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53169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洲歌舞教学设计合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洲歌舞教学流程图金沙中学 蒲 伟 爱的掌声导入 学:了解音乐感:感受音乐总:尊重音乐 组织课堂教学导:走进音乐走进非洲音乐了解非洲音乐特点延伸相关知识节奏与歌曲节奏与歌舞总结音乐特征引导尊重音乐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执教金沙中学 蒲 伟教学课题爱在行动 非洲歌舞教学时间 45分钟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课件、非洲鼓、草裙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非洲民间音乐, 学会尊重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屏、材料阅读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做学;采用分工协作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知识与技能:学习非洲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活动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魅力,养成自主做学和团结

2、协作的习惯,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教学重难重点:了解非洲民间音乐的其本特点。难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魅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做学学生活动阶段目标教学活动1(4分钟) 情境导入(1)组织教学:(2)情境导入:(课前老师用双手拍一段掌声并要求学生尝试模仿)老师拍手: 学生拍手:(略)(3)导入课题(同学们,这是一段爱的掌声,相信在它的一路相伴之下,我们会共同度过一节快乐又有意义的音乐课,这节课到底要去哪儿呢?就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配合老师的活动要求,在活动中充分放松心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拍手时注意控制速度和力度,并注意拍手的图示将用来表示) 表快表慢。1.用爱的掌声营造充满爱的学习

3、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2.爱的掌声将为后面对节奏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学活动2(教学重点25分钟)自主做学(1)我能发现: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面积达302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洲。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50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近日,美国研究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1年,中国对非洲51个国家的援助,约1673个项目,援助总额高达750亿美元)引导学生思索“我可以为此做点什么?”从而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爱的使者”(2)我能总结 :初听作品,采取分工协作的方

4、法,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上要求的学习任务。(3)我能思考 :复听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探索该洲的民间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要求的学习任务。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舞蹈动作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在视屏中看到的演奏乐器;(向学生展示非洲主要乐器的图片)(4)我能探索(拓展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对该洲最重要的乐器之一鼓鼓的产生、鼓的功能进行简单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感受非洲民间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用爱的掌声作为最基本的节奏来进行拓展延伸)1.通过图片资料和阅读材料的信息提示,正确判断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思索自己该如何进行学习,迅速调整学习状态。 2.尝试总结非洲民间音

5、乐的特点。3.通过老师的引导,准确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特点。4.了解鼓,认识鼓与非洲音乐的关系以及鼓在非洲的地位。5.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完成鼓乐中常见的基本节奏的练习,配合老师感受复杂多变的节奏。1.通过观看图片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加深对非洲的了解与认识; 2.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心中有爱,把爱传递。3.培养学生大胆思维的能力4.引导学生形成准确把握知识的行为习惯5.正确理解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6.认识到非洲民间音乐主要是以节奏来呈现的教学活动3 (教学难点15分钟)活动感受(1)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非洲节奏与歌唱的关系,(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学生感受非洲节奏与歌舞的关系,(师生互动)分别引

6、导唱歌组、舞蹈组、节奏组进行排练,(生生协作)组合表演。(师生互动)(2)动作要领:双手五指自然分开往左上方举,右脚同时向后自然拉伸;双手归位弯曲用力向后迈,双脚同时弯曲合并;和第一个动作相反。 (3)情感要求:身体自然前倾,动作奔放有力,眼神跟随手的方向移动情感投入。1.打破常规学习心理,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感受中来。 2.认真完成节奏、歌唱、舞蹈的每一项要求。动作1动作2动作31.利用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用心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魅力所在。2.感受各国音乐文化。教学活动4(1分钟)学习总结(1)学生自主完成非洲民间音乐特点的总结,(2)引导学生尊重各国音乐文化,(3)在爱的掌声中结束教学,引导学

