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科的特征.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531198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竹科的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石竹科的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石竹科的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石竹科的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石竹科的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竹科的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竹科的特征.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竹科的特征班级:10生物科学学号:201040641043姓名:张飞飞石竹科的特征引言通过一个星期的野外实习,虽然在此过程中非常的疲惫,但也收获颇多。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常见植物的特征及分类,学会制作植物标本,提高了我们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观察能力,使我们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补充和升华。在此次野外实习中,通过老师详细的讲解,我们掌握了石竹科、蓼科、唇形科、山茶科、豆科等几十个科的植物及其特征。在本文主要讨论关于石竹科的外形特征和常见的石竹科的几种代表植物。摘要:石竹科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辐射对称,两性,二歧聚伞花序或单生;萼片45枚,分离或结合成筒状,具膜质边缘

2、,宿存;花瓣45枚,常有爪;雄蕊2轮,810枚,或35枚排成1轮;雄蕊由25枚心皮组成,子房上位,1室,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胚珠常多数。蒴果,顶端齿裂或瓣裂,稀为浆果。胚弯曲,有外胚乳。石竹科约70属2000种,广布世界,主产温带和寒带;我国有27属300种,分布全国各地。部分种可供观赏,约50种可入药,其余多为农田杂草。石竹科分为三个科:繁缕亚科、石竹亚科、大爪草亚科。石竹、香石竹、繁缕、满天星、王不留行等都是常见的石竹科植物。关键词:石竹科;石竹;繁缕;麦蓝菜;女娄菜这次为期一个星期的野外实习,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学习到很多,受益匪浅。而且,我们的实习基地也是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3、。我们实习的地方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的西南部一个叫七舍的小镇,地形沿兴义至鲁布格公路呈带状分布,多为丘陵,岩层属石灰石岩层,土壤呈弱酸性,平均海拔1880余米,最高海拔为白龙山的2207米,是黔西南州最高峰,年降雨量13001600mm之间。七舍镇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昼夜温差不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4,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具有夏季凉爽,四季如春的特点。这次野外实习我们在七舍镇的白龙山、岩峰洞、纸厂三个地方进行标本的采集,在这里生长的植物种类非常的多,对于我们认识植物、采集标本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野外实习基地。在我们采集的众多的植物中,本文主要介绍石竹科的外形特征和常见的石竹科的代表植

4、物。一、石竹科的特征石竹科属于双子叶植物亚纲石竹亚纲中的一科,为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稀为小灌木或亚灌木。茎通常节部膨大;单叶全缘对生,有时具膜质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伞形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45片,离生或合生;花瓣45枚,常有爪;雄蕊810枚,或35枚排成一轮;雌蕊由25枚心皮组成,子房上位,1室,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胚珠常多数。蒴果,顶端齿裂或瓣裂,稀为浆果。种子1至多数,多为肾性,无翅或仅具窄翅,表面平滑或具疣状突起,含粉质胚乳。染色体:X=6,915,17,19。石竹科约70属2000种,广布全世界,主产温带和寒带;我国有27属300种,分布全国各地。部分种可供观赏,约5

5、0种可入药,其余多为农田杂草。重要的属有:繁缕属、卷耳属、小无心菜属、蝇子草属、剪秋罗属、石碱草属等。二、代表植物(一)石竹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俄罗斯、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北方、南方等地,生长于海拔10米至2700米的地区,多年长在草原及山坡草地,目前已作为观赏植物由人工在世界范围内引种广泛栽培,已培育出大量栽培种。石竹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原产中国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及东南亚地区,分布很广。除华南较热地区外,几乎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石竹的形态特征:石竹花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一般作一、二年生栽培。北方秋播,来春开花;南方春播,夏秋开花。株高3040

6、厘米,直立簇生。茎直立,有节,多分枝,叶对生,条形或线性披针形。花萼筒圆形,花单朵或数朵簇生于茎顶端,形成聚伞花序,花茎通常为23厘米,花色有紫红、大红、粉红、纯白、红色、杂色,单瓣5枚或重瓣,先端锯齿状,微具香气。花瓣阳面中下部组成黑色环纹,盛开时瓣面如蝶闪着绒光,绚丽多彩。花期是在4月10月,主要集中于4月5月。蒴果为圆形或长圆形。种子呈扁圆形,黑褐色。石竹的习性特征:石竹性耐寒、耐干旱、不耐酷暑,夏季大多生长不良或枯萎。喜阳光充足、干燥、通风及凉爽湿润气候。一般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及含石灰质的土壤或沙质土壤中。石竹花还有一个特点是日开夜合,在白天的时候花会打开,到了晚上,花就会自动

7、闭合。石竹的生长温度:石竹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石竹的药用价值:全草含皂甙、挥发油、油中主要为香酚、苯乙醇、苯甲酸、苄酯、水杨酸苄酯、水杨酸甲酯。能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石竹还有吸收二氧化碳和氯气的本领。石竹不仅有美丽的外观可供人们欣赏,常作为观赏植物,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很好的药材。(二)繁缕繁缕在云南各地广泛分布。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云南中低海拔和中高海拔地区的5003700的范围内。以山坡、林下、田边、路旁为多。在云南各地,几乎每一年四季都可见并可食用。国内其它省区也有分布,国外日本、朝鲜、俄罗斯皆可见。繁缕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030厘米。茎,匍匐纤细平卧,节上生出许多直

