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49642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油固定动火区.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油分厂申请固定动火区的报告安环部:根据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企业标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规定,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例如:化验室使用电炉子、酒精灯等;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电焊、气割、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食堂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作燃料烹饪等。固定动火区设置:由动火区所属部门实施风险辨识、落实安全措施、制定现场处臵方案、落实责任人并提出申请,经安全管理部门书面审理和现场确认后予以审批,固定动火区设臵每年审批一次。玉米油分厂特申请脱胚二楼维修班东侧、脱胚四楼南侧、预榨干燥机南侧三处固定动火点,有效期一年。固定动火点危

2、险源辨识及防护措施见下表:妥否、请批示玉米油分厂2011年1月6日固定动火点作业风险分析表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单位玉米油分厂维修班作业类别电焊、气割风险分析1、爆炸;2、灼烫;3、火灾;4、触电控制措施1、现场无可燃物、易燃物、无悬浮粉尘、可燃气体;2、动火人员按规范佩戴劳保用品;3、动火工具及安全附件完好,氧气、乙炔瓶按规定摆放,动火现场放置灭火器,消火水;4、电焊机电源由专业电工接线,电源线无破损。防护设施备注审核: 编制: 年 月 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作业项目电焊、气割作业时间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作业地点胚二楼维修班东侧、脱胚四楼南侧、预榨干燥机南侧交底人1、爆炸;2、灼

3、烫;3、火灾;4、触电1、现场无可燃物、易燃物、无悬浮粉尘、可燃气体;2、动火人员按规范佩戴劳保用品;3、动火工具及安全附件完好,氧气、乙炔瓶按规定摆放,动火现场放置灭火器,消火水;4、电焊机电源由专业电工接线,电源线无破损。交底效果验证接受交底人签名固定动火点应急处置方案1、固定动火区应设置在相对较空旷的环境,远离运转设备、生产场所,应标定动火点范围,做好标识,每次作业前,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组织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现场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动火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措施的要求进行作业。2、动火作业人员应在动火点的上风向作业,应位于避开可燃液体、气流可能喷射和封堵物射出的方位,并采取隔离围

4、堵等措施控制火花飞溅。3、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不小于5m,且乙炔气瓶严禁卧放,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动火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和安全监督人员应坚守作业现场,发现违章动火应立即制止动火作业。4、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得有低闪点易燃液体泄漏和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得有其他可燃物泄漏、暴露和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5、动火作业人应了解作业过程面临危害,掌握危害控制措施,持有生产经营单位核发的安全培训上岗证。特种作业

5、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各种设备,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在作业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注:具体处置方案按照玉米油分厂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执行玉米油分厂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前言 火灾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可能会伴随爆炸同时发生,危险极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让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本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广大员工对火灾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和处理,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同时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降低火灾损失。二、事故报警与接警 事故

6、报警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及时控制火灾的关键环节。当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防火预案采取抑制措施。尽量减少火势的蔓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其报告方式:可用对讲机或电话报告,号码如下:火警:119; 急救:120生产部内线:8001 外线:4932807分厂办公室内线:8988 、8030分厂负责人张五平13965250888;丁 琥 电话:1395633515714易言斌:13855255316运行值长或值班人为报警第一负责人,脱胚、浸出自控室、现场操作人员均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警。一、 火灾事故的处理1、现场人员使用现场摆放的消防器材很快能扑救的小火现场人员应迅速使用现场摆放的消防器材将火扑灭

7、,同时用对讲机向自控室报告,由班长或自控室人员迅速向分厂及生产部、安委会报告。2、火势较大的事故对现场人员无法控制的火灾,现场人员必须根据情况采取抑制措施,尽量减少火势的蔓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到报警后,现场指挥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现场指挥权的传递顺序:运行值长分厂值班人员分厂厂长生产部长公司总经理上述人员凡不在现场的,接到通知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接过指挥权。现场指挥人员要迅速将灾情上报,组织人员采取紧急措施: 当班人员负责动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作业。待消防人员或公司增援人员到场后,负责现场协助。当班人员接到指挥人员通知后,迅速停止进料操作,实施紧急停车。除自控室保留一人外,其余人员迅

8、速到火灾现场集合,由当班运行值长负责,负责抢救现场伤员,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当班维修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现场,协助进行紧急状态下的现场维修抢险作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通知有关库房准备好棉被、泡沫、消防物资及劳动保护用品,指挥相关人员备好三轮车、手推车将所需物资供应到现场。当公司领导到达现场后,上述人员听从公司统一指挥。四、火灾常识部分可燃物质超出有效范围形成危害的燃烧即称为火灾,形成火灾的同时常会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毁坏。火灾初期,如不能及时控制,小火灾就会演变成大火灾、大爆炸,将会给财产和生命造成巨大损失。1.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类

