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二套试题标准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51238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第二套试题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资本论第二套试题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资本论第二套试题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本论第二套试题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第二套试题标准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论第二套试题标准答案一、解释概念(每个1分,共计20分):1、生产工人是指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2、非生产工人是指不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雇佣劳动者。3、劳动过程是指利用劳动资料作用劳动对象的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自然条件。4、价值形成是指一般的价值的生产过程,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5、价值增殖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简单劳动是指没有任何业务专长的普通人所从事的劳动过程。7、复杂劳动是指通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才能从事的劳动过程。8、价值产品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新价值,即:V+M。9、产品价值是指商品中所包含的新价值与旧价值的总和,即:C+V+M。10、劳动内涵

2、量是指劳动强度的大小。二、原句解释(每个5分,共计20分):1、是指政治经济学论敌的特殊性。政治经济学的论敌不仅有是非性的,还有利害性的。2、这里所讲的二律背反是指两种互相矛盾而又同时能够证明的命题。工人阶级要想缩短工作日,只有联合起来斗争才能实现。3、在国际市场上,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国际价值决定了同样的商品具有同样的国际价值。这样,经济发达国家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所实现的价值是不同的,实现的价值大于创造的价值。货币的相对价值等于实现的价值与创造的价值的比例,因此,实现的价值越高,则货币的相对价值就越小。4、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失业成为必然。而且,工人阶级所受的劳动折磨越

3、大,他们成为失业人口的就越多。这完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性质决定的。三、辨析(每题5分,共计20分):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物化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因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商品,它的价值是由物化劳动决定的。物化劳动是过去的劳动,它本身就是价值。因此,说物化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就等于说价值可以创造价值,这是违背逻辑的。总之,科学技术和物化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说它们创造价值,进而说只有承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才符合劳动两重性学说等等,都是不能成立的。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不是一般的生产过程,而是特殊的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

4、,资本家和地主都没有做出贡献,因此,他们所分得的剩余价值,体现了对雇佣工人的剥削。阶级斗争不是因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本质才出现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对立性的必然。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积累的劳动只有用来吸收剩余劳动,且这种剩余劳动以剩余价值存在时,它才是资本。资本的作用除了提高生产力外,就是剥削。反对资本,正是因为它不利于提高生产力。反对资本,不是反对社会进步,而是为了社会的进步。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没有商品经济,没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换,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因此,没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不肯能存在,利润也不能存在。

5、资本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一样,都是历史范畴。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指WG的过渡。作为特殊的商品向作为一般的商品过渡,由于商品具有替代性、竞争性、供求矛盾等等而出现困难。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历史造成的,不是自然造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历史条件,一个是劳动者能够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是自由的人,另一个条件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之能够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丧失最低限度的生产资料。3、所谓相对剩余价值就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是劳动力价值的降低,为此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生活

6、资料的价值,依靠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通过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竞相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力实现的。4、简述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资本循环具有三种形式:第一种资本循环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即:GW讥WG,有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一次采取三种资本存在形式,采取三种职能。第二种资本循环式生产资本循环,即:P-WGzGW-P,也是有三个阶段、三种资本形式和三种职能。但三种资本循环形式是商品资本循环,即:W一GGW-P-W,同样还是有三个阶段、三种资本存在形式和三种职能。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论述研究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理论意义研究简单再生产,可以消

7、除资本主义生产仅仅作为一个孤立过程所具有的虚假特征。首先、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基金都是工人创造出来的马克思通过分析,揭示出这样一个真理:即,工人生产出的新价值,一方面为资本家生产出来了消费基金,另一方面生产出来了劳动力的等价物,而资本家正是拿着工人生产出来的价值来雇佣工人的。第二、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的逻辑思路是:资本家不消费剩余价值就要消费他的资本,他消费了剩余价值,就保存了资本。他一直消费剩余价值,总有那么一个时刻,资本家累计消费的剩余价值额等于资本家现有的资本额,即:资本家的资本额等于资本家已经消费的资本额。第三、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工人消费的性质工人个人消

8、费,孤立地看,是工人自己的事情。但如果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角度看,就不同了。马克思说:“工人的工人消费,不论在工场、工厂等以内或以外,在劳动过程以内或以外进行,都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正如擦洗机器,不论在劳动过程中或劳动过程的一定间歇进行,总是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一样。虽然工人实现自己的个人消费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资本家,但事情并不因此有任何变化。”“实际上,工人的个人消费对他自己来说的非生产的,因为这种消费仅仅是再生产贫困的个人;而对资本家和国家来说是生产的,因为它生产了创造别人财富的力量。”2、论述萨伊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的辩护性“三位一体”的公式,是萨伊提出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相

9、关联的公式。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分配的结构是由价值创造因素的结构决定的。他认为创造价值的因素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因此劳动者可以得到工资,资本所有者得到利润,土地的所有者得到地租。于是,工资对应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劳动是原因,工资是结果;利润对应的事资本,资本是原因,利润是结果。地租对应的事土地,土地是原因,地租是结果。这种对应旨在否定资本主义剥削,试图为利润和地租找到非劳动的原因。这种做法是通过歪曲概念和关系等等实现的,是极端庸俗的经济观点。但是,这种理论却得到了后来的庸俗经济学家的肯定,并一再用来否定剥削之用。“三位一体”的公式由于歪曲了价值和价值的来源,歪曲来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把剥削收入一律看作与剩余劳动无关的收入,就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否定剥削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时解除了劳动者的思想武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