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539424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负面影响摘要: 当今社会信息的高速公路已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深刻而全面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而其中有着较长历史的电视媒介,其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又是目前唯一能与新媒介网络抗衡的大众传媒。本文将探讨电视强大的社会功能以及同时不可避免的社会负面影响。关键词:拟态环境 社会协调 社会教育 负面影响 受众哲学家伽达默尔将传媒与人的关系比喻成水和鱼的关系,“正如水将鱼联结起来并携带它们一同前行那样,媒介也携带着我们一同前行”。人们从大众传媒海量信息库中读取的信息大大超越了他们对社会的直接经验感受。人们在传媒所提供的经验、知识、观念的影响下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使得社会实践和

2、社会互动不可避免的打上了传媒的烙印。传媒渗透并改变了社会,反过来传媒也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传播制度、社会政治经济权利、社会文化心理、社会道德伦理等外部力量作为传媒外部作为传媒外部生态环境也在影响、控制甚至决定传媒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一 电视的社会功能1 制造”拟态环境”,,间接改变社会现实. 通常人们理解社会现实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另一种是基于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但人们通过后者获得的认识范围相比前者十分狭小,因此人们直接认识社会的能力十分有限,超越人类活动范围的知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来获取。美国政治专栏作家李普曼在

3、他的经典之作公共舆论中把大众传媒提供给我们的环境称之为“拟态环境”,他不是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反映,更不能等同于客观环境。但由于电视的报道具有隐蔽性和日常性,庞大的真实环境又难以通过人们的真实体验加以检验,因此人们往往容易把“拟态环境”看做是客观环境本身,潜移默化的根据电视所设置的框架去认知和理解社会现实,再通过各种行为作用于客观环境,使得现实社会越来越多的受到电视的影响,间接改变社会现实。2 社会教育功能电视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观念,即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因为电视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受众接受电视也属于“非专心型”,所以在传播知识方面电视功效不大,电视侧重于灌输观念,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美

4、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团结友爱等观念。在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过程中,电视等大众媒介参与了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造。电视等传媒为孩子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孩子构筑成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电视等媒介还为孩子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孩子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信仰、传统生活方式、语言和生活规则等等,从而明确社会规范、角色和等级的利害关系,理解自己的地位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青少年逐渐建立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电视节目中当然也有很多教育意义的卡通片与故事片,对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积极的价值。这些利社会行为电视节目通常强调以下行为特质:接受规律、遵守秩序、与人合作;帮助

5、他人,利他主义;主动对人表示友善,关心别人,能设身处地了解他人感受;能自律、抑制冲动、抗拒诱惑;有耐性,坚韧不拔,能容忍短暂的挫折;做错事肯认错,能悔过自新,有补救错失的勇气;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勤劳节俭;孝顺父母、爱护幼小孤弱;见义勇为,喜打抱不平,不畏强暴,热心公益。3 消除空间阻隔 丰富文化精神生活电视媒体最核心的社会影响是从根本上消除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阻隔。麦克卢汉在人体的延伸一书中强调,电视不只是娱乐工具,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电视帮助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生活情境,这种情境与现实环境不同,人的社会角色与特性因此也发生了改变。4 社会协调功能电视的社会协调功能

6、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协助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里所指的和谐主要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传媒的社会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搭建公共信息平台。电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必须强化公共信息的传播。而且,这些公共信息要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是传媒对社会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二是平衡和协调各个社会阶层利益。现代社会是一个差别强化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电视不仅是这些不同利益主义意见表达的公器,也需要以公平公正的立场维护公共利益,尤其是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凝聚人心。社会价值观念在当今时代,主要借助传媒来

7、发掘、传播和强化,实现社会共享。三是发挥守门人作用。电视传媒有必要对信息经行过滤和筛选,传播和封锁有关信息,对社会公众发出自身冷静的声音。二 电视的负面影响1 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变得更简单也更直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进入80年代后,电视机从一个奢侈品逐步演变成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日用品。电视机的普及,使得留给受众想象空间的余地更小了!从而造成受众在思维上产生了一种“惰性思维”。即,电视里传给我什么,我就知道什么。从而造成了受众的思维方式简单化,形成不了对问题更深一层次的思考。2 青少年的身心由于过早过于频繁的接触电视而过早走向早熟 电视中的内容,远远超过了青少年们平时在学校里接触的

