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5247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上传: 林犹秀 更新时间:2012-5-16 12:34:36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基本信息课题(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 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 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 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教学

2、目标 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 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 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

3、因是什么,如 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 考解决方案。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 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 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提交者:林犹秀答题内容: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上桃花源记作者及工作单位林犹秀奉新冶城职业学校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4、80篇。所谓“观千剑而识器”,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习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学情分析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5、式。基于学生从小就对古诗文有较好的基础和兴趣这一点,采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读准课文字音: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辨析同义词(5)句式:省略句。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二)能力目标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三)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2理解作者追求平

6、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二、学法引导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7、。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复习提问2.导入新课3.分析课文4.巩固练习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

8、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四、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字音要读准。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五、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六、品读全文七.讨论总结1学生朗读课文 2.讨论,分组活动 3.练习作业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理

9、解和体验,实现研究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作者借此文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一意图;发展学生个性,训练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 访问 离开 再寻(优美、奇异、安定、自由、快乐)虚构?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这一点上,应把握好,而且能够用灵活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深入文本,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这体现了新课程对人文性的关注,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提高和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教学反思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

10、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

11、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

12、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生推向“一线”,任凭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发挥创造,鼓励他们大胆想像,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求异创新的良好学风。分享到: 上一篇:在泪水和汗水中成长 下一篇:研修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