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51769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111组织行为学总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2. 下列有关能力叙述正确的是()。A.再创能力通常不具备创造性因素B.男、女在智力上是存在差异的C.一般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D.智力迟钝者,其智力发展得慢,终止也比较迟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属于外部满足的需要有()。A.B.C.D.4. 关于需要层次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这几个需要层次B.人的需要总是从生理需要开始C.人的一生

2、不可能只以一种需要为主D.需要层次是可以跨越发展的5. 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的是()。A.工资B.工作环境C.福利D工作岗位6. 根据期望理论,努力与成绩的关系主要取决于()。A.效价推荐精选B.期望值C.领导的激励D.个人的需要7. 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挫折的防卫方式最具有积极意义()。A.表同作用B.代替作用C.投射作用D.反向作用8. 按照群体中成员之间相互接触的方式来分类,可分为()。A.大群体和小群体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C.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D.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9. 在人们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被称之为()。A.刻板印象

3、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10. 罗宾斯认为,冲突的来源除了沟通因素,个体行为因素外,还有()。A.目标因素B.结构因素C.内聚力因素D.规范因素11. 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12.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A.个体B.群体推荐精选C.组织D.班组13. 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A. 期望型激励理论B.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 高成就激励理论D. 双因素激励理论14. 下列人性假设中,含有辩证法思想的是()。A. 经济人假设B. 社会人假设C 自动人假设D

4、. 复杂人假设15. 与参照群体相对应的群体类型是()。A. 假设群体B. 一般群体C. 松散群体D. 正式群体16. 提出“双因素理论”的是()。A. 麦克利兰B. 马斯洛C. 亚当斯D. 赫茨伯格17. 影响人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因素包括个人气质、能力和()。A. 成就感B. 认知C. 情感D. 性格18. ()是指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A. 知识B. 能力C. 心理素质推荐精选D. 心理条件19. 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A. 冷漠B. 理解C. 思维D. 意向20. 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要行为特征()。A. 缓慢稳重B. 小心迟疑C. 精力充沛D.

5、 胆量较大21. 对群体绩效起积极作用的角色是任务角色和()。A. 自我中心角色B. 社会角色C. 维护角色D. 协调角色22. 在激励理论的分类中,期望理论属()。A. 需要型激励理论B. 状态型激励理论C. 过程型激励理论D. 动态型激励理论23. 目标理论指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A. 期望B. 成就需要C. 动机D. 急切心理24. 强化理论中有不同类型的强化,其中,当某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行为方式,以期减少或消除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这种强化称()。A. 消退B. 负强化C. 惩罚推荐精选D. 消极强化25.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

6、因,其中,属于客观原因之一的是()。A. 个人目标定得太高B. 个人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矛盾C. 个人因亲人伤亡带来的痛苦D. 个人体质太差不能胜任工作26. 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A. 神经过程的特征B. 心理活动的倾向性C. 占优势的心理机能D. 思想行为的独立性27. 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A. 敏捷活泼B. 小心迟疑C. 缓慢稳定D. 迅猛急躁28. 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A. 经济性价值观B. 政治性价值观C. 审美性价值观D. 社会性价值观29. 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A.

7、 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 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 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 按人的行为模式30. 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A. 角色知觉B. 角色冲突C. 角色期待推荐精选D. 角色定式二、判断题1. 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小。2. 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3. 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务。4.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规模。5. 规范对群体所有成员都适用。6. 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7. 全方位式沟通属于正

8、式沟通。8. 决策程序中的最后阶段是实施决策方案。9. 提出公平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0. 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11. 态度的特性有广泛性。12. 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梅奥。13. 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人的行为模式。14. 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异质群体。15. 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是激励因素。16. 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能力。17. 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是价值观及其体系。18. 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从众效应。19. 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

9、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改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这种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20.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的规章制度。三、简答题1. 组织文化的结构是什么?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 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5. 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推荐精选6. 改善信息沟通的措施有哪些?7. 简述信息沟通的障碍。8. 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有哪几种?9. 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有哪些?10.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包括哪几个方面?11. 通过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2. 组织设计的传统原则是什么?13. 非正式沟通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4.

10、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 根据角色(维护角色、任务角色)将群体分类,并说明如何加强对这些群体的管理?16. 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17. 如何有效的规避从众行为?18.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是什么?19. 个人如何应对工作压力?20. 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哪些作用?推荐精选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序号12345678910答案BCBDDBBACB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BDBDDBDC序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CCDCCBCA二、判断题序号12345678910答案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三、简答题

11、1. 答:第一,观念层。观念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观念层主要是指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中有无观念层,是衡量该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的标志和标准。组织文化观念层包括组织最高目标、组织核心价值观、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组织道德、组织宗旨七个方面。第二、制度行为层。制度是组织规定的行为规范,它制约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制度行为层主要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和组织风俗三个方面。第三,器物层。器物层又可称为符号层,是组织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12、2. 答: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程。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动机和行为有着负责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3. 答:首先,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管理工作纷繁复杂,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气质特征。所以,要尽量使人的气质特点与工作的特点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尽其所能、各得其所,有利于工作。其次,根据人的气质特

13、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人的气质特征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合理调整不同气质的人员,组成一个领导班子,组成一个生产组,组成一个集体,形成气质推荐精选“互补”的组合,就可以相互克服气质的消极影响,发挥气质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目的。最后,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不同气质的人,对挫折、压力、批评、惩罚的容忍接受程度不同,对思想感情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做思想工作、做人的转化培养工作的重点就有所不同。4. 答:性格与气质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简单的说,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

14、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和气质所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不同侧面:气质更多的反应的是个性的自然属性,而性格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气质的形成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性格则更多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可塑性比气质大。在社会意义的评价上,气质无好坏之分,无论那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取得卓越成绩;而性格则有还坏之分,对事业有显著的影响。联系:性格与气质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同一性格内容有不同的表现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和速度。此外,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掩盖或改造气质,使气质的消极因素得以抑制,积极因素得以发展。5. 答:“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其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