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49014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目的1.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2.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化疗、胃肠外营养(PN)等。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情况。(3)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PICC置管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 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2)选择合适的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评估病人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松开止血带。(3)测量定位: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

2、时手臂外展90o。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4)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5)消毒穿刺点: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厘米两侧至臂缘。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6)预冲导管。(7)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

3、-30度,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8)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松开止血带。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9)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10)退出导引套管: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11)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12)确定回血和封管: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4、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13)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覆盖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在衬纸上标明穿刺的日期。(14)通过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3.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1)置管术后24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更换贴膜时,护士应当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2)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3)每次输液后,封管时不要抽回血,用10毫升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20毫升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

5、并正压封管。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快,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4)治疗间歇期每周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5)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发生感染时应当及时处理或者拔管。4.指导患者:(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2)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更换。(3)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带有PICC一侧手臂过度活动,避免置管部位污染。注意事项1.穿刺时注意事项:(1)穿刺前应当了解患者静脉情况,避免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2)注意避免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避免穿刺进入动脉, 避免损伤静脉内膜、外膜。(3)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进行加压止血。2.穿刺后护理注意事项:(1)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当以等渗液体冲管,防止管腔堵塞。输入化疗药物前后均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2)可以使用PICC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3)严禁使用小于10毫升注射器,否则如遇导管阻塞可以导致导管破裂。(4)护士为PICC置管患者进行操作时,应当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5)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