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51559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复习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热力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多变过程的指数1nk时,多变比热为负值。2. 闭口系统经历了一个可逆的定温过程,由于系统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故系统与外界没有交换热量。3. 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系统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不考虑外力场作用),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4. 凡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就一定能实现。5. 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6. 通过叶轮输入轴功对绝热刚性容器内的气体进行搅拌,其参数变化为:U 0、T 0、P 0、S 0。7. 可以从终态回复到初态的热力过程是可逆过程。8. 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后,前后稳定截面上的温度相等。9. 因为伴随压力升高,工质的饱和温

2、度也升高,故工质干饱和蒸汽的比容将增大。10. 阴雨天中由于大气中水蒸汽量增加了,所以大气压力增大了。11. 任何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增加的,而任何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不变的。12. 工作在相同热源和在相同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无论采用什么工质,他们的热效率均相等。13. 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压力表的读数也一定不变。 14. 处于平衡状态的热力系,各处应具有均匀一致的温度、压力和比体积。15. 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表明:过程进行的结果是孤立系统内各部分的熵都是增加的。16. 工质经历一可逆循环,其d s =0,而工质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其d s0。 17. 孤立系统达到平衡时总熵达极大值。18.

3、 不可逆绝热稳态流动系统中,系统的熵的变化Ssys = 0。19.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取决于其热源和冷源的温度,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20. 混合气体中容积成份较大的组分,则其摩尔成分也较大。21. 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22. 对未饱和湿空气喷湿球温度的水可以实现空气的等焓加湿降温过程。23. 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大气压力基本保持不变,空气的含湿量雨天比晴天大,所以雨天空气的密度比晴天空气的密度大。24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判别它们是否达到热平衡。25. 对任何温度的气体加压都能使其液化。26. 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的熵变都等于零。27. 工程上要求气体从Ma1,则应采用拉伐尔喷管。28.

4、 工质经一不可逆循环后其熵一定增加。29. 300的水和300的水蒸汽都是存在的。 30. 0.1MPa的饱和水,当压力降低至0.08MPa时,工质就由饱和水变为过热蒸汽。31. 入口为亚声速气流,扩压管的形状是渐缩。32.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33. 保持冷凝温度不变,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34. 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吸收器是一个吸热设备。35. 湿空气的含湿量越大,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弱。36.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节流阀出口制冷剂工质的状态是蒸发压力下的湿蒸汽。37.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38.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的准平衡过程中工质压力降低,则技术功

5、为正。39.饱和蒸汽经历绝热节流过程后温度不变。40.把同样数量的气体由同一初态压缩到相同的终压,经多变压缩过程气体终温最高。二、填空题1当容器内的压力低于于外界时,容器内的绝对压力P、真空度Pv和大气压力Pb之间的压力关系为: 。2热量与膨胀功都是 量,热量通过温差传递热能,膨胀功通过 差传递机械能。3在孤立系统内自发过程进行的结果,系统由 状态达到平衡状态,绝不会使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重新变为 状态。4. 公式q = d h 适用于理想气体 过程。5已知湿蒸汽的干度为0.6,其中干饱和蒸汽的质量为6 Kg,则饱和液体的质量为 Kg。6湿空气喷蒸气加湿过程的特征是湿空气的_基本不变。7. 理想

6、气体自初温 t1经绝热过程变到终温t2,其内能的变化可用公式计算。理想气体自初温 t1经定容过程变到终温t2,其焓的变化可用公式计算。8. 在可逆过程中系统熵的增加,意味着系统 ,在孤立系统中熵的增加,则意味着为 。9按照系统与外界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口系统、 系统、绝热系统、_ _ _系统。10湿空气加热过程的特征是湿空气的 不变。11. 公式q = w适用于理想气体的过程,公式q = d h 适用于理想气体过程,公式ws = d h 适用于过程。12. 蒸汽压缩致冷循环是由、和等设备构成的。空气压缩致冷循环中没有、和设备,而是以、和所代替。13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组

