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正式.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515731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正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正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正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正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正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门三厂中学:陆小妹各位评委,我说课的课题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上好这节课,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本节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深入,旨在说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从教材内容看,本节内容浅显易懂,文字言简意赅,结构清晰完整,适于学生阅读学习。根据学业水平测试及课标中的要求,我把“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对于该部分内容,主要通过阅读材料、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来完成。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教材中相关

2、内容,并用铅笔在要点部分作标记,快速记忆后,完成知识梳理,要求不看书的形式下写下来。与此同时,将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这一重点知识在黑板上板书。根据课标,我把“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导出相关图片资料、材料、视频等。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组图片和相关视频分组讨论、探究。最后让小组展示答案,提高他们竞争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说学情高一学生通过初中以及高中两个月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感性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对于理性知识接受能力较弱,但理解能力正逐渐加强,并且好表现自己,希望能在同学中展示自我。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

3、,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依据课标、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三、定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三个时期和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图表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2、认识气候变化是自然规律,对人类而言要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理思路为了充分贯彻新课标下的三维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三

4、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开始我让学生看“楼兰的今昔”图片,提出问题“我国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导入的目的:给予直观的感受,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环节,呈现图片、资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重点、难点本块内容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指导读图的方式完成,并且分成三个模块进行,逐个知识点突破。 地质时期教师读图指导读P96图419“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看清图中内容,如:地质年龄、地质年代、全球平均温度曲线、全球平均降水曲线、平均值读气温变化曲线,找出气温较低值出现的地质年代,在图中标出三个大冰期的位置,并要求学生描述气温变化的特

5、点。读降水变化曲线,分析其变化特点。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参照课本P96页第一段,并且完成知识梳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本P96页活动第2题,教师交代恐龙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罗、白垩纪,由学生读图说出当时的气候特点(气候温暖,降水较少)让学生表述新生代的气候变化特点。教师指导识记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知识梳理部分中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内化记忆。设计意图:通过我讲授让学生掌握读图基本方法,配上活动题的演练,训练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最后通过背诵的方式内化记忆。 历史时期 与地质时期讲授过程类似,由于 “雪线”这一概念,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未涉及过,所以我通过计算机导出图片让学

6、生观看,并解释雪线高低与温度的关系。我给出 P97图420“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让学生阅读课本P97“阅读”材料,学生已学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自主得出该时期气候变化特点。近现代时期的气候变化P98图421“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比较简单,学生看图得出近一两百年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对于全球变暖的原因,介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积累的状态,我先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温室气体主要的成分是什么?从温室气体的角度考虑全球变暖的原因?(提示从排放与吸收的角度),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全球变暖的视频”,小组合作得出答案。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的直观性

7、,渲染了教学氛围;而更重要的是使本节课的重点更加明确,从而使课堂显得简洁高效,符合新课标要求。 对于全球变暖的影响,通过展示P98页图422“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片海狮栖息地受损材料:冰雪覆盖的格陵兰种植蔬菜。图瓦达举国移民的案例,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过渡:全球变暖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提示回答要点:措施应针对具体的原因(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合作。通过以上的学习后,总结气候变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列表的形式呈现)阶段时间特点地质时期的气候距今1万年以前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

8、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经历了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历史时期的气候近1万年以来经历了两次波动: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近现代的气候近一两百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全球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学生背诵要求学生瞬时背诵3分钟左右,及时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学生阅读课本P99内容,完成知识梳理中内容填空,提示学生把关键内容在课本中划下,给3分钟快速记忆。第三环节、课堂巩固练习 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再次回忆本节课重点、难点。操作方法:按照龚主任提出的高效课堂的要求,安排5个选择题,一个综合题。选择题请好、中、差三位同学上黑板,综合题请两位同学,检测学生的达成度。选题依据:试题的知识覆盖面 突出重点、难点 第13题,我选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检测学生对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掌握程度。 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我的第45题给出图瓦卢迁移的资料,第6题给出“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的相关问题,意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