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51092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玉田博士谈饮食与健康.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德市中医院中医肿瘤科饮食与健康张玉田博士著作者简介张玉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承德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承德市抗癌俱乐部主席。现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癌症姑息医学杂志、中国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为特色,结合生物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无明显毒副作用的全身治疗手段与肿瘤绿色疗法肿瘤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热疗、射频消融治疗、放疗粒子植入治疗、体腔热灌注治疗、介入治疗、毫米波免疫治疗等微创或无创的局部治疗手段相结合,有选择性的结合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最大程度的消除肿瘤

2、细胞。张玉田博士全面开展肿瘤中医辩证治疗,开拓性的把中医火针治疗技术、外用膏药治疗技术、香药悬灸治疗技术用于肿瘤临床治疗,对浅表肿瘤、淋巴结转移癌、骨原发及转移癌、癌性疼痛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张玉田博士还把心理咨询师引进临床,免费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饮食指导,使肿瘤康复治疗手段更为完善。并建立肿瘤患者自我康复和保健的乐园抗癌俱乐部,把医生、患者及家属结合起来,发挥群体抗癌和心理治疗的优势,全面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临床上不仅用中医药治疗肿瘤,还把中医传统治疗的手段如:针灸、足疗、原始点穴位按压、经络导引、拔罐、刮痧、食疗、静坐禅修等康复养生方法全面应用于临床,最终实现肿瘤患者不转移、不复

3、发的目的。并成立预防保健中心,检测癌前病变,预防癌症发生;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发现早期微小癌症及时治愈。让这种中西医并重的肿瘤治疗新模式,逐渐代替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的单纯西医的传统治疗模式,让中医传统治疗手段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主角。真正实现肿瘤治疗内科与外科相结合、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身体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还肿瘤患者一个健康的体魄。 联系电话:13932486616,0314-2086085饮食与健康有人说过:聪明人投资健康,明白人积累健康,普通人忽视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健康是生命的保障,而均衡的饮食是健康的保障。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饮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

4、深入人心,不仅发展出东西南北的几大菜系,还有各具风味的众多小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常有人说,吃的最高境界就是吃出文化。但在实际生活中,仅仅吃出文化未必对人最有意义,能从饮食中吃出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有着不同的养生功效,在具体的搭配上也各有禁忌。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十分巨大,吃的最高境界是吃出一个健康的体魄。日常饮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哪些东西不宜吃,哪些东西不宜多吃或尽量不要吃,哪些东西在哪些情况下不宜吃,不同的食品应盛放在哪些材质的容器中等等,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把食物的特征同自己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结合起来,了解日常饮食的禁忌,纠正

5、头脑中长期存在的认识误区,这就要求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饮食安全与饮食养生。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介绍,全球癌症发病率目前仍在上升,推测到2020年,当世界人口达80亿时,新发癌症患者将达2000万,其中死亡人数1200万,并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目前除了少数几种肿瘤如子宫颈癌发病率减少外,多数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各国的肿瘤专家在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等得出这样的结论,癌症的发生35%和膳食有关,范围大致在20-60%之间。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加重、加速有害因素危害人体,造成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人类每天

6、的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很大的联系。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换句话说叫“癌从口入”。 一、我们每天的饮食中到底什么能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呢?(一)过量的脂肪:高脂肪饮食增加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及糖尿病等常见病的发病率,这是众所周知的,高脂饮食还会增加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这个结论是不容争辩的,它反映了世界范围内专家调查研究的结果和意见。有人研究长期、大量摄入红肉,直肠癌危险增加四成,长期、大量摄入红肉和熟肉制品分别可使远端结肠癌危险增高29和50,长期摄入禽肉和鱼肉则可降低近端和远端结肠癌危险,但不影响直肠癌危险。在目前国际上关于饮食因素与不同癌症的关系之中,肉摄

7、入与结肠癌的相关性是最强的,认为由于烹调过程中生成的杂环胺,熟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增加肠道对亚硝胺及其前体的暴露,以及血红素的细胞毒性作用(损伤结肠粘膜,并刺激上皮增生)等机制,而且这些因素还可以协同致癌。 (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防腐变色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腌制肉食类,如火腿、午餐肉、烤肉、熏肉、泡菜等,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能和蛋白质新陈代谢产生的胺基合成亚硝胺,这种物质的致癌作用是肯定的,是胃癌、食道癌的主要病因。( 三)黄曲霉毒素。有多种霉素菌能产生致癌物质,最著名的一种叫黄曲霉毒素,是很强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及干薯上。近几年调查表明,在非洲、中国

8、和东南亚发生的肝癌与黄曲霉毒素含量高有直接关系。(四)烹调。不当的烹调方法会使有益食物变成有害食物,有害食物变得更加有害,甚至致癌。用木炭烘烤牛肉或猪肉,会产生环芳烃类化合物,附着在肉食上。这种芳烃类化合物含有苯并芘,和香烟产生的焦油一样是很强的致癌物,熏烤食物熏肉、火腿、熏火鸡等都含有此类化合物,还可能含亚硝酸盐,因此应避免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鸡、鸭、鱼肉等)在烤炸煎过程中,由于高温能产生一种诱变剂,诱导细胞癌变。 (五)吸烟。吸烟造成的癌死亡率占全部癌症死亡率的30%:吸烟是人类患癌的主要原因,吸烟与肺癌发病有直接关系,80%的肺癌是吸烟所致。由于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癌病死亡

