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487208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说明文的文体常识,了解说明文的考点; 2、熟悉说明文考察的题型,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与技巧; 3、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思想素养; 教学重点: 1、说明的基本知识; 2、说明的考点与答题技巧; 3、学生的解答能力与表述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中的综合题开放题解答; 2、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的培养; 3、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思想素养的提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回顾文体知识,加深学生感知说明文知识点回顾结合讲学稿,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具体的范文作体会,加深学生的理解。(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

2、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二)类型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大雁归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事物说明文)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生物入侵者(事理说明文)(三)结构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四)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五)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六)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作引用、摹状貌、画图表(10种)

3、二、中考考点聚焦及答题技巧先引导学生回顾沈阳地区中考语文说明文出题考点,明确本次专题课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再明确课堂的复习目标及内容。指名学生朗读说明文考点归纳,引导学生根据幻灯片中的考点回顾、再现相关考点的各种具体题型及不同的表述。让学生对说明文的考点及相关题型的认识清晰化。为接下面的答题指导作准备。考点1、概括内容 实例演练: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

4、散发出金黄的光辉。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选段介绍了哪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规律探求:1、研读题干,锁定范围。2、看题目、看段首首括句和段尾总结句。3、析材料。明确给出的,找关键句;没有给出的, 自己概括。考点2、辨别说明顺序 实例演练:请分别指出下列文段采用的说明顺序(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

5、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3)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 )规律探求:抓住文中标志性词语实例演练:文章第2段和第3段能否换顺序,为什么?规律探求:不能调换。Xx段介绍了Xx段介绍了它们是关系或按顺序进行说明,并且和上文某段的某句话相照应,所以不能换考点3、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实例演练: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

6、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规律探求: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考点4、赏析语言 实例演练: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说说划线词语“可能”的表达作用。规律探求:1、解释词语2、理解词在句中的含义3 、XX词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实例演练:“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规律探求: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

7、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 (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考点5、分析重要语段作用 实例演练: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段落的作用。规律探求:第1段作用: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引出说明对象3.引出下文具体说明中间段作用: 承上启下尾段作用: 照应开头;揭示意义,突出中心内容;提出倡议,发出号召;展望未来,表达美好前景考点6、文本拓展研究实例演练:结合文本和材料回答问题规律探求:解题原则:材料、原文“两手抓”解题步骤:审清题干,确定区域 研读文本和材料,找出相关点选择原文相应知识点,形成答案.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梳理了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总结了一些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可方法不是最关键的,认真的态度最重要。平时我们要认真复习,将学会的方法融会贯通,那我们做起题来就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了。四、作业: 完成神秘的海洋“无底洞”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