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509482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运动第一定律安顺学院附中 谭 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4、理解惯性并会运用惯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物理定律推导的科学方法。2、通过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 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小车、木板、毛巾、玻璃、多媒体

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开场白:同学们,前三章我们学习了运动学,第四、五章我们学习了力学,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与受力似乎有某种联系。请看老师做的简单演示。 (用手推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手不推,小车静止) 提问:刚才的演示,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 师总结:从刚才的演示中,我们看到了物体的运动与受力有某种联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作出了回答,他把物体的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精炼地概括为三条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以后我们会知道,这三大定律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对学好力学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先学习牛顿第

3、一定律。 (二)、新课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得出来的呢?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历史。 一、历史回顾 (1)实验一:手推小车,小车运动;手不推小车,小车静止。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停止运动。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000多年前)。 没有力作用的时候,物体是不是就不会运动了呢?对于这个问题,伽利略给出了结论。 (2)实验二:小车在不同接触面上的运动实验(毛巾、木板、玻璃) 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回答: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小球运动的距离不一样,如果接触面光滑,那么小球的运动就不会停止。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的观点

4、。 (3)请同学们思考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观看伽利略理想实验演示,说明力与运动存在什么关系)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概念: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师讲:牛顿第一定律很精炼,但同时也很抽象,那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呢? (2)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解读: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外力时,物体仍然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外力作用是为了或者迫使原来的状态改变,为牛顿第二定律作铺垫)。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

5、经过实验推理得到的定律。4、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学习惯性以后再来阐述)。 三、惯性: 师讲:初中已经学习过惯性,那么请同学们阐述一下惯性的概念。 (1)惯性概念: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惯性的量度提出可能与惯性量度有关的几个物理量,观看视频得出结论: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3)惯性的意义(乒乓球实验) 惯性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 (四)应用实例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我们来看一个实例。例:坐在运动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当汽车突然急刹车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乘客身体向前倾。师问:这是什么原因?写生回答:惯性。师问:

6、那为什么是向前倾而不是向后倾?老师进行解读:坐在汽车上的乘客,随汽车一起向前运动;突然刹车,有力作用在汽车上,但这个力没有作用在乘客身体上,而是作用在乘客的腿上;汽车受力停下来,乘客的腿也将随汽车停下来,但是乘客的身体并没有受力,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因此,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乘客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乘客的身体将向前倾。这是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师讲:同学们,通过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汽车急刹车这个生活中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师总结: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以模拟成为物理问题,通过物理规律来解决,所以,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五)

7、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的观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经过实验推理得到的定律。 (4)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六)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2、课本P105 课后练习题 做在书上 (三)、板书设计:一、历史回顾: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笛卡尔: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二、牛顿第一定律:1、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解读: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经过实验推理得到的定律。 (4)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 三、惯性: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特点是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要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所以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多联系实际问题加以分析,以使学生澄清错误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