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51222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第十七届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 农村小学感恩父母途径研究 薛永光 永川区板桥小学邮编40216 摘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怎会去爱他的祖国呢。学生学会感恩的过程既是其道德情感提升的过程,也是个体自我觉醒的过程。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旧价值观的冲击日渐加剧,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影响很大,学生的感恩心具备现状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们。因此,农村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学校可以感恩父母教育为起点,通过学科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家校结合等有效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恩情怀。

2、 关键词:农村小学:感恩父母:途径研究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感恩。就是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知、一种情怀和行为。既是一个系列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为过程,它是一种道德规则。 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中采取说服、引导、体验等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小学生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笔者探究感恩父母途径,意在通过以感恩父母的有效途径研究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进而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二、问题的提出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或是单亲家庭子女,许多家长外出打工,

3、将其孩子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来养育。还有一部分孩子的母亲是经过买卖式的婚姻,孩子出世,她们早已离开他们了。这些孩子大部分都缺少父母双亲的关爱,缺少亲情教育,导致不少孩子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他们根本不懂得感恩之心,这是道德教育建设的一大空白。加之现代家庭中“42+”的结构已较为普遍,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亲,外公外婆宠,所有人只围着他(她)一人转,家庭的重心落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受到的关爱强烈而集中,从而使得孩子凡事唯我独尊,对父母的苦心不理解,对他人缺少关心。 笔者是重庆永川区板桥镇属中心小学的教师,有学生9名,地处偏僻的农村,留守儿童占3.8%,单亲家庭子

4、女占7%,孤儿占1.5%。通过对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知道父母每天早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吗的占479%;不知道的占5.1;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的占5%;不知道的占44;认为父母照顾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占4%;经常对父母发脾气占3;不知道父母生日的占3.2%;平时在家里会向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的只占4.3%;父母会经常教育孩子要懂得回报、感恩的只占%;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而在父母生日时表达过祝福只有2.7。 感恩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促成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笔者重点从学校、家庭两方面来探索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在农村学校对小学生开展感恩父母有以下的途径 (一)学科教学渗

5、透感恩教育 如在语文课中,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在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中,对这些内涵的挖掘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每一篇课文所蕴涵的感恩内容不同,每一篇课文结合施行的感恩教育方法也各异。既可以从不同人物入手,让学生变换角色体验,在赞赏中体验给予他人 -1- 善良、同情、仁爱、恩情之后的快乐,让学生知道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感恩是快乐的、幸福的。又可以从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震撼和感动,让学生感受对生命的珍重,进行感恩教育。 数学课中,开展“家庭收入支出情况调查,让学生算一算父母给自己的亲情帐”;英语课中,让学生以感恩为主题进行英语对话,表演英语小品

6、;音乐课中,让学生都学会唱感恩的心等感恩系列歌曲;美术课中,让学生动手制作“献给的礼物”;体育课中,要求每位学生学会手语操感恩的心我们要让每个教师,都成为感恩的传播者,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感恩教育的阵地。 (二)教育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1.要让学生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与日剧增。“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如何呢。”可以让学生担任小记者,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邻居老公公、老婆婆等进行采访,特别要询问老年人是否有受到冷落、虐待、遗弃等不孝的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象,自主发问,真实记录情况。当然也可以按以下提示去了解情况: a

7、你家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和你们住一起吗。若不是,他们住在哪。 老人的房间里有彩电看吗。有冰箱、空调用吗。若没有,那是什么原因。 年老体弱,有的已失去劳动力,晚辈给他们赡养费、医疗费吗。 d当老人生病卧床不起时,晚辈会带他们去医治吗。有人去护理吗。 e老人在家里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吗。这是为什么呢。 f你是怎样对待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长辈的,有什么不孝之言行吗。 假如你老了,处于一种被冷落、遗弃的处境,你的感受将会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身临其境,去探索问题的根源,去亲身感受那些不幸的老年人的滋味。经学生的采访调查,晚辈对老人的一些“不孝之举”令人深思、催人警醒。通过幕