9、率的 20%以上。吸烟还与其它几种癌的发病有关,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膀胱、肾脏及胰腺的癌症。这些癌与肺癌相加,估计因吸烟造成的癌症占全部人类癌死亡病例的30%左右。美国对吸烟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据统计,自1930年以来,肺癌在美国的发病率已增加10倍以上,这与吸烟人群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是导致肺癌等多种癌症的重要病因。戒烟对防癌有好处,戒比不戒好,早戒比晚戒好。 (六)饮酒。经大量研究表明,饮酒可使癌症的发病率增加。酒精与乳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有关。 严格地说,饮酒不是患癌的直接原因,酒只是致癌物的助手或推销员,能促进致癌物起作用,还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10、。(七)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癌症密切相关。据调查,食管癌患者半数以上有暴饮暴食的习惯。我国华北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好食热或硬食物的习惯。目前认为单纯素食是有害的,易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胃癌的发病率增加。此外,单纯素食使体内胆固醉摄入减少,其在血液中含量过低,可诱发癌症。(八)过咸食物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英国和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爱吃过咸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是其他人的两倍。研究人员对约4万名日本男性和女性的食物结构及身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吃过咸食物的人最容易患上胃癌。人在吃入过量的高盐食物后,胃内容物渗透压增高,这对胃黏膜可造成直接损害。高盐食物还能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

11、,而前列腺素E能提高胃黏膜抵抗力。这样就使胃黏膜易受损害而产生胃炎或溃疡。高盐食物中含大量硝酸盐同时,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容易形成具有极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因此,人们进食宜清淡,每日摄入的食盐量应控制在56克,最多不能超过8克。二、怎样通过合理饮食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二三十年前,如果有人说“饮食与癌有关系”,“某些食物可以致癌”,“某些食物可以抗癌”,或许会被人嘲笑。然而步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发现约有1/3的癌症是由食物引起的,故科学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可以预防部分癌症的发生。 如何调配饮食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少专家认为,人体需要的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

12、的多少,对人体免疫功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疾病乃至癌症的发生,多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不正常有关,因此科学调整膳食结构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脂肪饮食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西方国家近年结肠癌死亡率呈直线上升,从对其膳食的组成分析可以看出,脂肪、肉类、食糖摄入量明显增多,而谷类、纤维、淀粉及一些微量元素摄取量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对于前两者,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懂得,只要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就可以防止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发生。其实癌症也是一样,许多癌症都是可以预防的。令人遗憾的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医务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预防在控制

13、癌症中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癌症是不治之症”的偏见,使人们步入误区,认为癌症的主要遗传因素不明,病因不清,无法预防,患者失去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医学研究也偏重于治疗方面。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症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假如我们在癌症预防方面工作做得好,患病人数可以减少500万,死亡人数可以减少300万,进行定期普查死亡人数可以减少100万,通过改善治疗手段死亡人数又可以减少200万。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我们可以把1200万的死亡人数减少到600万。 我们从上面的数字就可以发现癌症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可以断言,21世纪的医学应该是以预防为主的医学。那么癌症怎么预防呢? 第一

14、是维护健康,减少致癌性暴露。主要指的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是我们应树立起来的健康新概念。 第二是干预癌前状态,阻其进程。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化学预防的手段。 第三是及时发现未浸润或转移的早期癌。如果我们能在癌细胞还没有转移和浸润以前,就把它找出来,就可以花很小的代价去治疗它,效果是非常好的。 癌症之所以可以预防,是由于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从表面看,许多病人发现患癌症时已到晚期,但并不等于癌症发病突然。先不说癌症发生可以防患于未然,就是从有了病灶开始,仍要经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以胃癌为例,从出现浅表性胃炎开始,到最后的癌症,要经过萎缩性

15、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3个阶段,第一阶段有病灶轻、中、重度之分,全过程下来往往需要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演变时间。只要重视,就有充分的预防机会。所以,有专家研究认为,积极开展预防,再过20年,至少可减少300万癌症死亡病人,相当于通过普查减少100万人、改善治疗又减少200万人才能达到的降低死亡率的总和。不必谈癌色变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尤以恶性肿瘤为甚,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头号杀手。 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已日益深化,当今癌症已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在人们熟识的亲朋中已不乏治愈的癌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已明确提出防

16、治癌症的“三个1/3战略”,即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现有的诊治手术,早期发现而彻底治愈,另外1/3癌症则可合理运用当今的医疗方法即可提高疗效、减轻痛苦,延长其生存期。癌症一般早期没有什么症状,等到患者有感觉时一般都已发展到二、三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乳腺癌为例,早期发现的,5年生存率达90%,甚至更高,而中、晚期发现的生存率只有50%左右。早期发现肿瘤,患者本人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癌症早期的7大警报为:大、小便习惯的改变;久治不愈的疼痛;反常的出血和分泌物;乳腺和其他部位增厚或有肿块;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疣或痔有明显变化;持续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出现以上情况,切不可疏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