8、立枝,枝为圆柱形,肉质多汁而脆,折断中空,茎表一侧有一行短毛,其余部分无毛。叶,单叶对生,上部叶无柄,下部叶有柄,叶片呈卵圆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呈波状,两面均光滑无毛。花,两性,单生枝腋或呈顶生的聚伞花序;花梗细长,一侧有毛;花瓣为5瓣,常为白色且短于颚,其中有2裂直达基部;雄蕊10枚,花药先为紫红色后渐渐变为蓝色;子房卵形,花柱34枚。果,为蒴果,卵形,先端6列。种子多数,黑褐色,表面密生疣状小突点。在南方,繁缕的花期在25月,果期56月;在北方,花期为78月,果期78月。繁缕喜温和湿润的环境,在云南一般雨季生长旺盛,但

9、冬季也能见到。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323,也能适应较轻的霜冻。繁缕茎虽纤细平软,但生命力较强,尚无人工栽培,在菜田中繁殖较快,极少见其感染病害。因其茎叶为草绿色,故其外观的商品性好,感觉很“柔”,是一种颇受消费者欢迎的无污染、高品质的野生蔬菜。繁缕的别名有滋草、鹅肠菜、五爪龙、狗骚菜、圆酸菜、野墨菜、和尚菜、乌云草等。它不仅可以做菜,还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下乳的功效。主要治疗痢疾、肠痈、肺痈、乳痈、疔疮肿毒、痔疮肿痛跌打伤痛等。(三)麦蓝菜麦蓝菜是石竹科麦蓝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是中药“王不留行”的药材基源,主治:妇女经行腹痛、闭经、乳汁不通、乳痈等疾病。别名有奶米、王不留行、

10、大麦牛、麦篮子、流行子等。麦蓝菜的植株高3070厘米,全珠平滑无毛,惟有表面稍被白粉。茎直立,上部呈叉状分枝,节略膨大。单叶对生,无柄;叶片为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呈近心形,稍联合抱茎,全缘,两面均呈粉绿色,主脉在叶的背面呈突起,侧面不明显。疏生聚伞花序着生在植物顶端,花梗细长,总苞片及小苞片均2片对生,呈叶状;花萼为圆筒状,有5条绿色宽脉,先端5齿裂;花瓣5瓣,百色,倒卵圆形;雄蕊10枚,花药呈丁字形着生,子房上位,花柱2枚,细长。蒴果包于宿萼内,成熟后呈4齿状开裂。种子多数,黑紫色,球形,有明显粒状突起。麦蓝菜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田野、路旁、荒地、麦田中生长最多

11、。麦蓝菜原产于欧洲,在我国各除华南地区外,其余各地几乎都有分布。(四)女娄菜女娄菜别名:罐罐花、对叶草、大叶金石榴、土地榆、金打蛇、大米罐、山牡丹、珍珠红、也罂粟。生于海拔380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旷野路旁草丛中。女娄菜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全株密被灰色短柔毛。茎单生或数生,直立,有些分枝,有些不分枝。基生叶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匙形,长47厘米,宽48厘米,基部渐狭长成长柄状,顶端极尖,中脉明显;茎生叶叶片倒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比基生叶稍小。圆锥花序较大;花梗长520毫米,直立;苞片为披针形,草质,渐尖,具缘毛;花萼呈卵钟形,长68毫米,近草质,密被短柔毛,果长达12毫

12、米,纵脉绿色,脉端多少连接,萼齿三角状披针形,边缘膜质,具缘毛;雌雄蕊柄极短或近无,被短毛;花瓣白色或淡红色,呈倒披针形,长79毫米微露出花萼或与花萼等长,爪具缘毛,瓣片呈倒卵形,2裂;副花冠呈舌状;雄蕊不外露,基部具短毛。蒴果卵形,长89毫米,与宿萼等长或稍长;种子圆肾形,灰褐色,长0.60.7毫米,肥厚,具小瘤。花期为57月,果期为68月。女娄菜有下乳、健脾、利湿、解毒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乳少、小儿疳积、脾虚浮肿、疔疮肿毒。通过上述对石竹科外形特征和常见石竹科的代表植物的详细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石竹科的植物不仅外观美丽,许多植物被人们用来作为花卉栽培,以供人们观赏,而且很多植物都是很好

13、的药材,可以为人们解除一些疑难杂症。石竹科的植物除了上述的几种代表植物外,作为花卉栽培的还有满天星、蝇子草、剪秋罗、矮雪轮等,而孩儿参、金铁锁等都是重要的药材。通过对上述的总结,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石竹科的识别特征: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雄蕊5枚或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结语: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让我们的植物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对植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特点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也锻炼了我们勇于实践、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为期一周的植物观察、采集标本、制作标本,为我们今后阅读、撰写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文献、收集相关专业资料打下了坚实的基

14、础。虽然实习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参考文献:1强胜;植物学;高等教育;2006.3.2汪劲武;自成一格的石竹科(上)J;植物杂志;1988年05期.3潘云唐;植物之最J;生命世界;1980年02期.4周立华;青藏高原石竹科新分类群;植物研究;1980年04期.5李沪,石丽华,李坤林,骆颖俊;繁缕;蔬菜;2000年11期.6刘积芝,姜衍禧,马树梧,孙庆英,赵桂兰;北方繁缕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1年01期.7中国繁缕属植物研究资料;云南植物研究;1985年01期.8桑圣民,劳爱娜,王洪诚,陈仲良;中药王不留行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0年03期.9李帆,梁敬钰;王不留行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7年03期.10潘晓玲;皮锡铭;新疆女娄菜(石竹科)植物分类研究及生态地理分布;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