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48728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_区_镇_村贫困户共36户164人。2022年10月份以来,领导高度重视,_镇_村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不断努力,摸贫寒困户底数,并通过完善农村根底设施、为贫困家庭开“药方”、引导贫困群众开展特色产业、驻村“第一书记”引路等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_区从2022年10月起,负责对口帮扶_区_镇_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年多来,_区高度重视帮扶工作,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施行规划帮扶、产业扶持、根底设施建立、民生改善等实在有效的举措,全力帮扶_村如期完成脱贫摘帽工作。二、摸准实情,认

2、清扶贫目的_村位于_区_镇西部,距_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间隔 市区20公里,靠近_乳业奶牛场,与_区农科所相邻。聚居着壮、汉2个民族,总人口2460人,其中,壮族人口占40%,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00亩,辖_、_、_、_4个自然屯,截至目前,已脱贫15户56人,剩余21户90人预计在今年实现脱贫。_村主要农户的生活、消费所在地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根底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开展。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一)突出党的建立,坚持思想引领1、完善软硬件推动阵地建立。_村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立作为建立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

3、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后盾单位_区积极联络村委会,完善办公室设施,投入1.35 万元资金购置办公设备,用于改善_村“两委”的办公条件,稳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效劳群众提供有力保障。2、大力施行教育扶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2022年10月至今,巩组织_村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技术培训15次,参会群众500余人次。2022年6月份,第一书记争取来宾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赞助支持,给予_村小学合计6000元的教育帮扶资金。2022年来,_区给2户贫困户(孤儿)发放教育扶持经费6200元。_村第一书记_同志组织_爱心人士开展“爱心捐赠助力扶贫”活

4、动,为已经建档立卡的3户贫困户送去爱心物质,并现场捐赠贫困户学生帮扶资金1000元。此外,第一书记_同志还积极帮助1名辍学女孩重返了校园,并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广东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资助该学生读书。(二)突出帮扶建立,确保帮扶到位1、路灯亮起架起了暖心桥。为满足当地_希望使用路灯的迫切愿望,_区投资方案10余万元资金建立_屯和屯西屯的路灯共200盏。2、桑蚕基地园推进产业开展。为推进_村特色产业开展,拓展桑蚕基地园建立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近年来,在_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_村积极推广特色农业产业。我村积极带着群众通过“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积极探究桑蚕业,现已建成了_屯的_区_

5、镇桑蚕示范基地,现桑园总面积已达800余亩。全年养蚕13批,饲养蚕种2400张,产茧96吨,产值384万元;平均亩桑产茧200公斤,平均亩桑产值8000元,是_镇整村推进产业构造调整的第一村,目前_村农民养蚕人均收入超万元。2022年,发动3户贫困户新增种植桂桑711共 20亩,交换桂桑12号为桂桑711为共50亩,成立桑蚕合作社2个(_市_区鑫种养专业合作社、_市_区韦达种养专业合作社),2022年以来,在村内共开展种桑养蚕农业培训班6次;2022年4月邀请河池民族农业学校教师进村现场指导1次。3、新建村级道路、水利桥推动脱贫致富。2022年,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_区及镇领导等相关部门的大

6、力帮扶下,新建农科所到_村级道路近3.5公里,新修通往下料村水利桥一座,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_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4、真诚扶贫帮扶推动脱贫攻坚。_区管委领导与_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在实地调研走访后,屡次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帮扶活动施行方案,组建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4月份,_区党工委书记_自掏腰包为帮扶对象_送上100羽鸡苗,如今已经全部出售,为贫困户增收了一笔收入;_区管委覃家波主任发动贫困户进展危房改造,自掏腰包给帮扶对象建新房。驻村工作组根据帮扶一定三年

7、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那么,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贫困户莫仁星几次悄悄的转身擦眼泪,对帮扶人陈锦君说: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我的心里记着你一辈子!5、进村入户访农友 全力帮扶助消费。2月20日,_区党工委书记_到_镇_村走访有关贫困户。“感谢黄书记对我的帮助,这批桔子今年挂果了,相信一定能卖得好价钱。”贫困户_紧紧握着_的手冲动地说。今年64岁的_,儿子患有精神病,家里生活比拟困难。在_区的帮扶下,他种了30亩南丰蜜桔,今年可挂果,预计收入3万多元。区30多名干部深化_村开展“三万三进”春季集中行动,访农友、问农事,直接效劳群众,助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

8、村”建立。在_村_屯“双高”糖料蔗基地,_区及镇干部职工到田间地头帮农户莫盛欢一起种甘蔗,忙得热火朝天。据理解,_家本来有几片零星的甘蔗地,自从实行“小块变大块”的土地政策后,他零星的甘蔗地变成了连片的土地,在政府的帮助下进展机械化平整,既节省了劳动力,又大大进步了消费效率。6、狠抓根底设施建立,着力改善群众消费生活条件。2022年,针对_村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_区拨付 7 万元修建屯西村的篮球场、戏台各一个。2022年3月, _区在_村道两旁种植6棵美丽木棉树为_村增添新绿、美化家,下一步,_屯的篮球场戏台建立、_村的350米的巷道建立、_村的600米三面光水利建立、_屯的1000米三面光水

9、利建立将列入2022_村的根底设施建立作方案中。(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2022年至今,_村已开展4户贫困户种植南丰蜜桔、三红蜜柚、瓜豆;开展4户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开展36户养殖肉鸡;开展4户种桑养蚕,开展16户种植“双高”甘蔗,并这五个工程将作为贫困户长期开展的产业工程。1、大力开展三红蜜柚、南丰蜜桔水果种植产业。2022年以来,有4户贫困户种植南丰蜜桔、三红蜜柚、瓜豆规模总和已达60亩。整村种植三红蜜柚共计300亩,南丰蜜桔600亩,2022年,贫困户将会有约8亩的果树有收成。2022年7月份,后盾单位_已给4户种植水果的贫困户每户发放帮扶资金2500元,帮助贫困户搭建瓜棚、购置肥

10、料等。2022年6月份,这4户贫困户均已按照菜单式产业扶贫获得水果5000元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大力开展肉鸡养殖产业。2022年7月份,_拨付扶贫经费2.3万元,对缺少劳动力或因病致贫的30户贫困户家庭免费发放约1.6斤的鸡苗,共发放1800羽(平均每户50只以上)。其中,贫困户萧修安、张祖凡、李永和、莫仁星的养殖肉鸡数量超过200只。3、带动引导4户贫困户开展扩大肉牛养殖产业。2022年8月份,通过小额贴息信贷的平台,带动引导4户贫困户扩大开展肉牛养殖。2022年10月份,_区给予3户较大规模肉牛养殖贫困户每户奖励1000元。同时,争取到以奖代补政策给予发放每头牛1500元的奖励。4、“双高”甘蔗种植基地全村铺开。目前,_村共建成“双高”甘蔗种植基地合计1600亩,覆盖贫困户16户。2022年_村将方案完成3000亩的“双高”甘蔗种植基地。为开展扩大“双高”甘蔗种植基地,2022年5月,_区专门购置了一批化肥,合计3万元人民币,免费发给全村36户贫困户,希望可以帮助困难贫困户开展“双高”蔗糖种植、三红蜜柚种植农业消费,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