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54563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

2、确的地进行分类。教学难点: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图形。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学生回答)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原因)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三角形的分类)二、自主探究: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课件出示例5。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生1: 通过测量发现,有

3、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生:通过测量发现,

4、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

5、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三、探究结果汇报: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师:按边分呢?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

6、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四、总结收获:师:这节课学会了什么?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生:分类。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

7、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