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52731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利华教育网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必修)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A矿物 B矿产 C矿石 D岩石2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A长石 B石英 C云母 D方解石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据此完成3-4题:3这类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 )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D岩浆岩4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球环境具有(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表现复杂性5下列关于地质

2、循环的能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是风能 B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内力作用 C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D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的放射能6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7在板块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A海沟 B岛弧 C海岸山脉 D海岭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89题8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9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

3、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10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读地理素描图,回答11-13题1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2属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4一般说来,阴天比晴天的日较差小,原因是( )A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B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C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D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

4、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15天空呈蔚蓝色、白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 )A散射和反射 B吸收和反射 C吸收和散射 D反射和散射16有这样一段关于热力环流叙述,错误的是( ).地区间的地面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成.同一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月份,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

5、18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齐民要术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煜,无焰的火,据此回答19-21题19这段文字描述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A夏季 B冬季 C初春 D深秋20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热带海洋气团影响2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

6、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22假设一艘油轮在太平洋赤道北侧发生石油泄漏现象,下列国家的海域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A日本、菲律宾 B美国、印度 C英国、法国 D巴西、阿根廷23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下列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2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北冰洋港口的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也是因受暖流的影响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沿海地方,一月份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英国伦敦的气温低得多,也是洋流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

7、境,暖流起了一定的作用25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风化作用 风蚀作用 水蚀作用 滥伐森林 过度放牧A B C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计50分)26右上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高温熔化的是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27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A处是 气压带,B处位于 气压带,该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_(动力/热力);B,C之间是 风带,A,

8、B之间是 风带。(2)B,C两处比较,昼夜温差大的是 处,夜间大气逆射强的是 处。(3)A,B,C三地中,全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 ,原因是 。ABC28读上右热力环流简图,回答:(10分)(1)在A,B两地分别用冷热表示它们的热量差异。(2)如果图中表示原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地为 (城市,郊区)。(3)如果图中表示的是海滨地区,而且是白天,则B地应是 (陆地,海洋)。 (4)如果该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而且B地为海岸陆地,我国东部盛行 风。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具有 的特点。(5)如果该图表是北半球的中纬环流,那么A为 气压带, A、B两地间应为 风带,风向为 。29 读下图,完成

9、下列问题:(10分)(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 _,表示暖锋的是_ _。(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 _,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 _。(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 _。30读“北京至乌兰巴托之间地区冬春季某日锋面活动示意图”,完成下题。(10分)(1)根据图中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判断,目前位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锋面属于 锋。(2)在这种锋面活动影响下,我国冬季常常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3)如果图中所示为该日“北京时间”12时整的锋面活动状况,锋面移动速度为40千米小时,则锋面将于次日 时

10、移到北京地区,届时北京将可能出现 等天气现象(选择填空)。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将是 (选择填空)。(4)若这种锋面活动出现在夏季且移动较快,则在锋面上往往会形成 天气(选择填空)。(供第(3) (4)小题的选择项:A大风或沙暴 B气温下降,天气转好 C狂风暴雨 D较大的风和雨雪)(必修)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1-5:ABCAD 6-10:CDBCA 11-15:ADBDA 16-20:DCBDB 21-25:BADDB二、综合题 (共50分)26、(每空2分,共10分)(1)5、7、8 ;1、4 ; 2、3;(2)岩浆岩; 沉积岩27、(共10分)(1)副极地低; 副热带高; 动力;东北信;盛行西风(5分)(2) B ; C (2分)(3)C;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赤道地区多水汽。(3分)28、(共10分)(1)A冷;B热(2分)(2)郊区(1分)(3)陆地(1分)(4)东南;炎热干燥(3分)(5)副热带高;中纬西;西南风。(3分)29、(共10分)(1)B;A。(4分)(2)b;a (2分)(3) B(2分)(4)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2分)30、(共10分)(1)冷(2分)(2)寒潮(2分) (3)6 ;(2分) AD; B;(2分)(4) C (2分)1书利华教育网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