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5417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题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年级七年级版本北师大课型新授课学校 班级 教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唐王朝的建立,了解“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能力目标通过课堂学习、练习,课后自我检测,掌握基本知识。通过课后活动,加深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认识和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采用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使学生认识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他的进步行改革措施,

2、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终于促成了“贞观之治”。教材分析隋末农民起义后,李渊建唐并统一了全国。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调整了统治政策,在经济上轻徭薄赋、政治上广搜人才,兼听各种意见,多方完善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其在位时期,被世人称为“贞观之治”,它奠定了唐朝前期强盛的基础。贞观时期的政治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最鼎盛时期的风貌。因此,本课是学生了解隋唐盛世的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把本课内容讲好讲活。教学重点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对唐太宗的评价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突出,对新事物的兴趣相对比较浓厚。但是,他们理解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基本上还未形成。因此,教师在教

3、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分析问题也应该做好具体事例的铺垫,否则,学生将难以理解。教学方法重点突破“贞观新政”的内容并不困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并归纳“贞观新政”的主要措施。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些措施为什么有利于唐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能力。难点突破对唐太宗的评价,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概括唐太宗对历史的贡献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政治方面,一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二是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三是大兴学校,发展科举。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推

4、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因而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辅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控点教学过程教学导入中国历史上有个封建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是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治世”。今天我们学习师:(多媒体演示课题)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打开教材,看本课的课题1分钟讲授新课教师演示第一目:唐朝的建立(演示隋炀帝陵)这是谁的陵?可以提供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个历史人物的画像,请学生猜想。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方法是教师介绍与该图有关的信息,看哪个学生猜得有快又准。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2、它位于古城扬州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25分钟隋炀帝为什么会死于非命呢?请大家看教材第8页正文第一自然段,说说隋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它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王朝很相似,为什么?此处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那一个朝代?A、秦朝 B、东汉C、西晋 D、东晋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回答问题58分钟(演示唐高祖李渊像)这是谁?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玩同样的游戏:1、他原是隋朝太原留守。2、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也乘机起兵。3、他在几个儿子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重新统一了全国。4、他被自己的儿子逼迫禅位,而这个儿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5、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6、。(唐高祖李渊)多媒体展示:1、唐朝的建立者是A、唐太宗 B、唐玄宗C、唐高祖 D、唐高宗2、唐朝的建立时间是A、581年 B、589年 C、617年 D、618年3、唐朝的首都是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东京学生看图,思考,回答问题911分钟(演示唐太宗李世民像)这是谁?(如果需要游戏,方法同上)展示: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8正文第三自然段。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李世民有战功,但又杀死自己的亲兄弟,迫使自己的父亲退位,自己做皇帝,你怎样看这件事?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朗读,思考问题,可适当讨论,然后回答问题1216分钟请同学们阅读第9页第一、二自然段和唐太宗的话,思考一个问

7、题:为什么唐太宗看到隋帝国在农民战争中崩溃,会受到极大的震撼?请同学们阅读第9页第三、四、五自然段,请一位同学回答:为什么唐太宗能做到从谏如流?阅读,思考,回答问题1721分钟(演示魏征像)这是谁?请同学朗读课本P9正文第三自然段。演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唐太宗提问: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提示学生阅读P9最后一段文字)魏征。看课件演示文字,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请同学朗读课本P10正文第一自然段。讨论:唐太宗为什么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任能?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我国的封建制度能否保证每个皇

8、帝都能任用贤臣呢?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国家一直保持政治清明,选贤任能呢?(个小组集体讨论,最后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指出专制制度下权力过于集中无法保证政治清明,因此,只有实行民主制度,是国家权力得到有效的监督才能真正保证官员得力,政治清明。这也是我们国家政治改革的努力方向。朗读讨论,发言(可联系实际,思考当今社会的政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230分钟演示:贞观新政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正文第二自然段到P11第三自然段。概括一下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都做了哪些改革?请同学概括一下(学生回答后,演示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简要分析一下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它的进步之处及其对后世的

9、影响)。最后,提问,唐太宗晚年的政局大不如前的原因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可以根据时间在课内完成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下思考,下节课再回答。)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课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对唐太宗的评价和认识。阅读教材,归纳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措施阅读并思考学生发言3035分钟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知识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理解贞观之治和唐太宗的统治措施之间的关系。3638分钟课堂练习1、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摇薄赋,减轻人民负担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

10、治比较清明D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增建了校舍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请回答: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3944分钟课堂延伸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历史故事,将这些故事汇总起来出一期手抄报或者板报,也可以制作成专题网页发布到校园网上供全体师生阅读。45分钟总结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