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送别》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49178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9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曲《送别》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歌曲《送别》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歌曲《送别》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曲《送别》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曲《送别》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曲送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学内容:歌曲送别教学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二、导入1、欣赏歌

2、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三、介绍“学堂乐歌”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四、歌曲教学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1听音范唱播放送别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生:回答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师

4、: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惆怅深情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2、学生一起朗诵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6、教师领唱7、学生一起唱,学生跟着老师来唱谱子,然后老师唱普学生填词,老师纠正学生唱的错误的部分。五、做游戏。萝卜蹲游戏,找六个学生,谁输了谁来给大家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新歌。六、小结下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我们可以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给弟弟妹妹们教,如果以后有送别的场景,我们就仔细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