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罪恶中的人性.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49870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罪恶中的人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罪恶中的人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罪恶中的人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罪恶中的人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罪恶中的人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罪恶中的人性老妇还乡被视为德语当代喜剧的“里程碑,其作者迪伦马特也因此被看作是继布莱希特之后“最伟大的德语戏剧家。这部喜剧无愧为当代德语乃至欧洲喜剧的经典之作。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和学者瓦尔特因斯曾经这样评论说:迪伦马特的喜剧“是在虚构,需要的是能够表现对环境那无可挽回的东西的想象和出人意料的睿智,是在创造风格;他的喜剧“不是为现存的世界加砖添瓦,而是展现着那基石上的千疮百孔;它所追求的不是对存在的证明,而是要采用夸张性的模仿去挖苦、去嘲弄、去重新创造;它表现着变化的东西,而自身同样处于变化之中。可以说,因斯的这段话比拟贴切地勾画出了迪伦马特喜剧创作的特点。老妇还乡用简单一点的话说讲的就是杀人复

2、仇的故事。众所周知,杀人是罪恶的,不可饶恕的,没有正面价值。在老妇还乡中,故事以克莱尔一声令下要以十亿换取伊尔的一条命后全城人的态度一点点揭示。整个故事有两个悬念点,一是为什么克莱尔非要伊尔的命不可,二是金钱到底能不能收买良知。两个点平行推进,主控思想得以展现当美好已经失去,情感的价值要靠金钱才能取得公正的审判,成功的复仇看上去只会更加悲剧。当年伊尔和克莱尔也曾热烈的相恋过,少女付出自己的贞操和全部的情感。她不知道青年男子在理智尚未成熟之前对于恋爱经历只是当成欲望来袭时的一种排遣,这一生一世的承诺,到头来,却不过是男人年老后一场关于青春的风花雪月的美好记忆。当克莱尔身怀有孕的时候,伊尔却对生活

3、有了重新的安排,他遗弃了克莱尔,娶了小百货店的马蒂尔德布鲁姆哈德。克莱尔诉讼到法庭,指控伊尔是她腹中孩子的父亲,伊尔收买人做伪证,用一瓶白兰地买通了两个男人让他们说与克莱尔有染,因此法院作了不公正的判决,克莱尔只得流落他乡,沦为妓女。她和伊尔的孩子只活了一年。像基督山伯爵一样,多年来饱经风霜的她,终于衣锦还乡,她要用“十亿买回属于她的公正。这个故事应该属于“黑色喜剧,其中有很多小丑型的喜剧人物:两个被割了的阉人、市长、记者、男人甲乙等,但显而易见,迪伦马特的喜剧不同于那些让人引起痛苦或者伤害的“丑的传统喜剧。没有了德语传统喜剧文学中可称之为概念化的善与恶的直接渲染或者皆大欢喜的圆满,而是以怪诞

4、的艺术思维模式,立足于反映一个充满怪诞的、让人无所适从的世界, 悲剧性的东西就是从喜剧中产生出来的。我们可以从喜剧中体会出悲剧性的东西,感受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时刻,看到张开的万丈深渊。故事的结局居伦城人赢得了富足有余的生活,但是却失去了人性的良知;伊尔接受了内心的审判赢得了作为“人的尊严,却失去了生命;克莱尔赢得了她想要的“公正,却永远的失去了爱情和无法挽回的青春。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某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在这个故事里,正负价值观之间的转换,在伊尔之死的高潮中完成了绝对而又不可逆转的变化。故事把克莱尔塑造成一个复仇女神的形象,但是当复仇所采取的手段本身成为一桩

5、罪行时,昔日罪人的命运就成了衡量良知的标尺。每一幕中克莱尔与伊尔的对话,尽管内容都是回忆两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伊尔的态度却是为自己辩白:“我是为了你,才和马蒂尔德结婚的我希望你幸福,所以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幸福,到后来,变成坦然的接受命运的惩罚:“我知道我这无意义的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两种对人生和爱情不同的看法构成了思想的对话,而这又直接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对话,克莱尔离她的正面价值(找回公正)越近,那么整个居伦城人离他们的负面价值(为了金钱出卖良知人性的泯灭)也就越近。关于“罪恶中的人性,就是克莱尔让人产生移情的“杀人动机,是一个女人对爱情和生活幻灭后的痛恨,“您是一个在爱情上受到过严重刺

