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50668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 2.能力目标:运用相关图表资料,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通过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培养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及严峻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教材内容解读知识点1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1)环境问题的概念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环境问题的分

2、类 原生环境问题 是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包括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旱灾害等;或者自然界本来就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而引起的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更多的是由于人为原因而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温馨提示:(1)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可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可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可引起

3、生态破坏。(2)区别“公害病”与“地方病” “公害病”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地方性疾病,完全是由于人为原因污染环境造成的,凡处于公害范围内的人群,不分年龄大小,都会受到影响。如由于排放的污水含有汞、镉等有害物质,再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发生了如日本的“水俣病”“痛痛病”等。“地方病”是由于某些地区的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如果人们长期在这样的水土环境下生存,就会导致某些“地方病”,如“大脖子病”“氟骨症”“克山病”等。知识点2 环境问题产出的主要原因(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地震、台风、水旱灾害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抗灾防灾能力不断增强。而目前的环境问题,更多的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它体现在:(2)人口压力是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方面温馨提示:(1)滥采滥用自然资源,如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造成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失调;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使有害于人体的元素和放射性元素任其散落地表各地,污染环境。任意排放有害物质,把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污染和毒化环境,危害人类健康。(2)注意人口压力对环境的影响要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当前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资源消耗随之增多,而环境供应资源和净化

5、废弃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承载量,都会引发种种环境问题。二是由于人口素质不高,生态意识淡薄,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滥采滥伐、滥垦乱牧、滥排乱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由于人口素质不高,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不合理,有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开采自然资源,加速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使资源趋向枯竭。知识点3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为,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

6、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见下表:环境问题人 为 的 原 因造 成 的 危 害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森林遭破坏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风暴和风暴潮加剧酸雨污染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使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生物生长;腐蚀建筑物臭氧层破坏排放氟氯烃等化合物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和其他生物的生长生态破坏生物物种锐减对野生生物的滥砍乱杀,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使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滥垦滥伐等大规模破坏森林植被耕地越来越贫瘠;造成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土壤荒漠化滥垦滥牧等不合

7、理利用土地气候变干,风沙灾害加剧;沙漠侵吞,耕地面积减小温馨提示: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规模的全球性。一些环境问题如酸雨、水污染等,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一些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其影响的范围是全球性的,它们产生的后果也是全球性的。还有一些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太空垃圾等,涉及高空、海洋甚至外层空间,具有大尺度、全球性的特点。(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人类大规模干预环境,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例如,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

8、土壤,绝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面;已经灭绝的物种不能重新出现。(3)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同时难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被发现。【人类开采矿山、修筑水坝带来的环境问题】(1)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地面不均匀沉降。矿产资源地下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是严重的,地面不均匀塌陷致使地面建筑物出现裂隙,甚至倒塌,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道路被破坏等。破坏地表生态系统平衡。一般露天开采需对地表土层进行剥离,破坏了地表植被和水系,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是滑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诱因。对地下水资源产生破坏性影响。一

9、方面破坏地下水层,地下水流失,导致水源地紧张;另一方面又污染了部分水源,加剧了用水紧张状况。污染空气。一方面是开采爆破所用炸药对空气的污染和爆破土石产生的尘埃对空气的污染;另一方面是矿石层所夹含的有害气体因开采释放对空气的污染。废石污染。开采过程中的大量废石大多与矿石一道被运到地表,占用耕地和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2)修水坝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大面积灌溉,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常年蓄水,沿岸及支流水草丛生,导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或通过灌溉系统使一些低洼地区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得以传播和蔓延;由于营养物质被拦截在水库中,下游的鱼类缺乏饵料,或因在支流建坝使鱼类洄游受阻,致使渔

10、业减产;由于大坝及水体所产生的巨大外部压力,可能使大坝下的地层产生新的断裂,诱发地震。典例精析【例1】 全球三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座城镇于当地时间2008年3月29日晚8时起陆续熄灯1小时,以提高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警觉。据报载,20世纪是近千年最暖的一个世纪,其中90年代又是20世纪最暖的十年,而21世纪全球变暖的速率将超过过去一万年的自然温度变化速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目前面临严峻形势。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全球变暖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原因包括(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开发利用冰川 滥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空调的广泛使用A B C D(2)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使全球生态

11、系统更加平衡稳定 B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C使某些脆弱的物种灭绝的风险减小D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解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毁损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调的广泛使用可能带来的问题是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打破了全球生态平衡,使一些生物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答案】(1)C (2) D【例2】据刊登在2006年科学杂志上的“人类和鱼还能亲密接触多久”科学报告,发现海洋多样性海洋鱼类、贝类、鸟类、植物和微生物等种类急剧萎缩,29%的鱼类和其他

12、海洋生物种群的捕捞量将减少90%以上。再过40年,烧蛤蜊、蟹肉丸、炸鱼排,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可能仅存于人们的记忆中。(1)你同意“40年后人类将吃不到海鲜”的说法吗?为什么?(2)你认为科学杂志为何要刊登这幅图片?(3)谈谈这幅图片对你有何启示?【解析】世界的渔业资源储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大大减少,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以及各国对这种肆虐捕捞的限制不力。世界水产业应在满足消费者对鱼类产品需求的同时,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以免竭泽而渔。【答案】(1)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目前,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破坏和过度捕捞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

13、施,世界渔业资源将进一步减少。(3)人类要注意加强对渔业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这样人类才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例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了解。(1)人类排放氟氯烃类物质形成臭氧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合物

14、、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破坏森林所致。(2)分析环境问题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经济)问题。(3)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例4】阅读“PPE怪圈”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

15、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所以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1)从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动因。(2)从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3)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和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体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入手,简述线索成立的原因。【解析】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解题时要分析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发生的关系:因为生活贫困,生产技术就低下,就需要增加劳动力数量;而人口增长又会加大环境的压力,导致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又会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生存条件恶劣,生产收成减少,生活更加贫困。【答案】(1)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