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49205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开发区中心小学 潘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件事的描写,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初步学习课文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提醒 “筝”的读音,第一声,在“风筝”这个词中读轻声。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上形下声,上面的竹字头不就是风筝的骨架嘛,中国的汉字是多么地博大精深呐!齐读课题)4.这篇课文选自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苏叔阳的一篇文章,(出示作者的照片)这就是苏叔阳。苏叔阳每逢春天,当看到一只只与蓝天、白云戏耍的

2、风筝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刘老师。刘老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能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二、理清文章脉络1.同学们课前都认真预习了吧?既然课文都读了很多遍了,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了。请同学读给老师听听。2.指名读4、5、79自然段(及时正音eg:“翘”、“转”)3.待学生读完课文,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老师为什么要让这几位同学读这些段落?(这些自然段写的是刘老师)4很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事例来丰富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篇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呢?同学们能不能概括地说一说?(学生说,老师以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总结,第

3、三件事时要提到第6自然段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板书:“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小结:作者就是通过这三个具体的事例来写刘老师的,尽管已经过去30年了,但作者对这些事仍不能忘怀,可见这三件事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啊!三、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一)在笑谈腿疾中初感刘老师。 1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故事(师范读)2.刘老师是怎样讲自己的故事的?谁来讲讲看?指名读。3.刘老师的断腿真的是这样断的吗?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从中可以发现这是怎样的刘老师?(刘老师很幽默)一个“笑”字让我们读出了一个幽默的刘老师。一个会读书的同学还要能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从“笑”这个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4、(乐观、开朗、坚强)相机板书原来“笑”的背后还是一颗坚强的心!(乐观、开朗、坚强) 你真聪明,你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故事!4.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齐读)5.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这一段话中有一个字用的特别传神,就是这个“泛”字,为什么不用“涌”?(学生比较:“涌”速度快,“泛”速度慢)师引导:“泛”字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比如一个小石子丢进水里,你看到什么?(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水波由小到大)再联系课文看看,“酸涩”是一种什么滋味?(辛酸、苦涩)同学们这酸涩的感情是不是也像水波一样,由小到大,由心底再

5、到全身,越来越强烈啊!这种酸涩的感情泛起的同时,为什么又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呢?(被刘老师的乐观,坚强所感动,敬佩)小结:这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他能够笑对人生!这样的老师你们尊敬吗?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话(齐读)由“笑”“酸涩”“尊敬”,多么细腻的心理刻画啊,他让同学们微妙的情感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过渡:像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在文中其它两个故事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默地读一读,找到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字),找到后把它们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生自由读文,作批注,师巡视。5-7分钟左右) 师:让我们来交流,把你最深的感受说一

6、说。(二)在板书的动作中了解刘老师 1.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动作,谈感受。 (主要体会板书的艰难以及刘老师的敬业)小结:这一段话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转”字,转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将板书补充完整“艰难板书”),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学期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辈子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出示前半句,引读后半句) 3.这是多么动人的旋转哪!又是多么艰难的旋转哪!尽管如此的艰难,可是

7、刘老师抱怨了吗?放弃了吗? 读到这里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敬业,乐于奉献)4.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都撞击着孩子的心,引起孩子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你能听懂这一次次激动的心跳中包含的是什么吗?(对刘老师的担心,尊敬、更是感动)师生情深!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小结:刘老师就是这样,以残疾的躯体、顽强的毅力,辛勤执教,刘老师艰难板书的动作让作者永生难忘。(三)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 学生可能会抓住的点:第8自然段:【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从“绝不肯”中读出了刘老师的乐观、勇于挑战自我,不屈服于命运)第

8、8自然段:【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刘老师童心未泯、他不悲观)第9自然段:【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常常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感受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自信)第9自然段:【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他不屈服于命运、他要用实践证明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及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9、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都能从这些生动细腻的描写中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到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读有所思、所感、所悟才是真正的会读书。老师在读第九自然段时也很有感触,我把这一段做了些变动,自己看看这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出示第九自然段,省掉“拄着拐杖”四个字。)(去掉了“拄着拐杖”,去掉这四个字,你还发现刘老师?)此时的刘老师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看着这一段文字,能不能勾起你的一些记忆呢?/还记得那样的情景吗?【出示:有一次,我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我笑着,叫着,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我气喘吁

10、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的我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我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齐读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什么心情啊? (开心、幸福、快乐、满足)小结:老师觉得你们真的很幸运,因为上帝给了你健全的身体啊!(出示文章第九自然段)加上“拄着拐杖”你读出了刘老师怎样的心情 (兴奋、激动、幸福、充实、得意、满足、)小结:一个残疾人能这样勇于挑战自己,敢于抗争命运,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强不息/身残志坚(板书)这样的老师让你(尊敬、敬佩、钦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这段话。(齐读)(根据板书)小结:同学们,尽管身体残疾,可刘老师却是那样的幽默乐观,那样的敬业,那样的自强不息。刘

11、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作者。所以作者说【出示: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齐读四、品味心声,深化感情1.想想看,在这样的老师教育之下,他的学生该是怎样的呢?(我觉得他的学生会和他一样,遇到挫折一定会勇敢地面对的。)2.都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文中的苏叔阳,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患上了癌症,但他不屈不挠,同病魔抗争10多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出示:不管我多么衰弱, 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 我就会走, 哪怕是爬行, 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12、 苏叔阳文集 总序 】3.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在面对生命中挫折的时候,没有被命运打垮,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读出了苏叔阳的坚强、乐观、自强不息、对生活的热爱.)这简直就是第二个刘老师啊!看来,刘老师对作者的一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五、提升感悟,放飞风筝 1然而,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30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呀,可刘老师您又在哪里呢? 【(出示)刘老师您在哪里?我深深的、深深的思念您” 】2引读:忘不了,课堂上那一个个幽默风趣的故事,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坚强!(读出示的话)不能忘,讲台上那一次次竭力的旋转,那就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舞蹈!(读)怎能忘啊!操场上那追赶风筝的身影,它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内涵!(读)一个省略号,道出了作者无尽的思念,让我们拿起笔,将我们的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吧!3、学生读并及时评价。 4、我读了课文也跟大家一样,激动不已,写了一首诗歌理想的风筝,与大家共享。 理想的风筝凭一根圆木棍,你行走于孩子的世界里,笑谈中,你把腿疾的痛苦忘却留给世界的永远是一个潇洒的笑容!课堂上一次次竭力的旋转,你演绎了人生最美的舞蹈!操场上,那追逐的身影,放飞着你的理想,更放飞着孩子们一个个最真最美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