6、激的女人。您要求绝对的正义。可以想象,被恋人抛弃,幼子死去,被剥夺了生活的尊严和权利,只能靠卖身活下去的克莱尔所遭受到的伤害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伤害?对自身的际遇,她有一句话作了解释:“我自己已经变成了地狱。命运殊变,现在她要求掌握命运,而且她有这个能力掌握命运,“重新安排这个世界的秩序“这个世界既然把我变成了一个娼妓,我就要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大妓院。虽然她的爱情死了,她仍然把它当成唯一的圣物来供奉。她马不停蹄的更换男人,不断地实施对他们的控制,“做个思考的样子,莫比;“出个神儿,左比。她要用钱买回伊尔的命,永远的拥有他,如此变态和畸形的爱情让人不寒而栗的同时,不由地让人有一种深深的怜惜,这是她

7、的道白:“你的爱情多年前就死去了,但我的爱却永远也不会死。但是它却再也不能活下去了,它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一股邪恶的力量,像我一样它要夺走你的生命,因为你的生命是属于我的,永远属于我。她对伊尔的爱情并没有随着伊尔的背叛和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一天天的加深,直到这种爱彻底的转变成了恨,变成了索取,变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拿回那一份原本属于她的爱情。当她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看着伊尔躺在棺材里时,她说:“现在他的样子完全和过去一样了,和许多年前一样:仍然是那个黑豹。她终于为夭折的爱情找到了栖身的坟墓,亡灵得以安息。而这场爱情的风光厚葬却是以一个人的生命以及整个城市人们的良知换来的,这场杀戳便是以

8、爱情最普遍的情感,作为她罪恶杀人的唯一动机。这个剧本还有出色的地方在于,那些杀人帮凶居伦的人们也安排了移情。“世上有数不清的可怕灾难所有这些可怕的灾难都比不上那些可怕的贫穷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校长就是全城人心灵的缩影。在那个城市里,人性被扭变了,人格被物化了;人丧失的是内在的精神,而存在的是可怜的躯体。居伦城人虽然都不愿意亲手去杀死伊尔,但他们似乎都觉得这种如此有利可图的杀人行为迟早会发生。于是,个个心里都暗暗地打起各自的算盘,居伦城里顿时刮起了怪诞可笑的赊账抢购风;平日节衣缩食的市民突然变得十分大方,争相购置高档商品,几乎同时都穿上了摩登的黄皮鞋。人道主义的校长一开始他拒绝接受捐赠,但当全城人

9、都以赊帐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眼看把伊尔推向死路时,作为人道主义者和柏拉图的崇拜者的校长,要把真相告诉记者。但是伊尔阻止了他,为了让大家摆脱不堪忍受的贫穷,让曾经的艺术之城恢复它往昔的风采,重新建立起繁荣,他情愿承当年轻时犯下的罪恶的苦果。校长不得不成认,“这诱惑实在太大了,而我们贫穷的处境实在太难以忍受了我正在慢慢变成一个杀人凶手。我的人道主义信念是如此的脆弱,它完全失去了功能,无法阻止我走上这条路。剧本中的舞台提示也写道,在金钱的作用下,“原来的那个阴暗、凄凉的世界现在已经完全改观了;它现在变得那么富足,处处焕然一新,它具体的代表着最先进的物质文明,仿佛世界里的一切都得到了完美的结局。伊尔的妻子买了雕皮大衣,儿子买了小汽车,女儿获得学习英语法语和文学的条件,这样的变化是全人类都不能拒绝的,谁也不愿意受一辈子的穷,人人都有要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权利。结尾在象征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权利法案的宣言“保卫我们神圣的财产,保卫我们的和平和自由中,物质文明再一次获得胜利。(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责任编辑:晓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