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外阅读课引发的思考.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54638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外阅读课引发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英语课外阅读课引发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英语课外阅读课引发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课外阅读课引发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外阅读课引发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课外阅读课引发的思考(一)、以挈领性问题启导英语阅读的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是现代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有三层含义。首先要求把握课文的大意主旨。在Bill Gates中这一课提出了这个Why is he so famous? Read the big titles first, find the right answers. 提纲挈领性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其次要在整体把握课文大意主旨的基础上,根据语境揣摩重点词组、单词的含义和用法,阐发课文内容,研究课文中典型句型的表达形式及语法特点等等。教师要善于教学生运用上下文线索来猜测词义。如教We ar

2、e rabbits. We have a new flat. Its on the third floor. There are two bedrooms, a kitchen, a bathroom and a living room. 其中,flat是个新词汇,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词义,而是让他们读一下上面这段课文,然后猜测一下flat可能是什么意思。 再次是把握、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引领学生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进而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旨,以达到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二)、以递进性问题启导英语阅读的层层推进。在现实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两种偏向现象:一是仍然固守着传统,只重视语言知识和

3、技能的训练,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只重视结论,忽视过程与方法,教学仅仅停留在语言实践的层面上,没有进一步推进到课文内蕴的深处去理解和把握。二是误解新课标对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目标的强调过分强化了英语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功能,放弃了必要的语言实践的训练。使得英语阅读教学失去了本真。这两种阅读教学的偏向。都是有悖于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必然降低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为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围绕课文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且要通过深入理解课文,走进课文的人文情怀,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并从中得到道德成长的启发。我在Jims open day中是这样

4、安排的:Read Paragraph 2 to find out: When and where did Jim see the two men again? What did they say to each other? Did Jim understand why? 这样的安排既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细节性的了解,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自己对于事实是非的判断,并且可以及时引导。(三)、以开放性问题启导英语阅读的思维拓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进行英语语言实践的训练离不开思维,当然要透彻理解课文就更离不开思维了。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

5、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阅读思维不断拓展以扩大阅读成果。一是在具体的句型结构及其应用的分析时引问拓展;二是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把视角移向课外生活。我在Jims open day中出示了图片(如下图)并且提问What can you do when you see these?Bill Gates中提出了Do you like Bill Gates? Why?通过两个例子,我们知道文章内容只是个例子我们在用好这个例子的同时,不能被这个例子锁住自己的阅读目光。真正有效的阅读。总是以课文这个例子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拓展扩散的。(四)、以分层性问题激发英语阅读的更多期待。当然,教师设计问题时还要照顾到全体,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如把回忆、识别和理解层次的问题交给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把运用和分析层次的问题交给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学生回答;把综合与评价层次的问题交给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这样的提问既面向全体,又选择了不同的回答对象,使各个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