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实施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53128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息化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息化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息化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息化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实施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实施方案篇一:上体附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860 字)一、指导思想根据市、区有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 际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 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 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二、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特 色,充分利用本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学特色优势,以科研为先导, 以德育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创建过程、突

2、出 应用、注重发展,积极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三、规划(一)、硬件及平台建设1、生机比达 4:1,师机比达 1:1。2、学校建成一批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和网络教室,提高对学生的 开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学生)空机不空。3、学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学习平台。(二)、资源建设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 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2、加强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形成 一定规模。(三)、应用水平1、建立学校网站,有高质量的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组主页、师生网页等。2、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

3、信息技术 与学科课程的整合。4、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 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 研究课题,成效显著;在形成学校特色基础上,积极带动周围学校共 同发展。(四)、师资队伍1、网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坚持持证上岗。2、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习和备课成为教 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五)、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1、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 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2、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 觉抵制能力。3、学校通过制定工作计

4、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等方 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4、经费保证。5、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 评估制度。四、推进策略(一)、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宽带教育城域 网使学校获取外界资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师手中的电脑提高 其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逐步投入, 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中心设施设备,添置专业 web 服务器与非线性编 辑系统。另外,根据发展规划,要更新原来教师使用的办公用机。2、抓好信息化教材建设。信息化教材(音像、多媒体软件)资 料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

5、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将继续做 好音像资料目录的编印、借阅工作。开展好自制电教教材的评比工作, 鼓励教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建好教育信息资源库, 包括音像资料、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网络化发布与管理, 不断充实校园网络资源。3、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加 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 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网站 制作者要精心建设好、开发并完善在建栏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 联队伍和信息送交制度,开辟教育教学信息专栏,是站成为教师信息 库、备查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精品窗口。(二)、加强信息

6、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素质1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5 岁以下青年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2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 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工作。3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 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 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4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 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 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 教育奠定人才基础

7、。5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 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 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 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 互动的试点研究。6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 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 “整体 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 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 校教育教学资源库。7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 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

8、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 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 改的骨干教师群体。(三)抓常规,充分发挥装备设施效益1、进一步抓好电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抓好现有设备的维护、 保养,技术室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鼓励教师借用,及时做好登记, 期末进行检查、考评。2、进一步抓好班级设备的使用。宣传发动全体教师用好网上电 教课登记系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每次用后及 时做好记载。定期公布使用情况统计,教师完成电教课的数量将与教 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3、进一步抓好专用教室的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实 验室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积极开展实验教

9、学,制定好各年级实验 计划,认真填好实验纪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图书室除了 要做好借阅记载外,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加强校、班两级图书室(柜) 流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信息技术教研组要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 教学质量,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浏览、收发邮件、文字输入等技 能,组织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开展电脑作文、电脑绘画、网页制作 等趣味活动,培养和发展特长学生。4、根据学校工作整体计划要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 在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健全 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 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四)抓科研,

10、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 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 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捷的 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 我们要利用好江阴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示 范校的优秀资源,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 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篇二: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3149 字)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紧密围绕人才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 人才规划,对现有人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互联、高效、安全的 人才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会化、开放式人才资 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项人才工作领域全程信息化。二、建设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管理、人才服务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通过 整合相关部门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各 类人才信息资源,建立结构合理、内容齐全,逻辑统一、物理分布存 储的全省动态人才基础数据库群,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得 到明显提高;建设统一的人才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与数据交换体系,实 现人才信息交换与资源

12、共享;整合已有系统资源,建立统一的人才管 理系统信息平台,为人才各项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奠定基础,提高业务 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整合人才管理业务资源,建立技术先进、功能 齐全并与人才管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人才管理 与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 门户,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公共就业 服务的水平;加强人才信息标准化工作,形成完整的人才信息标准化 体系;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使人才相关部门管理干部的信息化意 识及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三、重点任务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包括: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 人才业务系统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13、建设、人才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 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标准,共建共享。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由各人才工作相关 部门分工协作,共建共享。需求主导,服务应用。紧密结合人才业务的实际情况,以社会公 众需求和政府管理的要求为引导,突出重点,服务应用。整合资源,促进共享。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加强对人才各类 信息资源的整合,促进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立足长远,确保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综 合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确保人才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 性。1、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掌握我省人才资源现状是各项人 才工作的基础,也是

14、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整个人才队伍 可分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外国专家队伍、高校毕业生 队伍。各类人才队伍按照部门职能,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标准,分别 进行信息梳理、入库,除支撑本部门业务系统运行外,通过统一的交 换平台,向全省人才信息中心数据库交换数据,并定期更新,形成全 省统一的人才资源信息中心数据库,统一面向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责任部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省国资委责任人:范玉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赵新喜 高技能人才队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赵新喜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省农

15、业厅责任人:李大北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省民政厅责任人:邓小社 外国专家队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张瑞书 高校毕业生队伍:省教育厅责任人:闫春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中心数据库,并依据权限对部门和 公众提供服务时间进度:20XX年完成全省优秀专家队伍、拔尖人才队伍入库 工作,20XX年完成企业髙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入库工作,20XX年 基本完成人才信息中心数据库总体建设2、人才业务系统建设。人才业务系统建设和人才信息数据库建 设相互依存,人才信息数据库是人才业务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基础,人 才业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是人才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的保障。原则上 两个系统要同步建设。各部门依据本部

16、门职能和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 分工,对相应人才业务进行梳理,形成详细的业务需求报告,根据业 务需求,建设相应人才管理业务系统,由原来的手工办理各项人才业 务,转变为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人才工作,对外服务部分统一接入全 省统一服务窗口,并通过全省统一的服务窗口面向公众提供服务。责任部门:依照人才信息数据库分工 时间进度:与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步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更好地服务部门、服务公众,建设统 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势在必行。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设 立统一的人才工作服务窗口,后台连接各人才工作相关部门的人才业 务系统,服务内容依人才业务系统建设进度不断丰富。通过统一窗口, 部门和公众可接受各类人才工作相关服务,如:信息查询、申请提交、 信息反馈等。实现“单点接入、全网响应”,根据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