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510641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共建美好和谐社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通过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

2、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二、学情分析学生从新闻中对和谐社会是有所了解的,但对和谐社会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面前,应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当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引入:解读材料透视: 民生焦点食品安全1教师

3、提出问题:(1)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例。(2)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搜集后全班交流讨论。2学生交流讨论。3教师总结: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二)讲授新课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合作探究:仔细观察,分析图片,指出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符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指出其符合或违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什么特征。3学生举例:社会上仍存在着哪些不和谐的现象?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

4、主义的本质属性;3.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相关资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这次全会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相关时政: 2013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7亿农民迎来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的新机遇。春节前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直面现实生

5、活中的问题,确立了“收入倍增”、“差距缩小”的目标。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三个公平”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经验总结和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石。(三)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板书)小结: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2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四)阅读与感悟在不丹感受幸福。第二课时: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人人有责一、引入新课教师开门见山提问: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二:小组讨论:如何改善民生?师生总结:(1)建设和谐社会,党和国家要怎样做?一、着力改善民生1.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积极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3.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十个更好”)(2)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怎样做?二、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社会作出一份力,添一分彩。(三)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板书)小结: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国家:_个人:_ (四)课后作业“社区建设小调查”主题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