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520367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3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3】(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0题)1.“引导”作为领导的一般职能,其核心是_。A: 正确地提出任务B: 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C: 正确地规划目标D: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此题考査领导的引导职能。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地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本题所属

2、考点-题库原题2.工人被梁架拽入海中(2)名工人因安全带断裂幸免于难(3)沿江高速公路发生意外(4)安全生产必须警钟常鸣(5)架桥机突然断裂_A: 5-3-2-1-4B: 3-5-1-2-4C: 2-5-1-3-4D: 3-1-5-2-4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3)是概括整个事件即高速公路发生意外。接下来进行描述:先描述起因,即(5)架桥机突然断裂,随后交代结果即、(2),最后是这场意外给我们的启迪,即(4)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故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关于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期间是否停止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故具体行政行为在行

3、政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B: 行政复议具有层级监督作用,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C: 行政复议具有行政救济功能,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D: 行政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孙某丈夫外出做买卖五年未归,也没有任何音讯,孙某欲改嫁,下

4、面说法正确的是_A: 孙某丈夫视为死亡,孙某可以直接改嫁B: 孙某丈夫不论是生还是死,孙某均可以改嫁C: 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后,孙某可以改嫁D: 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孙某可以改嫁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宣告死亡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自然人为死亡人的制度。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具有相同法律后果。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本题中,孙某丈夫外出做买卖五年未归,也没有任何音讯,因此孙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且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孙某可以改嫁。

5、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民法5.世界上最小的海是_。A: 渤海B: 日本海C: 马尔马拉海D: 黑海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马尔马拉海是亚洲小亚细亚半岛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内海。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东西长280公里,南北宽80公里,11350平方公里,最深1355米。故应选C。6.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A: 空的玻璃瓶与灌满水的玻璃瓶同时从相同的高处摔落,空瓶更容易摔破B: 人接触100C的水会被烫伤,但是接触同样温度的干燥热空气却不会被烫伤C: 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拐弯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容易导致车辆侧翻D: 塑料瓶底部一般都有三角形符号,里面写有数字,

6、数值越大代表毒性越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A项正确,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于形变引起的。当瓶子灌满水后,瓶中的水能够减小瓶子的形变,因而不容易摔破。8项正确,在干燥的热空气中,人体排出的汗液可以很快蒸发,从而带走大量的热,因而不会被烫伤。当汽车高速拐弯时,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从而使质心偏向一侧,容易导致车辆侧翻,故C项正确。D项错误,塑料瓶底小三角符号内一般标有17这几个数字,不同的数值代表不同的材质,并非按照毒性大小排列。例如3号代表PVC,这类材质遇到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毒性较大;5号代表PP,多为微波炉餐盒、保鲜盒,耐高温,可在清洁后重复使用,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材质

7、;而7号代表PC,遇到高温时会释放有毒物质双酚A。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A: 产品如何分配B: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C: 生产方式怎样D: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方面,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内容。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_。A: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B: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C: 增加农民收入D:

8、建设现代农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解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年龄特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A: 弱冠:指男子20岁B: 不惑:指30岁C: 知命:指50岁D: 古稀:指70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不惑指的是人到40岁的时候,30岁称为“而立”。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_。A: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B: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C: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D: 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参考答案

9、: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科学研究成果是一种认识,它的产生是由生产实践的需睪决定的。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社会主义时期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_。A: 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B: 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C: 反对大民族主义D: 给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优惠的政策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

10、,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周某和李某二人共同伤害(重伤)被害人张某。二人系共同犯罪,且犯罪情节相同。但二人的判决结果却不同: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法院的这一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_A: 服务大局B: 依法治国C: 执法为民D: 公平正义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本案例中二人犯罪情节相同,审判结果却不同,明显违背了公平正

11、义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人发展,引起了我国人民思想上的巨大解放和观念上的不断更新,封闭、保守、狭隘的小生产观念正在被打破,逐渐被开放、进取、开拓、创新等观念所代替。”这一事实说明_。A: 开放、进取、开拓、创新的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B: 人们的认识决定人们的实践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D: 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的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更新则是意识的变化,因此可以说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

12、识的变化。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伟大成功的标志是_。A: 北伐战争的胜利B: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此次合作通过北伐战争基本实现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目标。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县政府要将省政府的公文向所属的部门和乡、镇传达,所使用的公文应是_。A: 转发性通知B: 批转性通知C: 指示性通知D: 发布性通知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

13、)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4)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本题属于转发性通知。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16.某日晚,张某拾得熟人王某的自行车,就给王某打电话告诉了他,因天已经很晚,张某想将自行车放在小区的车棚里,但车棚已上锁,张某只得将自行车推到自己住的单元楼下。第二天一早,王某来取自行车,发现车被盗,王某要求张某赔偿。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A: 由王某自行承担

14、损失B: 由张某赔偿C: 由张某承担主要责任,王某承担次要责任D: 由王某承担主要责任,张某承担次要责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张某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根据合同法第374条的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题中,张某的行为并无故意或重大过失,因此不承担责任。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公文最基本的作用是_。A: 领导和指导B: 联系和关照C: 依据和凭证D: 宣传和教育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公文是办理公务的凭证和依据。当其目的实现,现实效用消灭以后,它所记载的内容仍然具有历史的凭证和依据作用。离开了这一作用,公文的其他作用都无从发挥。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凭证和依据作用是公文最基本的作用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18.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_。A: 犯罪着手以前B: 犯罪着手之后C: 犯罪预备阶段D: 犯罪中止之后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