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3.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52827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上《圆明园的毁灭》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华泰小学 倪敏敏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和惨遭践踏后被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章构思颇具匠心,首尾呼应,在描写圆明园毁灭的同时加入了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写,更能激起读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理念语文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学科。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语文学科最核心、最独特的教育功能。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通过初读就能习得,文章所要表

2、达的情感显而易见,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领会,于是我就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表达形式的习得上。通过语段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将诸多的信息归纳,分类。并借助关联词有条理的概括的表达出来。同时借助其中的条理对语段进行积累背诵,以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准确读写“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等词语。2、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第三自然段。3、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学习概括地写圆明园建筑宏伟的写作方法,并加以运用。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解读课题1【PPT出示:品德圆满

3、无缺,处事明智正大。】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教师解释意思并板书。(板书:圆明园)2补充课题。(板书:毁灭)交流:将“毁灭”改成“毁坏”如何?3.带着深深的遗憾齐读课题。二、自由读文,梳理文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语段多读几遍。2出示最难读的第3自然段。先读准词语;再读通语段。3梳理文章A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和课题有直接关系?【PPT出示第1和第5自然段。】B【PPT出示2、3、4自然段】为2、3、4自然段取题目。(圆明园的辉煌)三、精读课文,感受辉煌(一)圆明园的布局1站在高处,你能看到什么?指名读第2自然段。2理解“众星拱月”A联系课文说“星”和“月”指什么? B在布局图上

4、画出“星”“月”。C猜“拱”的意思,出示字典中的解释、联系上下文加以确认。D你觉得这样的布局怎么样?3齐读。(二)圆明园建筑宏伟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圈出文中写到的建筑和景点。2师生合作读。3调整顺序后再读,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把表示同一类意思的语句放在一起,这样文章才能有条理;句式的结构要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4【PPT提示关键语句】试着背诵积累第3自然段。(三)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1【PPT出示第4自然段】齐读,读着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多 珍贵)2出示拓展资料,学第3自然段的样子,将第4自然段补充完整。3交流。四、回顾总结,埋下伏笔1如何概括的写文章用上连接词,有条理地,用简洁

5、概括的语言写文章。2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出示: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乾隆皇帝3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即写了毁灭又写了辉煌。思考:把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写放入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在对比中凸显遗憾)也就是这样一座皇家园林,因为英法联军的入侵,而只剩下了残垣断壁。【PPT出示图片】下节课,我们来学习毁灭的过程。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北 布局 ? 辉煌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把重点放在2、3、4这三个自然段的学习上,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抓住“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

6、各异的建筑”“珍贵的历史文物”,对各个自然段展开教学。一、认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本文的文章结构很有特色,首尾呼应,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中间部分记叙的则是圆明园的辉煌。我通过取题目的方式,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同时体会作者在写圆明园的毁灭时加入看似与文章不相干的昔日的辉煌的描写的用意。这时候,学生不仅仅与文本进行了对话,更与作者或是编者进行了一次对话,从整体来解读文本。二、揣摩文章表达,领会写作技巧文章在昔日辉煌部分的描写上与以往学到的写景类文章有很大的不同,作者没有对某个景点细细描摹,而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的写出来。特别是第三自然段的描写,用组词,将圆明园中的景物都涵盖在其中,而且介绍得非常清楚。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其中的精妙。先找,后读。找文中写到的建筑、景点。第一次合作读,给学生建立印象。第二次合作读,打乱了文中景点的顺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变扭,于是进行指点,作者写的这四组词每组都介绍同一类东西,并且每组词都是两两对照着的,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为学生拓写第四自然段打下基础。最后,借助连接词和景点的词,背诵和积累文章。仅仅发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生加以运用。所以,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将罗列的文物有规律有条理地填到第四自然段中。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不仅读懂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习得了文章表达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