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燃烧与灭火1.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50651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1 燃烧与灭火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单元1 燃烧与灭火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单元1 燃烧与灭火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单元1 燃烧与灭火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1 燃烧与灭火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1 燃烧与灭火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烧与灭火(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锦江中学 谌双蓉 一、 教材、学生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作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知道是很多促进燃烧和帮助灭火的方法,只是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本节课将学生已知的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更多的期待与想象。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

2、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燃烧的条件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讲授:讲解启发与演示启发结合;2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用品:白磷、红磷、试管、玻璃棒、酒精灯、烧杯、湿抹布。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应用白磷、红磷实验的对比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套以小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提出问题、

3、猜想与假设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活动结论探究燃烧的条件六、教学流程图小结本节你的收获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成的目标引入课题视频引入主题魔术:滴水点灯 、烧不坏的手套【过渡】:水也能使酒精灯燃烧,那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手套没烧坏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好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 引入今天的新课新授内容【PPT】课题 燃烧与灭火【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猜想与假设】【查阅资料】可燃物着火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一般不改变物质白磷红磷汽油木材木炭硫酒精无烟煤着火点40240250250-330320-370260558700-

4、750【分组实验】【获得结论】【过渡】3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吗?【讲解】我的衣服是可燃物吗,有空气吗燃烧了吗?【过渡】实验室中有两种常见的可燃物-白磷和红磷(展示)【教师讲解】(步骤3引导再做)1、 在烧杯中放一定量热水,并放一小块白磷于水中;2、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等体积的红磷和白磷;3、 将一个漏斗倒扣在水中白磷上4、 观察现象【教师引导】1、 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了什么?2、 为什么水中白磷不燃烧?【过渡】这个现象像极了一句成语“水火交融”。化学就是这样的神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可燃物氧气温度小组讨论分组实验并组汇报学生回答观察现象观察现象学生回答利用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探

5、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并学会探究酸和碱反应的方法由生活中事例让学生得出结论3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进一步理解燃烧的条件进一步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并紧密联系燃烧条件反馈与小结【结束语】化学在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少年的你们应该学好化学、用好化学。很愉快和大家相处了一节课的时间,你们的出色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从情感上让学生们感受火是有情的,并熏染学好化学、用好化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八、板书设计燃烧和灭火一、 燃烧的定义二、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九、课堂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