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反思.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51246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课标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新课标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新课标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新课标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新课标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标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课标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新认识 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认识敖汉旗宝国吐中心校 魏越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针对这些要求结合“小语整改”的有关精神,对小学习作教学有了以下几点认识,希望能和各界同仁共同商榷。一、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单一的单元作文训练,满足不了学生写作的愿望,更谈不上什么自由表达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鼓励自由表达说出心声。例如:看图写话、随文练笔、日记、手抄报、粘贴作业等形式。其中,我个人认为“随文练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

2、生习作水平、鼓励自由表达的好办法。它便于操作,每学完一课就给学生创设一种写作氛围、激发写作热情,当然,我们教师一定要设计语言,注重引导,不要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是很自然、很乐意的去做。例如教长城一课时,当学完此课看到雄伟高大的长城巍然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时,(多媒体课件)都情不自禁的发出啧啧赞声。我随机导入:这样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看到这样伟大的工程你想说点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有的说:“长城,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的说:“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完成了这样的工程真了不起。我为我们有这样勤劳、勇敢的祖先而感到骄傲。”有的说:“看到这样伟大的工程我不禁热血沸腾,决心做有骨气的

3、中国人,这样才不愧对祖先,才不愧对我们拥有“龙的传人”的称号”同学兴致正高,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我便抓住时机对学生说:说得真好,愿不愿意把你们的感受记录下来,让其他人和你一起来分享观看长城后的感受呀?这样,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如果每一课我们都能作精心的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鼓励他们自由表达,何愁学生写不出有个性的、优秀的文章呢?二、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合理想象“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鼓励学生记录下身边的故事,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久而久之,

4、学生就会把积累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再写起文章来便会得心应手。当然,我们文章提倡写实,但更鼓励学生加入合理的想象。我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谈论美学的重要问题时说:“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惟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悠远的境界。”具体到文章,“实”指生活实际,“虚”则是指具体事例引起的学生们的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例如有一名学生在写小河一文时,开头写道:“家乡的小河慢慢的流淌,发出哗哗的响声。他那缓慢的流速,似乎代表它悲伤的心情 ,那哗哗的响声似乎向人们诉说它的苦痛。”仅仅这样一个开头,就让

5、广大读者产生了对文章的好奇感,其原因是小作者写出了事物又加进了想象使文章很富感染力。一篇好文章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实”是真。“虚”是美,没有“真”“美”就没有了依托,没有“美”“真”就成了死的没有生命的堆砌,只有“真”“美”结合,“虚实相生”才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三、注重作文教学的人文性。传统的习作多数是命题式的作文,而且形式单一,学生只能“复制现实”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然文章水平一般,即便是教师挖空心思地去讲写作技巧。但孩子们的作文似乎一直不怎么样,但新课改下的习作从题目上看就注重了习作教学的人文性。例如我是一个 X X的人,孩子们所填题目五花八门,有我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我是一个能认

6、死理的人我是一个爱打架的人等。文章新意迭出,让人叫好。这样的文章题目极少约束学生的思维,为他们展开想象提供了足够广阔的天地。孩子自有孩子的逻辑,这逻辑远比成人们的逻辑要精彩得多。所以,在新课改下,我们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更要注重人文性,不要再把一些无形的枷锁套在孩子们的身上,真正把语文的人文性落实到我们的习作教学中。四、变教师修改为学生自己修改俗话说:“与其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十分重视对文章的修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八次修改方才定稿;贾岛骑驴因思考“推”“敲”二字而误撞韩愈;唐代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

7、断数茎须”。离开了修改,作文犹如未经雕琢的玉石,终究难成佳品。而文章的“他改”与“自改”,效果迥然不同。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给学生改文“徒劳无功”。他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应该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自己去解决。培养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我在一次指导学生习作修改的课堂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故事,一名同学写的是杜鹃花,其中一段是:“我家阳台上放着一盆杜鹃花,开得十分鲜艳耀眼,人见人爱,我更不例外。每天都要踩着小板凳去欣赏它。”在指导修改的过程中,我说,如果你能把花的颜色、样子再仔细描写一下会更好。这个学生拿起笔想了一会

8、儿,便把文章改成了:“我家阳台上放着一盆可爱的杜鹃花,现在真是花开时节,粉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耀眼,像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真是人见人爱。我每天总要抽出一小会儿时间,踩在小板凳上,踮着脚去欣赏它一会,偶尔还会亲亲它。”当我再次去看他的作品时,顿觉眼前一亮。一个比喻句写出了杜鹃花的美;一个“踮”字写出了孩子渴望欣赏花的愿望;“亲亲它”一词把孩子对花淳朴的喜爱之情表露的淋漓尽致。我立即把他的作品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没想到教师就简单的一句提示,竟然收到了这样大的效果,心中不觉对孩子们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佩。我们真的不能小视这些天真的孩子,他们的潜力无限,作文也一样,教师修改的属于强加给他们的东西,它们不易接受,而自己改出来的文章对他们来说印象深刻。也许这位同学的作文他会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里,这就是“他改”和“自改”的不同。当然,学生“改文”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必须有教师作文修改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作文修改由自发无为的境地,走向自觉有为的佳境。充分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修改作文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面对新课标、新课改,我们教师要根据“课标”的精神,以新的思路、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007年4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