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522982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美学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美学一、填空:10分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指概念,最初是在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2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他写过一本叫论音乐美学的思想。3、音乐的审美功能便是“本质功能”,音乐的本质就是体现在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4、音乐的功能包括: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5、音乐被用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时,具有各种实用功能。6、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在满足人们的听觉审美感性需要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7、音乐审美器官包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8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9、音乐的丰富有序美是音乐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10、音乐与

2、语言艺术的比较音乐的非语义性。11、音乐与视觉艺术的比较音乐的听觉感受性。12、审美特征就是对象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13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创造的丰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14、结构有序与样式丰富是音乐与自然之声及人类其他活动(如运动与劳作)所产生的声音的本质的区别。15、音乐音响的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色、音长在反应音乐基本物理特征的同时,还具有特定的审美功能。16、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音强是由震动幅度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音色是由物体振动状态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音长是声音的时间属性。17、“听觉自然属性”是指人类听知觉方面的基本特征。18表现意

3、图是对良好而丰富的听觉感性样式的追求,对表现丰富而微妙的情绪体验的追求。19、形式的定义:音乐的形式是音乐音响的组织结构样式。20、音乐创作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开端与基础,对于任何一部音乐作品来说,其艺术性的高低优劣,首先要取决于创作21、直接对应手法主要有三种:声音模仿、伴随音乐及指义性音调。22、“内心听觉”是记忆中的音响经验在想象中的再现,即对想象中声音的感受与体验。23、音乐创作活动是以音乐音响为载体的审美主体创造性的表现活动,亥活动完成的是一个想象中的音响结构样式及其符号化的标记,他有待于表演者将其实现为具体可感的音响。24、音乐创作的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听觉审美理想的追求与表现,正是

4、音乐创作活动最内在的根本动力之一;外在动力社会生活的需要。25、对音乐听觉审美理想的追求与表现,正是音乐创作活动最内在的根本动力之一26、音乐表演是音乐作品的第二度创造,作为第二度创造就是音乐表演的本质。音乐表演的作用连接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二、列举:4题,20分1、音乐的价值? 音乐自身独有价值。 音乐作为特殊工具的价值。 音乐多种价值的混合。2、音乐音响基本组织形式的审美特征有哪些? 节奏与节拍的审美特征。 旋律与调式、调性的审美特征。 和声、复调与配器的审美特征。 曲式结构的审美特征。3、风格的表现有哪些? 个人风格。地域风格音乐风格在不同民族中的表现。时代风格4、音乐表现对象的

5、手法有哪些? 被表现对象的条件。“直接对应”音乐表现对象的辅助性手法。5、音乐创作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创造性。表现性。所产生的结果具有“待实现性”与“开放性”6、制约音乐创作的诸因素有哪些? 来自音乐审美内在规律的制约 表现对象对音乐形态的制约作用 创作者个人与环境的制约因素 某些艺术观念对音乐创作构成的负面影响7、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有哪些? 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技巧与表现的统一8、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演变有哪些? 浪漫主义音乐表演。客观主义音乐表演。原样主义音乐表演。当代音乐表演的综合倾向9、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有哪些? 侧重于听觉直观的欣赏方式。 形象化的音

6、乐欣赏方式。 情感化、观念化的音乐欣赏方式。三、简答:2题,20分1、音乐审美性与功用性关系的正确认识?对音乐的审美性和功用关系的正确认识:音乐的本质在于审美,而不在于功用,在实践中二者其实是不矛盾、非排斥性的,作为审美的音乐和作为工具的音乐完全可以各行其是,在各自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分别按审美的和功用的规律去实践,才能使音乐的各种功能都充分发挥,使音乐的各种价值都得到实现,真正满足人们对音乐的各种需要。2、如何来认识音乐作品的美?它是一种丰富的有序化音响;这种有序,符合人们的听觉审美需要的;它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文化的人们的听觉审美与创作实践中形成;它随着社会历史环境和人们

7、审美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音乐创作的有序化方法及其应用与结果日益增多,音乐审美文化走向多元化。3、音乐音响结构的基本审美原则有哪些?听觉自然感性需要决定的良好听觉感性样式的原则。听觉适宜性原则。统一性与完整性原则。受自然的心理活动规律决定的音乐音响结构发展变化的审美原则动力性与平衡性原则。连贯性与对比性原则。充分性与分寸性原则。新颖性与可接受性原则。决定音乐音响结构的其他因素表现意图与风格制约性原则。4、对听觉适宜性原则的理解? 作为音乐艺术的声音材料的音域比人的听觉范围窄得多,这是因为过高或过低的频率使听觉不适应,分辨不敏感,因而较少具有感性体验的审美价值。 从对声音频率差异的辨别来看,过于挨近

8、的音程使听觉产生辨别的困难。 听觉对音强的感受也是有自然限度的,过强的声音会引起不适,甚至痛感。 人本能地倾向于哪些听觉上悦耳与协和的音响5、风格差异在审美领域内有何价值?、从艺术贵在创新与崇尚个性,就可以看出风格的差异在审美领域内具有巨大价值。风格差异的存在,是艺术多样性、丰富性、及人类感性体验多样性、丰富性的标志。艺术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感性需要,而人的感性需要本身自然地追求丰富性、多样性。这一点是艺术与科学的关键区别。 、从总体来看,艺术的发展呈积累式而不是淘汰式,艺术样式从整体上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而不是不断取代。 、一个国家或民族需要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而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往往