8、幕真实事例的采访,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振憾。让学生知道感恩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啊。 .要让学生领略感恩教育的时代内涵 学生年龄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光凭课堂上单纯、空洞的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为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在上好感恩教育课、开展好感恩教育主题班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搜寻活动,进行心灵对话,从而去获取感恩有关的知识。 与父母对话。请父母讲述前辈孝敬的故事,从纯朴的语言中去领略感恩的内涵。 与教师对话。明确感恩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知道应该弘扬什么,拚弃什么。 与同伴对话。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辈的,了解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与

9、书本对话。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通过查阅圈划、摘录笔记等形式来知晓前辈感恩的动人事迹。 与电台对话。经过声讯,认识感恩的含义、内容与方式。 与网络对话。引领他们进入教育信息网络,搜寻、了解新时代赋予感恩的新的涵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典型的事例中去感知理解感恩的时代内涵,懂得感恩的内容与方式,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感恩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是当代中小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 3.让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应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振憾。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长、活动方式,让学生自

10、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根据搜寻的有关“感恩”的信息,进行艺术创作,并进行展示。 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让学生用优雅动听的童声,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 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是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之特色。 创办“感恩”的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显明的内容,定期出刊有关感恩的所见所闻,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从而得到感染。 设计“感恩”的广告。用既真实、生动,又讽趣、幽默的画面去感染学生。 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歌舞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

11、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犹如亲身感受一般,从中得到熏陶。 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通过不同的形式施展才华,使感恩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孝、知孝、行孝”的热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 4.让学生体验感恩教育的真实情感 开展活动之前,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调查。通过调查,体会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艰辛,体验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感恩的真实情感。 结合节日,开展活动 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母亲节,开展说出你埋藏心底的话

12、语“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活动中,让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演绎人间亲情的温暖。又如“九月十日”教师节,师生之间一次坦诚的交流,一句真心的话语,一件特别的礼物(自制的),述说着人间至纯的真情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 学做父母,体验辛劳 妈妈十月怀胎后才把我们生下来,那是什么滋味呢。把一定重量的米袋(等同于刚出生小孩的重量)绑在自己的腹部行走、扫地、读书、写字感受一下母亲的辛苦。 b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动。寒风呼呼地刮着,把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夏天高温,参加户外劳动。室内气温高达0,室外甚至超过了0。这样的天气,作为农民

13、出生的爸爸、爷爷还要下田插秧、除草、施肥、防虫治病。提倡让学生在暑假跟着他们父母一起去插秧。体会到了父母干农活的疾苦。 d有的同学的父母小商贩业主。在的摊头站了一小时,感受一下腰酸腿痛的滋味。 亲身体验这些活动,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从真实的感知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三)家校联通践行感恩教育 学校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感恩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让学生践行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言行不一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

14、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道德的发展。为此,可以采取“教师布置、检查家庭督促、反馈学校评价、激励”等方式,让学生在家庭、社会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1.经常问候,让父母舒心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此,鼓励学生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生日卡、节日卡等,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要求学生每天出门上学、放学回家都要打招呼。通过语言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思想情感。 少说多做,让父母省

15、心 “生活的苦难有十分,而你却尝了九分”。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操心又操劳,一个孝敬父母,尊敬 长辈的行动,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动,也比那些美丽动听的语言强百倍。因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力求自理,并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扫地、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家务事;多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如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诚实守信,让父母放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做人”是人的一生的头等大事。如果一个人无论做啥事,总让人担惊受怕,不是违纪违法,打架坏事,就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给父母带来耻辱,这样的人,即使他有孝心,也不能使自己的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甚至整天让父母提心吊胆,不放心。为此,要求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分清是非,牢记“八荣八耻”,力求做一个诚实守信、积极上进、举止文明的好孩子,真正让父母满意、放心。 4.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