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风韵4年级.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53227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城风韵4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城风韵4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城风韵4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城风韵4年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城风韵4年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城风韵4年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城风韵4年级.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城风韵【家乡的由来】兴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1913年(民国二年),宁远州改为宁远县。1914年1月,因与山西、湖南、甘肃、新疆等省之宁远县重名,乃沿用辽时之名改称兴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兴城县,隶属辽西省,后改属辽宁省。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城县设兴城市(县级),由省直辖。后改由葫芦岛市代管。【山海相望】首山因三峰矗立,状若人首而得名。它是屹立古城东北的天然屏障,欲守古城,必扼首山。因此,首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

2、的宁锦大捷,首山就是主战场。其主峰上保存着明朝时修筑的烽火台。它现已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首山俊美多姿,远望象一位仰卧着的少女,浑身都充满了秀气。每当轻云落霭缭绕云峰时,就会出现三首云冠佳景。云雾漫漫似白纱飘飘然然,若有若无,峰峦时隐时现,分外妖娆,就象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古人曾给她起个响亮的名字-三首云冠,并定为兴城八景之首。站在远处观望,逸兴阁、望海亭、半斜亭、喷泉、望海塔,亭台楼阁与山门甬道、奇松、怪石相交辉映,亭、台、楼、阁分布有致。攀山者可穿青松、步石岩、登墩台、看日出、观沧海、能一览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的瑰丽景色。登了峰顶,俯瞰西坡,怪石嶙峋,早年依坡就

3、势栽植的青松翠柏已蔚然成林。远看那非常鲜明的五角星形的青松林带,像嵌挂在山间的绿色的偌大的翡翠,拔萃于绿丛之中,擢秀于青峰之上,真乃:松抛山面重重翠,云峰青插碧云天。思考:你亲身领略过这样的美景吗?【城海相依】兴城海滨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她与美国的西雅图和我国的青岛极为相似。海滨浴场绵延十四公里,由兴海湾、港口湾、邴家湾、老龙湾四个海滨浴场,即第一、二、三四海滨浴场组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场。海滨浴场内无暗礁,岸边沙滩细软洁白,晶莹如玉,海水深浅适宜,水稳波清,清澈见底,海岸地势开阔 ,绿树掩映,是大海送给人间的一片天然乐园。 兴城海滨是迷人的,尤其是海滨第一浴场即兴海湾更加靓丽多姿。

4、当您步入海滨第一浴场,兴目望去,是一座四柱三门二楼单檐庑殿门式正门,牌坊上边是茂名书画家范曾题写的“洪波涌起”和“古城在望”八个大字。超过此坊,便走进如诗如画的兴海湾。兴海湾入口处一尊用花岗岩雕琢的的高大的菊花女塑像正颔首相迎。菊花女就是“菊花杀恶龙”传说中的菊花姑娘,她是美丽、善良、勇敢、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化身,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兴海湾南端有“三礁揽胜”,在起伏绵亘的三座盘踞海中的明礁上,建有一座造型幽雅的观海亭,一曰“雪浪亭”,一曰“迎霞亭”,亭名由著名书法家王堃骋所书。各亭之间栈桥相连,真可谓是“三礁石恋大曲桥,百皱岩戏千重浪”。桥上游人来往不绝,或登亭观潮听浪,或依亭背海摄影,或

5、蹲礁静心垂钓,真可谓各得其所,各离其乐。倘若赶上落潮,“三礁揽胜”里侧的海水退却海滩半隐半露,还可拾贝、捉蟹,更是乐趣横生。作业: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大海。【城有奇泉】“古城温泉水,百年几度游,炎流从地发,暖气欲天浮。风过亭台爽,山还景物幽,自怜多病害,不是濯孆帱。”这是明朝诗人徐景崇写的一首赞美兴城温泉的诗。据史料记载,兴城温泉发现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自元代以来,温泉水就被广为利用,人们在这里建有致爽亭、汤泉寺。特别是本世纪20年代,东北军阀张作霖大元帅又在温泉附近修建了别墅,使温泉地区的景致别具一格。 古称汤泉,位于古城和海滨之间。温泉是因地下溶岩的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矿泉

6、。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臭,水温67左右,酸碱度为7.4,泉水比重为1.006,属于高温弱碱性食盐矿泉。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铵、硫、镁等多种矿物质,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无素氡和镭。泉水可以口服、冲洗和浸浴,以浸浴为主。温泉可以除疾祛病,对风温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皮肤病和慢性妇科病以及外科手术后恢复,均有显著的疗效。健康人沐浴温泉,可以爽身提神,解除疲劳 小建议:有机会和家人一起去体验温泉的神奇吧!【海上奇岛】菊花岛,俗称大海山,在唐宋时代称桃花岛,辽金时代称觉华岛。因岛上盛开野菊花,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改称菊花岛。与古城、温泉并称“兴城三宝”。相传在1000多年前,有

7、位名叫觉华的僧人带着两个徒弟,驾着一叶扁舟从南洋入渤海,飘泊到此。只见岛上古树参天,怪石嶙峋,百花争艳,彩蝶飞舞,百鸟齐鸣;岛外海浪澎湃,山花烂漫而馨香,海鸟婉转而翱翔,诚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妙,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便居住下来。他出资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九脊重檐歇山大殿-大龙宫寺,专修佛事。随后,岛上碑碣林立,塔幢参列,人烟繁盛,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胜地。菊花岛有传说神奇的唐王洞、九顶石、八宝琉璃井、圣水盆、石佛寺等名胜古迹。岛上自然风光优美,到处峰秀林翠,鸟语花香。岛上有北国罕见的菩提树和历史悠久的但完好地使用到现在的八角井,岛上还有打鱼人家世代居住。千年菩提绿树掩映, 百年宫寺香火缭绕, 被 称 作 “ 北 方 佛 岛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