维产物,这是一个从详细对象或命题出发,把对对象的客观表达转化为自我心灵的考虑,以及对主观意念的传达,研究、规划出解决思维与对象共生的新方法,并最终表达为详细的表现形式。这其间要求具备:1.两种表现才能:即表现何种内容情节的造型才能,也称图形创意;用何种形式如何表现,营造效果的造像才能,也称图像创意。2.两种根本思维才能:即总结、概括普通性和本质性的聚合思维和延伸、创

5、造的发散思维。3.两种根本工作才能:即独立考虑、主观判断、个性化表达才能同团队合作,互相学习、完善、共同创造才能。围绕这六种才能的培养,素描课程的改革应从课堂内容、组织形式、评价体系及知识延伸架构四个方面展开:课堂内课容的改革:现代设计素描中风格和精神相貌依附于详细的内容而附属地存在,其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内容气氛或者仅仅作为装饰,作品的核心局部是思想理念的创造、完善。由此看来,图像创意与图形创意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训练范畴,按照方法论的原那么可以分别进展专项训练,摆脱传统教学中僵硬的模拟、移植别人手法、扭曲个体审美情趣的被动学生在学习别人或大师手法时,根本谈不上深化领悟,甚至谈不上根本理解,像

6、这样的技术学习与文盲抄书根本没有什么区别。进展专项训练即相对剥离图形与图像,进展实验性练习,加大练习量、次,缩减作业规模,不追求作品意识。这种方法优势是目的明确,内容辐射面广,可以作为元素进展原始积累,为将来设计理论自由组合画面留下较大空间。转贴于论文联盟.ll.课堂组织形式改革:绘画技法升华和风格的形成,通常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才能获得,而目前大学阶段的教学形式极不合理。大学课程设计以周为单位,时间相对集中,跨度小,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风格的升华难以实现,专业教育应以激发学生才能为主,调动他们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受空间限制,课题难以展开,不利于培养学

7、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很难从大量日常的经历中总结造型规律,又无法及时延伸到设计理论的广阔天地中去应用,因此大学素描课程的组织应采取三分法:1/3为讲解引导,安排课题;1/3为讨论辅导,提出问题;1/3为课题理论,室外练习。作业形式分为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以获得个别经历和合作经历。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任课老师单方面给学生做出的评分,这种评分有很大的偶尔性,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完全取决于评分老师的个人好恶。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没有一定标准,因此很难判断评分的科学性。而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它无异于一个决定性的指挥棒,试问当指挥棒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上时,又谈何教学的多样性、

8、创造性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呢?因此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即老师评阅,学生间互相评阅和学生个人自评,这种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可以在较大层面上表达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在互评、自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才能,形成一种活泼的学术气氛。知识延伸架构改革:原有单元制教学的弊端是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加上任课老师风格各异,使得教学科目各环节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照应,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出现断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应付,没有形成良性的知识体系来融会贯穿所学知识,导致学习过程被动辛苦,收效甚微。设计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点多而且分散,教学内容因人而异、主观性很强,假如没有一条明晰的脉络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9、得到的结果必然是“1+12。有些学校也尝试在本科阶段采用导师工作室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知识点分散,学以致用的问题,但从培养学生个性的角度来看,工作室制的学生往往烙上了比拟明晰的导师痕迹,不利于激发设计创造的多样性培养,因此这也不是一条完美的改革途径。笔者日前赴马来西亚考察学习时发现,他们设计教学中除各科目各有体系外,还有一门叫做主干课的课程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它是以某一详细品牌或产品为对象,从学生入学之初开场搜集、理解相关资料,在学习各科目环节时,及时把该科目所学知识应用于品牌对象,在毕业之际,稍加修正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一整套有系列色彩的设计作品。这或许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条珍贵经历。参考文献:1张永典.?关于素描教学现状的考虑?,?中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实力派老师素描人物教学对话?.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12.2李乐山.?阻碍创新的假设干因素?,?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三联书店出版.2002.11.3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7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