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怎样升上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54493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旗怎样升上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旗怎样升上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旗怎样升上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旗怎样升上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旗怎样升上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旗怎样升上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旗怎样升上去.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执教者:逄增文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5课,本课是衔接本单元第2课和第6课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或重物径直提升到某一个高度,还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搬过或搬越某一区域,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模型和课件,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五年级的新生缺乏设计实验方案的引导,缺乏对机械系统的了解,特别缺乏对作用力方向与受

2、力方向的认识,使定滑轮和动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变得更难理解.可以设计了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并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可以减少干扰,同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有利于让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设计思想:在教学中,滑轮的构造特点可以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分类可以通过课件和学生实验让学生掌握,这些没有太大的难度.探究滑轮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可以通过足够时间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来概括,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一组只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另一组只研究动滑轮的作用,这样让学生对滑

3、轮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学生对于机械和力的基础较差,又受到前概念的影响,让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有很大的难度.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可以减少干扰,有利于突破难点.要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认识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五年级的新生难度太大了,不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能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知

4、识与技能知道滑轮的构造,知道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之分;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猜测.教学难点: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学准备: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关电梯的资料等.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单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滑轮.1、谈话:我们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

5、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2、学生发言.教师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3、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有轮子)4、教师出示轮子并课件演示介绍: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二、了解滑轮的分类.1、谈话: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弹簧秤、记录单),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怎样运动?滑轮的位置会随着旗子移动吗?3、学生发言: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向上移动;滑轮的位置不会随着旗子上下移动.4、

6、揭示定滑轮的概念: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5、课件演示定滑轮的工作过程,讲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课件演示动滑轮的工作过程.6、学生小结: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三、探究滑轮的作用.1、谈话: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你们想研究什么? 2、聚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作用?3、教师将学生分成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4、分组讨论,作出假设,并记录.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实验

7、方案,并说明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先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2)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要即时记录.(3)实验时应先测量重物的重量,要把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4)用弹簧秤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用弹簧秤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实验记录表作用名称 是否改变用力方向 省不省力重物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实验结果 物重(牛) 拉力(牛)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8、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9、学生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但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

8、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可以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10、学生分组制作滑轮组.11、小结:在生活我们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为了使用方便,于是就产生了滑轮组.四、学以致用,迁移拓展.1、讲述: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旗杆顶上看到滑轮装置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它们是哪一种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学生举例说明.3、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4、小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总能根据需要来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

9、力方向.五、总结并布置作业:课后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滑轮装置,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使用.教学小结与反思: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唤醒学生关于滑轮的前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教师还积极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序地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和探究热情,并注重交流思辩,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验证.同时把握探索活动的内

10、在联系,以及拓展课外活动,层层推进学生的探究活动,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由于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受到前概念的影响,又缺乏对作用力方向与受力方向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实验时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让学生有足够的研究时间,同时可以减少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干扰,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板书设计: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滑轮动滑轮: 可以省力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 滑轮作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不能省力能

11、省力是否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力的单位:牛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使用滑轮了解滑轮的特点和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运用机械可以省力、可以更方便地工作.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机械可以省力,可以更方便地工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支架、砝码、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是我们

12、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那么国旗是怎样升去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国旗怎样升上去.(板书课题)在学新课之前,老师先提个问题:2、什么叫机械?学生回答后,幻灯出示标准答案: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产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二、学习新课1、想一想,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A、请看第11页上面的图,思考并回答.B、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2、什么叫滑轮呢?它的构造、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幻灯出示: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的可以绕中心点转动的轮子.滑轮可以转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可以省力.3、滑轮是怎样使用的呢?请看12页上的图,左图是定滑轮使

13、用方法,右图是动滑轮使用方法.学生回答后,幻灯出示:固定在支架上,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4、上面两种滑轮装置,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幻灯出示: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动滑轮可以省力.5、学习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验证我们的假设.请认真看12页下面的图:左图是动滑轮使用装置,右图是定滑轮使用装置.分析研究后,用幻灯出示以下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三、复习:提问:动滑轮是什么?定滑轮是什么?四、总结:今天我们探讨了国旗怎样升上去这个问题,学习了滑轮的相关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14、力,到了中学我们还会学到使用动滑轮具体省多少力,但是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五、作业:1、完成73页的填空2、什么叫动滑轮?3、什么叫定滑轮?关于国旗怎样升上去的设计特色国旗怎样升上去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一开始提出问题:想一想,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接着引出滑轮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观察滑轮,并指出滑轮的构造、特点、作用.再出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观察滑轮,并指出滑轮的构造、特点、作用.再出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指出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的预测,然后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具体工作过程并且设计具体实验,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上面的预测,最后让学生验证的结果记录下来.教材深入浅出,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掌握一些机械力学方面的知识.关于国旗怎样升上去的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在教学中,我努力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升国旗场面的叙述引出滑轮的概念,由滑轮的解释引出机械的定义.通过观察滑轮,引出滑轮的定义、特点、作用、分类.通过对滑轮的分类研究,指出滑轮的作用.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滑轮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条件限制,实验不能让学生分组去做,只能演示给学生看,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本课总体上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