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51099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与方法读书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ANCHANG UNIVERSITY期末作业THESIS OF FINAL EXAM(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题 目: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报告 学 院: 教育学院 系 教育系_ 专 业: 学科教学(历史) 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 论文得分: _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裴娣娜,女,1942年2月生,汉族,重庆人,1959年9月1964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64年6月加入共产党,现为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兼)。 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特长: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

2、研究方法。二、主要著作:1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2教学认识论(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4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5中小学教师保健手册(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6现代教育论(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7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8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9教育实验评价的研究(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10发展性教学论(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年8月。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12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及法规文件要览(撰写其中第五章: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13教学认识论(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4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丛书(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已出版-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任长松:探究式学习;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现代教学论(一、二、三卷,共136万字),(主编,本人撰写总序、后记及全书中的4章,共17余万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9、10月出版。三、本书目录 序言 前言第一编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

4、般原理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第二编 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第四章 研究课题的选定 第五章 文献检索 第六章 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 第七章 教育研究的设计第三编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第九章 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 第十章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 第十一章 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 第十二章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第四编 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第十三章 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 第十四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及评价 第十五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及其效能教育研究的基础术语主要参考书目四、内容简介 教

5、育研究方法导论是作者裴娣娜教授的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并广泛地吸取了我国和西方教育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全书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又广泛地吸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成果;还将数学方法应用于教育科研,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又反映出教育研究方法的时代特点。 (一)研究的基本特征 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是经验的。教育研究是以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为特征的。 (2)研究应是系统的。研究是一

6、个过程,为了便于实施研究,使研究过程系统化将是合理的。一般划分为46个步骤: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研究过程是有系统的和有秩序的,但研究过程也不是死板不变的。 (3)研究应是有效的。即它是基于事实或证据,也就是“能够被证明的”。 (4)研究应是可靠的。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需要研究者在自身经验可能的范畴内尊重事实、尊重数据,运用已被验证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和科学(至少是合理的)的操作程序。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方法一,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护展知识;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际的问题。 方法二,基于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定性研究和定

7、量研究。克莱斯万的一种定义方法,定性研究是指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指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三)理论的作用 理论是一个判断或一系列判断,用它们我们试图以系统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现象。 “理论能提供一个框架,研究者以此为起点来追寻研究研究问题。理论能鉴别出最重要的因素,能为系统地、相互联系地展示研究的各个侧面提供一个准则。除了系统观点外,理论还能较好地鉴别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白点、弱点和不一致点。” 教育研究中,理论还有综合功能,它能将观点和个别的经验性信息整合为一整套的思维框架,使认识更深刻,意蕴更博大,应用范围也更加广阔。理论的另一个作用

8、,提供一个或多个可检验的普遍性判断,并在实践和深入研究中使用这些判断。 (四)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研究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其间,时有重叠和变化。 (1)确定问题。这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问题必须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 (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之前,一切测量的手段都必须明确。必须对资料进行集中、编码并为分析做准备。 (3)分析资料。对资料的总结、加工并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 (4)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需要解释、结合、洞察等,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五)研究问题的选择。 研究问题不是在朝夕间便确定下来的。它是一个需要研究者对可能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通过不断的思考,以及与他人探讨方能确

9、定的过程。问题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再确定。有时问题会扩展,有时被精炼。 (六)查阅文献过程。 查阅文献过程,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1、信息是从哪里发现的?2、在信息找到后,我们应做什么?3、是什么构成信息? 查阅文献的意义:1、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2、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做了哪些工作;3、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4、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5、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6、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五、读后感: 裴娣娜教授所著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成书于1993年7月,此本书完整系统的向我们阐释了教育科学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

10、此书,我们会了解到教育研究的三个基本组成: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估。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教育研究的五个基本方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理论与实际,中国与西方的结合,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不仅叫人学到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学到了现代化科学方法。是一本很实用的教育科研用书。 在书的开始,作者就指出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他们特殊领域的研究,而且,为使别人了解他们,应加入研究的行列”。“教育研究工作者应始终将合乎要求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然而,

11、如果研究未能尽善尽美,研究者也不必灰心,因为完美无缺的研究似乎还未曾有过。”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的专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从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的科研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效果。在古代,当教育研究尚处在萌芽阶段,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时,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必然限于直觉观察和经验描述的水平。在西方近代,当经验论和唯理论成为认识论的主导思想的时候,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方法得到广泛地应用。当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确立之后

12、,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它赋予了教育研究以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时期。目前新的科学方法层出不穷,特别是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使教育科学的发展又步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研究方法也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且还不断向着分科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教育研究方法,尤其是方法论的发展,对于教育科学的发展是何等重要。裴娣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中指出研究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其间,时有重叠和变化。确定问题,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问题必须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在确定问题的过程中,选题是一件十分困难和研究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带给

13、我几点体会:第一,研究者,可能难以区分“现象”和“问题”。就我目前的理解,现象是凭感官可以感知和描述的,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同时“问题”的内容,往往带有明显的专业视角,例如,对“学生沉迷网络现象”,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会有不同的思考,并会引申出不同的研究问题。不同领域的研究,其实是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对同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第二,选题,是一个问题聚焦的过程。作为研究中的部分教师,要承认自己当前的局限,也需要对自己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确信通过持续的思考和学习过程,问题的本质会逐步显现。聚焦问题,类似于一个“剥笋”的过程,中间过程是不可以跳过的;第三,即便进入研究后,问题还在不断

14、的确定、清晰甚至调整之中。我们就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提出具体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我们要坚持观察的全面、系统、客观,使观察所得的经验事实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就要做到:要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观察事物,把握客观对象的各种因素、各种关系和各种规定,如实地反映现实情况,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感情色彩。 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使我对中国如今的教育科研有了更深的了解,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最新动态。书中伟大的教育智慧不断启迪着我们,教育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的智慧,随处可显魅力;伟大的教育智慧,其实就溶于渺小的一人、一处、一时、一课、一事之平凡间。追随教育新理念的航标,以爱心为本,以信心打底,以恒心求索,以人本为尚,以发展为望,令我们的新世纪教育由“悠然的量变”及至“可喜的质变”。我相信由细小之育,创伟大之业,一定会有教育的奇迹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