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503406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禾草灵(FE)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W1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对FE的降解效果(FE特征吸收峰在239nm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从大量使

2、用除草剂的土壤中获取菌株B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C应使用以FE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D据吸收光谱可知,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2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距离的增大,蝗虫的种群密度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3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

3、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是因为温度可以直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消化酶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一定需要通过囊泡机制C过氧化氢酶催化效果不一定比 Fe3+催化效果好D过氧化氢酶与 Fe3+在催化等量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氧气量相同5井冈霉素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农药,由于多年的单一使用,部分地区纹枯病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井冈霉素使纹枯病菌发生基因突变B纹枯病菌突变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C井冈霉素对纹枯病菌的

4、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D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6诺如病毒是寄生于肠道细胞中的一种RNA病毒,感染此病毒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染B特定的抗体与诺如病毒结合可使其失去致病能力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7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

5、转录和翻译的能力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8(10分)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B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C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D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二、非选择题9(10分)光呼吸是所有进

6、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代谢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即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特点是有机物在被分解转化过程中虽也放出CO2,但不能生成ATP,使光合产物被白白地耗费掉。所以光呼吸越强,光合生产率相对就低。光呼吸现象产生的分子机制是O2和CO2竞争Rubisco酶。在暗反应中,Rubisco酶能够以CO2为底物实现CO2的固定,而当O2浓度高、CO2浓度低时,O2会竞争Rubisco酶。Rubisco酶以O2为底物,对五碳化合物进行加氧氧化。光呼吸使光合作用产物损失的具体过程如图所示。水稻、小麦等C3植物的光呼吸显著,通过光呼吸损耗光合作用新

7、形成有机物的1/4,而高粱、玉米等C4植物的光呼吸消耗很少,只占光合作用新形成有机物的2%5%。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代谢的不同点是,C4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具有一种特殊的PEP羧化酶,它催化如下反应:PEP+HCO3苹果酸(C4)+Pi。苹果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生成CO2用于暗反应,再生出的丙酮酸(C3)回到叶肉细胞中,进行循环利用。叶肉细胞包围在维管束鞘细胞四周,形成花环状结构。PEP羧化酶与CO2的亲和力是Rubisco酶的60倍,也就是PEP羧化酶能固定低浓度的CO2。水稻和小麦作为养活全世界几乎40%人口的主要作物,它们的产量近几年越来越难满足全球快速增长的食物需求。目前,国际

8、上有很多科研人员致力于提高水稻、小麦的光合速率的研究,旨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1)在光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却无ATP生成,而ATP能应用于_(写出三条)等生命活动中,故会造成有机物浪费的结果。(2)有观点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高温天气和过强光照下,蒸腾作用过强,植物失水过多,_大量关闭,导致CO2供应减少。此时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的多余的_,并且光呼吸的最终产物还可以作为暗反应阶段的原料,这是有重要正面意义的。(3)综合文中信息,请解释C4植物光呼吸比C3植物小很多的原因_。(4)请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和本文中的信息,在基因水平上写出两条具体的提高水稻、小麦光合作用的研究思

9、路_。10(14分)植物叶片的气孔是CO2流入叶片的门户,也是蒸腾散失水分的门户。某转基因拟南芥的气孔保卫细胞中存在一种特殊的K+通道(BLINK1,如图1),它可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而野生拟南芥无BLINK1,气孔开闭较慢。图2表示拟南芥在一天中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下的实验结果。请回答:(1)由图1分析,转基因拟南芥保卫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_,其气孔可快速开启的可能原因是_。(2)CO2进入叶绿体后,先与RuBP结合形成1个_分子,随即该分子分解成2个3-磷酸甘油酸分子,再经NADPH提供的_及ATP、酶等作用下形成三碳糖。(3)图2中,连续光照下,野生植株和转基因植

10、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的干重无显著差异,这是因为两者气孔在连续光照下均开启,_;间隔光照下,转基因植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的干重大于野生植株,是因为转基因植株在强光时_,而弱光时_,所以每升水可产生更多的干物质。(4)该研究成果有望推广至大田农业生产中,因为通常多云天气下,太阳光照不时会出现不规律的_现象进而可能影响农作物干物质增量。11(14分)下图是有关甲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和乙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部分人员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四种条带各代表基因A、a、B、b中的一种。1号2号5号6号7号8号条带1?条带2条带3条带4请回答下列问题:(1)代

11、表a基因的是条带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8号的基因检测结果与7号相同的概率是_。(2)7号再次怀孕,若B超检查显示是女性,医生建议还需要进一步做两种病的基因检测,理由是_。(3)调查乙病致病基因在某地的基因频率可直接由_(填“男性”“女性”或“整个”)群体中的发病率得出。12某科研小组随机选择多只布氏田鼠,研究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耳鼓膜温度与核心温度接近,可反映布氏田鼠核心温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耗氧量(mL)产热量(千卡/小时)耳鼓膜温度()给药前1726382持续给药时间20min485331540 min607189615 min921068842h11312

12、58513h133122818停药时1451531695停药后20min175181169740min19220283715min211224853(1)从表中数据可推测,全麻后耳鼓膜温度降低,停药后耳鼓膜温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2)布氏田鼠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通过_的调节方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若将布氏田鼠置于5条件下,体温没有明显变化,此时体内_(填激素名称,至少回答两种)含量会增加,这些激素分子_(填“能”或“不能”)反复多次发挥作用。(3)若将布氏田鼠置于炎热条件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填“增加”或“减少”),尿量_(填“增加”或“减少”)。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

13、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制作(1)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以石油是唯一碳源,筛选出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长。(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筛选出固氮微生物。(3)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4)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此种物质,以抑制对该物质不具抗性的微生物生长,而不影响对该物质具有抗性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筛选出酵母菌和霉菌。【题目详

14、解】A、由于只有被除草剂严重污染过的土壤才可能含有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分解菌,所以为了获取能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株,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采集土壤样品,A正确;BC、为了淘汰不能分解FE的微生物,而仅保留能分解FE的菌种,则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应以FE作为唯一碳源,应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以FE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筛选,B错误,C正确;D、据吸收光谱可知,经W1菌株降解后在239nm处的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说明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理解目的菌株的筛选、接种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A【答案解析】由柱形图和曲线图可知,以石头为中心,距离石头的距离远近不同,蜥蜴数量、蝗虫数量、禾本科植物、非禾本科植物的数量不同,距石头的远近引起的不同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由曲线可知,距离石头越远,蝗虫数量越多,禾本科植物减少,非禾本科植物大量减少,种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