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49882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装饰装修难点分析1、现场情况不理想: 内装进场,土建外装改造及设备安装的许多暗埋管网安装同时施工,因此,会出现内装许多工序无法实施,影响正常工序的展开。 2、工期紧 本工程为适应建设单位开业的需要,工期较紧,同时工期与其它设备、弱电工程几乎同完工,如何确保工期,我司拟定了如下措施: 2.1 在进场前,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各专业工程师制定完善的施工双代号网络图、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成时间,并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班组、各人。 2.2 我司将作好开工后各施工班组的思想工作,树立舍小家,为大家的观念,加班加点,为按时完成任务尽心尽力; 2.3 材料采购部门

2、在进场初,就制定出开工所使用的材料计划并由专人负责逐项落实,公司财务部门将确保施工材料用款。 2.3 组织专人作好晚间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已完成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 3、交叉施工工种、单位多,工艺衔接复杂的问题 3.1 建议由建设单位牵头的施工现场每周例会制度,及时协调工程进行中发生的实际问题; 3.2 对穿插施工项目建立施工作业面交验制度,杜绝推诿扯皮现象; 3.3 树立全局观念,在交叉施工作业发生冲突时,主动忍让,确保整体施工进度。第一节工程实施难点、重点综述 污染问题:本工程施工噪音、施工粉尘直接影响到周边环境;同时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污水。如何正确控制污染源将自始至终是

3、本工程实施过程的重点与难点。 交通问题:无论是本工程挖土阶段还是砼浇筑阶段,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很多,很有可能造成交通堵塞,不仅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同时更会使文明繁华的各界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 工序间施工协调与成品、半成品保护:本工程工程量较大,涉及的工种、工序较多,而施工工期较短,极易导致工序混乱,而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更为困难。特别是在装饰施工阶段,多种工序交叉施工,工序界面处理非常繁杂。 第二节 交通控制 积极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与交通部门共同成立交通应急指挥联络系统,委托交警 部门加强警力在砼浇筑阶段维持车辆进出行驶的路段的交通秩序。日常作业计划须根据交通部门的交通计划制定。在基坑

4、开挖期间,白天进行挖、翻运至堆场,夜间安排运出工地。在工地附近主要路段安排专人进行交通安全监护。进出车辆驾驶员听从交通指挥控制中心的指挥、控制。进场尽量安排在晚间。 第三节 保证周边环境正常生活、工作、交通秩序措施 本工程周临市内交通重要道口、周临街道及居民区,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须确保不干扰周边环境正常生活、工作、交通秩序。具体措施如下: 所有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前,均办理代表其身份的施工证件卡,人员身份资料提交工地所警署保安部门审核、备案。施工人员均须配戴代表其身份的证件进入工地现场,从事其分内工作。 主动要求当地治安、派出所等部门,向项目经理部提出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的要求或规章制度,项目经理部将

5、无条件服从。项目经理部做好每一位进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与法制教育,签订责任状。 所有工地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周边居民区内或供电公司区域内。 项目部与当地派出所、居民委员会、交通管理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建立联协会议制度,保持周边道路的通畅,日常交通通道处委派专人进行交通安全监护,夜间在安全隐患处布置安全警示灯。 在工地运输繁忙阶段,如砼浇筑、土方开挖阶段,则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指挥,确定最合理的运输路线。在上下班交通紧张阶段,尽量不安排材料的运输,材料运输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 保持工地周边道路的清洁及工地内施工道路的清洁,在大风季节,道路上洒一些清水,以避免浮尘飞扬。 建筑物外立面的脚手架上,满挂绿

6、色密目安全网,以减少施工灰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除砼浇筑、基坑土方进行夜间施工外,其它工序尽量不安排夜间作业施工,以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秩序的影响。 合理布置木工机械等噪音较大的施工布置,尽量减少木工机械作业噪音对周边环境秩序的影响。 第四节 施工噪音的控制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采取相应措施,对噪声源采取吸声、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以减少噪声,确保达到控制噪音。 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布置时,应考虑使噪声源(如木工机械)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城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不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因特殊原因需要昼夜连续作业的,须报

7、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现场在午间和夜间不得使用电锤、电锯、电刨等高噪声设备。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润滑,确保机况良好,有效降低、减少设备非正常噪声。 在噪声特别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噪声。可采取的措施有:采用低噪声振捣棒,对空压机可采用消声器,对木工棚可采取密封措施,切割机、砂轮机等高噪声机械可考虑安放在具有隔音墙的房间内。 一旦环保部门及业主要求,则立即停止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作业。第五节 施工粉尘的处理与控制 粉状材料进场后二次搬运产生的粉尘控制:严把进货的外包装关,对散包或包装不严的粉状材料拒绝装车。粉状材料进场后二次搬运中,尽可能做到轻拿、轻放、防止人为造成

8、水泥等粉状材料外包装的破损。 现场用水泥采用散装水泥,水泥使用放料时应防止粉尘飞扬。 砂及零星砼搅拌时粉尘的控制:砂浆及零星砼应集中搅拌。搅拌机的周围应敷设围挡隔尘设施以防止粉尘向四周空间漫延、扩散。砼搅拌作业前,应在搅拌机的进料口、出料口用厚帆布进行遮挡,防止粉尘外溢。 施工现场界内道路扬尘的控制:对现场易起扬尘的路面,应设专人清扫,确保路面清洁,维持工地内清洁优美环境。需要时采取洒水的方式,以增加降尘效果。 各施工作业面扬尘的控制:施工作业面在施工过程中,对其产生的垃圾要集中堆放,及时清理,以尽量减少其粉尘的产生。各施工作业面清扫时,要严禁直接向下倾倒,防止粉尘四处飞扬,要将垃圾、粉尘集中装入容器内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对于脚手架外侧均布置全封闭密目安全网,避免扬尘飞扬,及时清理脚手架上的垃圾。 垃圾装运过程中粉尘的控制:为避免浮尘产生扬尘,应采用纺织袋进行分装,或在装车前对其进行洒水降尘处理。运输时,车辆要进行遮盖措施,防止行驶中产生扬尘,污染空气。 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粉尘(如木工机械等)的控制:对各种机械设备间要采用封闭形式。一是防止粉尘,二是防止噪声。材料切割应指定固定地点操作,切割时,如瓷砖、地砖、大理石等材料的切割作业,应带水作业,避免尘土飞扬,并每日及时清理作业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