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季)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49298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春季)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春季)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春季)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春季)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春季)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弋阳县2014年春季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四)(第5、6、7章) 命题人:牛洪庆 审核人: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 分得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2如右图所示,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位角相等; B、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ac。4若y轴上的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是 ( )A、(3,0) B、(0,3) C

2、、(3,0)或(-3,0) D、(0,3)或(0,-3)5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的平移得到的是( )(1)ABCD 6有下列说法:(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 若2,则(2a5)21的立方根是 。8、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是 9、如图1,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0,2500,则3等于 度F10、如图2,AB

3、C中,ADBC,AE平分BAC,B=40,C=60,DAE的度数为 。 11、已知点P在第三象限,且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是4,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 。12、将点A(-3,y)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x,-1),则xy= .13、如图3,ABCD,若C=75,则AEF= 14、如图4,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M到直线l1和l2的距离,则称(p,q)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 个。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已知1 =2,B =C,可推得ABCD。(5分

4、)理由如下:1 =2(已知),且1 =4( )2 =4(等量代换)CEBF( ) =3( )又B =C(已知)3 =B(等量代换)ABCD( )16、计算: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7、 如图,方格中有一条美丽的小金鱼.(1)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金鱼的面积是 .(2)画出将小金鱼先向上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18、多多和爸爸、妈妈周末到动物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动物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马场的坐标为(-3,-3),你能帮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 五、(本大题共2小

5、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 如图,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 、N的位置上,若EFG=55,求1,2的度数20、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AEF,1400,求2的度数。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在格点上。且A(1,-4),B(5,-4),C(4,-1)(1)画出ABC;(2)求出ABC 的面积;(3)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BC,在图中画出BC,并写出B的坐标。22、如图所示,已知: ABCD,E=F 。试说明1=2 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如图,CDAB于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FEAB于E,且1=2,3=80(1)试证明B=ADG(2)求BCA的度数(12分) 24、如图,已知ABCD,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和PAB、PCD的关系,请从你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1) (2) (3) (4)结论:(1)_ _ (2)_ _(3)_ _ (4)_ _ 选择结论:_,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