8、生活经验,超过了他们所接触的时空范围。因此,电视在使我们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的同时,形成了一种“温室效应”,使孩子们的心智早熟。他们吸收了很多其年龄段不需要的经验,这些零碎的、不加选择的吸收来的信息,很可能是经过夸张,歪曲或浓缩的,并不符合孩子们社会现实。而我们的孩子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还没有形成,不能完全区别开现实与虚构的不同,难免信以为真,从而造成加快青少年早恋、青少年涉及黄赌毒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3 在宣传、教育方面的负面影响正面宣传中因宣传手法、内容、传播 方式不当产生与宣传初衷相左的效果,使正面宣传的作用被削弱、甚至抵消。比如正面宣传过头,就会产生虚假的现象,有些宣传因小失大

9、,得不偿失。有些内容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如果宣传只注重一个方面,以偏概全,从而导致内容被错误理解或引起歧义。 电视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教育,并且在 、在娱乐方面的负面影响。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大众传播所呈现的多层次的特点,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突出世俗化、平民化、娱乐化的价值取向。世俗化传播为受众提供一个宽松合理的感官享乐空间的同时,又过分注重感性欲望的满足,从世俗单纯意义上来理解生活和人生,将享乐、娱乐视为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媒介一味注重和迎合大众口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传播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突出表现在大众娱乐节目的雷同、低俗。拉扎菲尔德和默顿认为,过度沉湎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

10、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在给受众带来瞬间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导致了心灵的空虚与麻木。4. 同化文化,消除了文化的多样性大众传播中的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文化霸权也就愈发明显。大众传播技术以及理论的源头及领先者,都是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它的全球化趋势扩大了资源的共享范围,使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与发达国家一起分享各种信息。但同时,技术优势、经济进步也形成了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1998年10月2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题为美国的流行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列举了美国软件及娱乐产品世界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其他任何行业。而根据1999年5月美国第五届电子娱乐软件博览会

11、的数据,1998年美国电视和电脑游戏的贸易额增长了24,许多游戏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偶像。 信息革命已经更正了旧的地理概念,全球村正在形成。全球化势不可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副教授罗斯科普夫(DRothkopf)在美国外交政策第107期上撰文指出:“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取得世界信息流动战的胜利,主导整个媒体(主要指无线电广播),如英国当年控制海洋一样。”美国要努力促进全球化的过程,弥合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差异。“美国不可避免地在这一转型中处于领导地位,它是处理全球事务的不可缺少的国家,是信息时代的信息产品与服务业的领头者。”作者非常乐观地认为:“美国控制着全球信息与通讯

12、的命脉,其音乐、电影、电视与软件已几乎普及全球。它们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审美观、日常生活与思想。”事实上,美国在设计全球化进程时,它所考虑的根本出发点并不是什么全球利益、世界大同,而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来安排全球化的方向与节奏。当我们对英特尔、比尔盖茨津津乐道时,一种西方文化的比较优势就已经形成,并且会深深地印在人的头脑中,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目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光将会日渐黯淡。5 麻醉受众,削弱社会批判能力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具有负面的麻醉功能。表现在一方面电视提供大量娱乐节目,使人们沉醉其间无力自拔,在浅薄的乐与笑的满足中放弃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另一方

13、面,电视节目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所限,以及受时间和节目容量的制约,所提供的往往是表层化的信息,而人们往往被蒙蔽和淹没在表层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寻求真相。此外,大众传媒虽然揭露了某些耸人听闻的事件,但往往不去寻求事件背后深层的社会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也不给予这些事件以长久的关注。这些片段化的戏剧性的社会报道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和感官,却难以解决问题,使人们对社会现实变得麻木不仁,丧失了批判社会的动力随着电视的日益商业化、庸俗化、刺激化,传媒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化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令社会学家和传播学者忧心忡忡。尼尔波兹曼认为:“如果一个名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众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参考文献:1) 王文科传媒导论第二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62)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朱 亚. 浅谈现代大众传播的某些负面影响. 新闻记者 4) 赵 民. 大众传播中的反面示范作用及其对策. 探索与争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