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51632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精选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篇一 1、理解并掌握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的定义以及切线方程的求法; 3、理解切线概念实际背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转化 问题的能力及数形结合思想。 理解并掌握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的定义以及切线方程的求法。 教学难点: 用“无限逼近”、“局部以直代曲”的思想理解某一点处切线的斜率

2、。 1、问题情境。 如何精确地刻画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呢? 如果将点p附近的曲线放大,那么就会发现,曲线在点p附近看上去有点像是直线。 如果将点p附近的曲线再放大,那么就会发现,曲线在点p附近看上去几乎成了直线。事实上,如果继续放大,那么曲线在点p附近将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该直线是经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逼近曲线的一条直线。 因此,在点p附近我们可以用这条直线来代替曲线,也就是说,点p附近,曲线可以看出直线(即在很小的范围内以直代曲)。 2、探究活动。 如图所示,直线l1,l2为经过曲线上一点p的两条直线, (1)试判断哪一条直线在点p附近更加逼近曲线; (2)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

3、2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吗? (3)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吗? 切线定义: 如图,设q为曲线c上不同于p的一点,直线pq称为曲线的割线。 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割线pq在点p附近逼近曲线c,当点q无限逼近点p时,直线pq最终就成为经过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这条直线l也称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这种方法叫割线逼近切线。 思考:如上图,p为已知曲线c上的一点,如何求出点p处的切线方程? 例1 试求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 解法一 分析:设p(2,4),q(xq,f(xq), 则割线pq的斜率为: 当q沿曲线逼近点p时,割线pq逼近点p处的切线,从而割线

4、斜率逼近切线斜率; 当q点横坐标无限趋近于p点横坐标时,即xq无限趋近于2时,kpq无限趋近于常数4。 从而曲线f(x)x2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为4。 解法二 设p(2,4),q(xq,xq2),则割线pq的斜率为: 当?x无限趋近于0时,kpq无限趋近于常数4,从而曲线f(x)x2,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为4。 练习 试求在x1处的切线斜率。 解:设p(1,2),q(1x,(1x)21),则割线pq的斜率为: 当?x无限趋近于0时,kpq无限趋近于常数2,从而曲线f(x)x21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2。 小结 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斜率的一般步骤: (1)找到定点p的坐标,设出动点q的

5、坐标; (2)求出割线pq的斜率; (3)当时,割线逼近切线,那么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 思考 如上图,p为已知曲线c上的一点,如何求出点p处的切线方程? 解 设 所以,当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变式训练 1。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2。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3。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课堂练习 已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 1、曲线上一点p处的切线是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接近p点附近曲线的直线,则p点处的变化趋势可以由该点处的切线反映(局部以直代曲)。 2、根据定义,利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 可以求出曲线在一点处

6、的切线斜率和方程。 高中数学教案简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

7、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例1:设 、 两点的坐标是 、,求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 的中点坐标为,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

8、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就是直线 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即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 的坐标 是方程 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 的坐标 是方程的任意一解,则 到 、 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 ,即点 在直线 上。 综合、,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

9、后得到式子 ,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 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 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 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 求

10、点 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 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 的点 的集合 ; (3)用坐标表示条件 ,列出方程 ; (4)化方程 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

11、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 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 点的距离减去它到 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 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轴,垂足是 (如图2),那么点 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 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12、将式 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 轴的上方,所以 ,虽然原点 的坐标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 ,它是关于 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题目:在正三角形 内有一动点 ,已知 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 、 、 ,且有 ,求点 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 、 的坐标为 、 ,则 的坐标为 , 的坐标为 。 根据条件 ,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 在三角形内,所以 ,在结合式可进一步求出 、 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课本第72页练习1,2,3; 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