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51593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 660万,对即将面临毕业和正在积 极求职的毕业生而言,“十二五”期间,社会人才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研判当前的就业形势?实现 就业,着力点在哪里?这些无疑是毕业生最为关心的话题。通胀压力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怎样的运行 趋势,又该如何变革迎接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日前举行 2011 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分析与展望 研讨会,院长曾湘泉就 2011 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提出五大发展趋势;多名学者表示,“民工荒”、“就业难” 等问题今年依然不容乐观,并可能进一步加剧。“2010 年全年就业形

2、势持续呈现出明显的缓和趋势,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的负面压力已然 过去,市场供求状况已大体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数据中心主任丁大建表示,“需 求强劲上升,是全年就业压力下降的主要动因。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部、一二线城市间就业竞争差异在 缩小,说明就业流动在放缓,东部沿海地区的缺工现象或将露端倪。”按照曾湘泉的预测,2011 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将表现为:治理通货膨胀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会 日渐显现,中长期内的人工成本增长成为趋势,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新生代农民工诉求 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置和管理平台的建设将大力推进。对于最受关

3、注的几大群体的就业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的结论是:中国劳动 力结构已发生本质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正在结束。他认为,尚处工业化时代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就 业的主要去向仍是工业领域,对技能工人需求旺盛,对白领的需求虽增加很快,但绝对数量仍远远低于对 工人的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完全一致,因此,沿海地区的民工 荒现象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会缓解,还可能加剧。中国教育报2011 年1 月27 日第3 版自 2003 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如很多专家和学者所指出的,大学生就 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供给、需求和供需匹配效率三个方

4、面去分析。从需求方面来看,宏观经济形势无疑是影 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初始之年,分析“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 业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大学生开辟广阔空间第一,农民工工资的快速上涨将会促使一些企业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招聘数量。农业税费的降低、农产 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最低工资法的逐渐完善等因素导致了最近几年农民工工资有明显加速增长的趋势。中国 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提到了,2003 年以来农民工工资以年均10.2%的速度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有

5、些企业势必会加 大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在一些农民工和大学生替代性较强的行业(如酒店服务业),这种情形发生的可 能性最高。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 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 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第三,社会保障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机会。“十二五”规划对社会保 障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 现基础养

6、老金全国统筹”,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 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 政策”。要实现上述目标,国家需要大批社保、医疗方面的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这有利于解决相关专业的大 学生就业问题。第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劳 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 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在过去的2010 年中,富士康跳楼事件、南海本田罢工事件等从不同侧面

7、说明了当今劳动关系的复杂 性。在“十二五”期间,诸如此类的事件可能还会发生,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非常艰巨,政府、工会和 企业都会加大对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如劳动关系专业、民法专业,等等。经济发展转型亟需大学生提升竞争力第一,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某些传统行业的规模扩张,进而影响这些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十二 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到,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十二五”期 间,节能减排将会是某些国家部门的工作重点,很多小规模的煤厂、电厂、水泥厂、造纸厂等将

8、会被关停 这将加重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这也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十二五”规划 的建议与此相关的内容是,“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 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过去的2010 年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影响已经凸显出来,服装、玩具、机电类产品 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资本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完全放开的话,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这是大学生就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第三,金融部门的对外开放可能会压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 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众所周知,金融部门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阵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从两 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首先,外资金融部门的进入会挤占国内金融部门的市场份额,从而缩减国内金融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 需求数量。其次,外资金融部门的经营效率较高,它们进入国内市场会迫使国内金融部门提高效率、裁减 冗员,这也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在金融部门的就业。从总体形势来看,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从专业结构来看, 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民法及跟节能环保、新能源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机遇较多;金融、外语及跟传统制造 业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挑战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