9、是由各具风格的音乐家创造的,个性是音乐家的生命力所在。 、从人类审美需要的丰富性、多样性来看,各民族的音乐艺术形态所体现出来的独特艺术风格都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因而都是应该珍惜的。6、自律和他律-音乐的形式与结构原则问题?音乐审美实践的事实证明,音乐的形式结构既受音乐音响结构的基本审美原则的制约,又受其表现对象感性特征的制约音乐既是什么价值的,因此任何表现某种对象的作品都同时要首先保证具有良好的听觉感性样式。从这一角度看,他律必须与自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自律与他律本不是对立的,而是结合的。这就是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一审美原则的具体描述。7、浪漫

10、主义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把表演置于中心地位,认为音乐的美主要是由表演艺术家创造的。它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表演者的创造个性,反对拘泥于原作,根据表演者的兴之所至,可以对乐曲加以随意的处理,甚至是改动,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为主观主义的表演。 把表演者主观情感的抒发置于音乐表演的的中心地位,并且使用戏剧性的夸张和对比手法来加强音乐表演激动人心的效果,他们充满激情的表演,有时会达到使听众神魂颠倒、如痴如醉的程度。 强调音乐表演的技艺性,认为只有技艺超群才称得上是美的表演,因此,炫技性成为浪漫主义音乐表演的又一重要特征。 必须指出的是,浪漫主义音乐表演对于原作的随意性态度,还有脱离音乐本身的

11、炫技性的过分追求乃是不可能的。进入20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表演和那种主观随意性已经有所不同,他们还是按照原谱进行演奏的,当然在速度、力度和色彩的处理上仍是相当自由的。炫技性的表演也不像过去那样可以脱离音乐本身去进行,当然技巧的辉煌和音色的美仍然是浪漫主义音乐表演竭力追求的标。8、如何培养音乐表演者?音乐表演者必备的特殊素质。 良好的音乐感。 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条件与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 良好的音乐记忆力,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训练。思想、人生体验与文化修养。、论述:2题,30分1、论述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对应关系规律的心理学研究(课本104页,需举

12、例论述)答: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联觉。(一)与音高相关的联觉音高是声音的基本听觉属性之一,与视觉亮度之间、空间知觉高度之间、与物理属性大小、轻重之间、都有关系。音高与亮度具有联觉上的对应关系,频率高,给人的感觉越亮;频率越低,给人的感觉越暗。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偏高音区上表现出积极、明朗、进取、乐观,并且总是强调上行为主的旋律进行,使人产生振奋、积极的情态体验。二)与音强相关的联觉音强与事物的能量、力量强度之间;情态强度之间;物理属性大小、轻重之间;空间知觉距离之间都有联系。音越强,感觉事物拥有的能量越大;音越弱,感觉事物拥有的能量越小。例如,贝多

13、芬田园交响曲中的“暴风雨”、古筝战台风凡表现自然界剧烈运动的音乐,均使用强音;而表现雨过天晴,自然界恢复平静的段落,则用相对较弱的音。三)与时间相关的联觉音长与空间的长度;与物体的大小、轻重;与活动状态;与情态活动的速度、节奏有联系。长音使人感觉空间宽阔,短音使人感觉空间狭窄。例如鲍罗丁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开始部分,弦乐的长音既使人产生静谧感,也使人产生空寂、辽阔的感觉。)与“发生时间”相关的联觉一个事件从开始发生到达到最终状态有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过程为“发生时间”。发音与交往态度、决策及行为、视觉变化、体验之间有关系。发音速度快,使人产生“生硬”、“急躁”的感觉;发音速度慢,使人产生“柔和

14、”、“缓和”的感觉。例如马斯涅歌剧苔依斯的间奏曲沉思曲中,小提琴的发音是否柔和与音乐表情是否“温柔”至关重要。(五)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紧张度是主体的主观体验。紧张性的音乐使人产生紧张性的情态体验,松弛性的音响使人产生松弛性的情态体验。例如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开始部分连续使用半音音程,产生很强的紧张感。反之在表现松弛、平和性情态特征时,则避免这种性质的音程出现。(六)与新异性体验相关的联觉刺激新异性符合主体需要的、具有良好感性特征的,给主体以新颖、新奇、惊奇的感觉;过强的、感性特征不好的使人产生惊讶、惊吓的感觉。例如斯特劳斯死与净化中,在整个乐队非常安静、舒缓的情况下,以高强的力度、高紧张度的和声及

15、高紧张性的旋律音程突然奏出“索命”的主题,给人以强烈的震惊感。七)结语:联觉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联觉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是一种全人类的普遍心理活动规律。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中的音乐才有可能被其他民族与文化中的人所理解。一个从来没有听过中国音乐的外国人,会从二泉映月中感到悲哀。音乐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语言”,原因就在此。2、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了解这门艺术的直接途径是聆听,只有在聆听中才能发展我们的音乐听觉。因此,培养音乐欣赏力的关键在于多听,多给我们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首先,对同一首作品要反复地听,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音乐作品,只有在多次聆听之后才可能为我们的听觉所把握。多听的另一层含义是广泛地涉猎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不断地宽展音乐欣赏的范围。为了使自己真正拥有一副“有音乐感的耳朵”,就必须经常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