9、是根据国际标准规定进行的,按燃烧物质的种类划分,可将火灾分为如下四类(电器火灾尚不作为单独的一类),并应采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一类: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等(燃烧后为碳)的火灾。水是这类火灾的最好灭火剂,可采用清水灭火或一般泡沫灭火器灭火。 二类:易燃液体和液化固体,如各种油类、溶剂、石油制品、油漆和酒精等的火灾。最好使用1211灭火器灭火,其次是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灭火器灭火。 三类:气体,如煤气、液化气和沼气等的火灾。应用1211、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四类:可燃金属,如钾、钠等的火灾。应使用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器灭火。2.着火燃烧的必要条件 着火燃烧是可燃物剧烈的氧化

10、反应。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有可燃物存在。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都称可燃物,如木材、汽油、纸、煤、乙炔等等。可燃物是进行燃烧的物质基础,去掉可燃物质燃烧就会停止。 (2)有助燃物存在。凡能帮助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一般燃烧的助燃物是空气中的氧。空气中含氧约占21%,如果使空气中的含氧量低到16%以下,燃烧就会停止。利用蒸汽、二氧化碳、空气泡沫等进行灭火,就是通过这些物质冲淡或隔离空气,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有着火源存在。凡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称为火源,如明火及电火花等。各种物质燃烧时所需温度都不一样,如纸张只要加热到130就

11、能着火;无烟煤要加热到280500才会着火燃烧;油气只要有一个火星就足以引起爆炸或燃烧。用水灭火,就是使可燃物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火会因冷却而熄灭。 只有在上述三个基本条件都具备时,着火燃烧才能得以产生和维持下去。可燃气体在正常状态下就具备了燃烧条件,它比可燃液体和固体都易于燃烧。就燃烧速度而言,气体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可燃物质在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既燃烧温度)大都在10002000之间。 3.防火与灭火的基本方法(1)防火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不使燃烧条件形成,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防火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四种: 控制可燃物。限制易燃物品的储存量;加强通风

12、,降低可燃气体、蒸发和粉尘的浓度,使它们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用防火漆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其耐火极限;及时清除撒漏在地面或沾染在设备上的可燃物等。 隔绝空气。密闭有可燃物质的容器或设备;变压器充惰性气体进行防火保护;将钠存放在煤油中,黄磷存放在水中,镍储存在酒精中,二氧化硫用水封存等。 消除着火源。再有着火危险的场所使用防爆电器设备,禁止吸烟和穿带钉子的鞋;防止电器回路短路,装设保险器和保护装置;接地防静电;安装避雷针等。 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在可燃气体管道上装设阻火器和安全水封;给机车、汽车的排烟、排气系统戴上防火帽;有压力的容器、设备加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

13、防火墙等。(2)灭火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灭火的基本原则是: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其基本方法有如下四种: 隔离法。就是使燃烧物和未燃烧物隔离,从而限制火灾范围。常用的隔离法灭火措施有:拆除毗连燃烧处的建筑、设备,断绝燃烧的气体、液体的来源;搬走未燃烧的物质;堵断流散的燃烧液体等。 窒息法。就是减少燃烧区的氧量,隔绝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从而使燃烧熄灭。常用的措施有:往燃烧物上喷射氮气、二氧化碳;往着火的空间灌惰性气体、水蒸气,喷洒雾状水、泡沫;用砂土埋没燃烧物;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等捂盖燃烧物;封闭已着火的设备孔洞等。 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之下。常用的冷却法灭

14、火措施有:用水直接喷射燃烧物;往火源附近的未燃烧物体淋水;喷射二氧化碳与泡沫等。 抑制法。就是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常用的抑制法灭火措施是往燃烧物上喷射1211干粉灭火剂以覆盖火焰,从而中断燃烧。4.灭火安全技术 灭火是一场战斗。扑灭火灾时的安全技术及注意事项如下:当扑灭人员身上着火,可用就地打滚或撕脱衣服。不能用灭火器直接向灭火人员身上喷射,而应用湿麻袋、石棉布、棉被等将灭火人员覆盖。灭火人员应尽可能站在上风位置进行灭火。当发现有毒气体(如电缆或电容器着火燃烧等)威胁人员生命时,应带上防毒面具。在灭火现场如发现有灭火人员或其他人员受伤时,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灭火过程中要防止中断必要的电源(

15、如水塔、水泵电源等),以免给灭火工作带来困难。若火灾发生在夜间,则应准备足够的照明和消防用电。当火焰窜上屋顶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屋顶上的可燃物(沥青、油毡等)着火后落下而烧着设备和人员。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无法切断电源时,要采取带电灭火方法及其保护措施以保证灭火人员的安全和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凡工厂转动设备和电器设备或器件着火时,不准使用泡沫灭火剂和沙土灭火。室内着火时,千万不要急于打开门窗,以防止空气流通而加大火势。只有在做好充分灭火准备后,才能有选择的打开门窗。 5.火灾扑救的一般原则(1)报警早,损失小;(2)边报警,边扑救;(3)先控制,后灭火;(4)先救人,后救物;(5)防中毒,防窒息;(6)听指挥,莫惊慌。6.建立事故指挥中心应注意的事项:(1) 位于通风地带(2) 根据风向确定安全距离(3) 观察事故要有良好的视野(4) 有足够空间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