7、成的理想循环。14理想气体的 和 在T-s图上都是指数曲线。15. 露点是对应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下的 温度。16湿空气绝热加湿过程可以近似地看成是 不变的过程。17. 使系统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是:(1),(2)。18. 气体的质量比热C 、摩尔比热MC和容积比热C间的关系是。19. 理想气体经历一个可逆的绝热过程,忽略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按稳定流动系统计算,其轴功量等于;按闭口系统计算,其功量等于,两功量之比WS / W等于。20定值比热容为cn的多变过程,初温为T1,终温为T2,其熵变量s=_。21湿空气绝热加湿过程可以近似地看成是 不变的过程。22压气机增压比较大时,为了减少滞胀容积、提

8、高容积效率,除了尽可能减小余隙容积外,通常还采取_ _的措施。23. 将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储存到同样大小的容器内,若二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相等,则两者压力的大小为_。24当设备中工质的压力低于环境压力时,若测得真空度Pv=0.08MPa,环境压力Pa=0.1MPa,则工质的绝对压力P=_MPa。25湿空气的含湿量是以 为计算基准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26根据稳定流动的能量方程,喷管的能量方程可简化为_ _。27采用两级压缩和中间冷却的压气机,两级的增压比的关系为_时耗功量最少。28表压力随着环境压力的下降而增大时,工质的_压力可能并无变化。29.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 是制冷剂。3

9、0. 装有氧气的容器,其温度计的读数为27,则其热力学温度T= K。31. 蒸气的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是 的。32. 技术功wt与体积功w的关系式为 。33. 已知理想气体的比热C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t2t0 时,的大小关系为_ _。34. 新风和回风混合点在线上,混合质量比m2 / m1与混合点分割该线的线段长度成比。35. 工质经历一个由三个过程组成的循环,试填充下表所缺的数据。序号过程Q(kJ)W(kJ)U(kJ)11-2-3261023-1-2231-4-3336. 工质经历一个由四个过程组成的循环,试填充下表所缺的数据。序号过程Q(kJ)W(kJ)U(kJ)11-21350022-3

10、0-40033-4-1000044-1037.已知1kg理想气体定压过程初、终态的基本状态参数和其比热容,其热力学能的变化量可求出为u=_。38.流体流经管道某处的流速与_的比值称为该处流体的马赫数。39.压气机增压比较大时,为了减少滞胀容积、提高容积效率,除了尽可能减小余隙容积外,通常还采取_的措施。40.根据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风机、水泵的能量方程可简化为_。三、选择题1. 热力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A. B. C. D. 2. 卡诺定理表明: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泠源之间的一切热机的热效率 。A. 都相等,可以采用任何形式的循环 B. 不相等,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C. 都相等,仅仅取

11、决与热源和泠源的温度 D. 不相等,与所采用的工质有关系。3. 熵变计算式只适用于 。A. 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 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C. 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 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4. 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系统需要进行一个 。A. 可逆绝热压缩过程 B. 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C. 边压缩边吸热过程 D. 边压缩边放热过程5. 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A1 B. =1 C. 1 D.016. 0.1MPa的饱和水,当压力降低至0.08MPa时,工质就由饱和水变为 。A.未饱和水 B.湿蒸汽 C.过热蒸汽 D.饱和蒸汽7. 湿蒸汽状态参数的特点是 。A. B

12、. C. D. 8. 未饱和湿空气中含有 。A.未饱和水 B.湿蒸汽 C.干饱和蒸汽 D.过热蒸汽9. 某制冷机在热源T1= 300 K,及冷源T2= 250K之间工作,其制冷量为1000 KJ,消耗功为250 KJ,此制冷机是 。A. 可逆的 B. 不可逆的C. 不可能的 D. 可能的,但无法判定其可逆性10. 气体常数R决定于 。A. 气体的分子量 B. 气体的质量C. 气体所处的状态 D. 气体的原子数11. 某大气压下,已知湿空气的状态参数t、d,则湿空气的状态 。A可以确定 B. 尚需水蒸气分压力PV才能确定 C. 尚需相对湿度才能确定 D. 尚需湿球温度tw才能确定12. 在压力为p时,饱和水的熵为s;干饱和蒸汽的熵为s。当湿蒸汽的干度0xss B. sss C. s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