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53375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大合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河大合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河大合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河大合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河大合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大合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大合唱》.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卫黄河邓海玲-音乐-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保卫黄河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学生提供者邓海玲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1.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2.这是黄河大合唱里面的第乐章。3.通过演唱保卫黄河,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目标:了解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等。2、技能目标:1)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2)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3、情感目标:1)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

2、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2)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同时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学习音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2、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赞许。3、学生的基础比较好,了解黄河大合唱里面的8个乐章。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引导学生用“身”去体验,用“情”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能熟练有感情地去演唱保卫黄河,能比较有深度地去把握音乐作品,认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歌唱乐曲的活动中接受一次形象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蕴含着的伟大艺术魅力,激发民族

3、自信心、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2.钢琴3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初听歌曲:1、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好)2、播放保卫黄河全曲。(课件:播放全曲)3、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雄伟、激昂、热烈。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4、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二、分段欣赏:第一部分: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部分,想一

4、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课件:复听歌曲第一段)2、学生回答(板书:齐唱)3、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4、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前两乐句,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课件旋律线)5、课件出示歌谱。范唱第一遍教师指旋律线,请同学们注意歌曲歌词的高低变化。(教师手势遥指,无伴奏范唱)6、教师小结:这个旋律走向,表现了旋律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就像黄河的波涛,上下起伏。7、范唱第二遍教师为歌曲加上伴奏演唱,请学生用手划

5、出旋律线的走向(没有前奏)。8、演奏第一遍学生轻唱歌词9、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准确!老师要为大家的演唱加上前奏,这段前奏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歌词的内容,听一听,加上前奏之后,在那些字的演唱上加重了语气?(教师范唱)总结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她,而今我们更要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来结束本节音乐课的学习。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量表评价项目评价标准等级(权重)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10853掌握歌曲简谱视唱10853能够熟练演唱歌词108

6、53操作技能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10853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10853情感态度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8642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10853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864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八、帮助和总结作品演唱的声部不断的扩充、力度不断增强,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将一切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黄河大合唱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作品,以那真挚的情感、深遂的意境,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她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曾经给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60年来这部经典作品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母亲河优秀民族文化沉积而成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品格,依然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在华夏儿女的胸中奔流,她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自强不息。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黄河的伟大精神是华夏儿女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永恒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