7、生有序离开教室根据导学案的提示,进行总结1.复习巩固2.尊重各国音乐文化教学反思:高中音乐鉴赏课导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教学活动:(一)导(情境导入)1. 学生模仿老师的掌声;老师拍手: 学生模仿:(尝试)2. 指明掌声的含义;3. 老师小结,引入课题。(二)学(自主做学)(教学重点) 1. 我能发现 (1)看图片; (2)材料阅读;(该洲全称阿非利加洲,面积达302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洲。该洲也是沙漠面积最大的洲,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1/3,其中有世界最大的面积达945万平方千米的撒哈拉沙漠。该洲东部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当然,除了沙漠,该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

8、国与该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年代就开始了,50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近日,美国研究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1年,中国对该洲51个国家的援助,约1673个项目,援助总额高达750亿美元。)(3)小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 学习的意义: 。2. 我能总结(初听作品)尝试总结其音乐特点: 。3. 我能思考(复听作品)(1)(歌唱组)试唱歌曲,讨论总结歌曲的特点;总结: ,(2)(舞蹈组)讨论总结舞蹈动作的特点;总结: ,(3)(节奏组)讨论在视屏中看到的演奏乐器;总结: 。4. 我能探索(延伸教学)(1)非洲音乐的灵魂鼓(阅读材料)鼓的产生:在原始

9、美丽的大自然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歌唱感谢虽然贫穷但觉得幸福的一切。劳动、男女相恋、招待客人时更要美妙的歌唱。每当唱到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以双手击打着拍子,或击打着身边能击打的所有物件, 并打出欢快的节奏,随节奏跳起开心的舞蹈,就这样鼓诞生了。鼓的功能:鼓除了用于音乐外,还是巫术、仪式、娱乐的重要工具,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鼓还是传递信息或号召人民参加公益劳动、抵御敌人来犯、报告火警等的生活工具。(2)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用爱的掌声来拓展延伸)。 (三)感(活动感受)(教学难点) 1. 感受节奏与歌曲的关系( ); 2. 感受节奏与歌舞的关系(师生互动);动作1: 动作2: 动

10、作3:3. 各组安排相应的表演内容并熟练 ;4. 组合表演(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四)总(学习总结)1. 自行完成该洲音乐特点的总结,2. 引导学生尊重各国音乐文化3. 用爱的掌声结束课堂并有序离开。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教材内容爱在行动 非洲歌舞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爱在行动 非洲歌舞一、说教材 非洲歌舞选自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非洲民间音乐。(主要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居住地的民间音乐)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目前高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我把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内容: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非洲民间音乐,学会尊重音

11、乐文化的多元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屏、阅读材料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做学;采取分工协作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与技能:学习非洲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魅力;养成自主做学和团结协作的习惯;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三、说学生本堂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非洲黑人的民间音乐,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洲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只要与非洲有关的事,他们都愿意去了解。所以我认为,把课堂交给学生,实现他们自主做学这个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四、说教学重难 1.教学重点:了解非洲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提升音乐文化审美意识。 2.教学难点: 感受非洲歌舞音乐的魅力。五、说教法学法本堂课

12、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讲相对陌生,不过非洲本身留给学生神秘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乐于求知,所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是引导式教法,用聆听、观看、阅读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做学。采取分工协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乐于思考、探索,做到整堂课都以学生为本,把课堂从正真的意义上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音乐教学大纲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我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四个环节:即情境导入、自主做学、活动感受、学习总结。 情境导入部分:用爱的掌声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课堂充满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敢的探索和学习知识;同时把爱的掌声作为引导学生了解非洲节奏的基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复杂多变的非洲民间音乐的节奏线条。总之爱的掌声将贯穿整个课堂。自主做学部分:这个环节主要有3个教学任务,第一个任务是通过看图片和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发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第二个任务是初听作品,结合学生自己以往对非洲音乐的印象,大胆尝试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第三个任务是复听作品引导学生对非洲音乐特点的具体探索与学习。每个任务都用了鼓励性的语言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能自主做习。活动感受部分:这个环节以活动为主,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